- 主题:[转载]【养老·爱心公益·】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黄宏嘉,1924年8月5日生,湖南临澧人,电子学家、微波专家、光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现上海大学)教授、名誉校长。
1948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被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89年应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
黄宏嘉长期从事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
中文名 黄宏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湖南临澧 出生日期 1924年8月5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美国密执安大学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交通大学电机系助教。
1948年,入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研究微波理论,次年获硕士学位。
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兼副系主任、代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微波传输研究室主任,国家科委301工程北京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研究员、理论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名誉校长,上海大学名誉校长等职务。
1989年,应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
1991年,被美国欧罗理工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在微波理论方面发展了耦合波理论,领导研究组于1980年在中国首次研制成功单模光纤。1981年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现纽约理工学院)出版了他的《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论文选集。
1984年,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耦合模理论》。
1990年,以来获美国发明专利3项及中国发明专利多项。专著“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的微波方法”于1997年由JohnWiley&Sons出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3]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微波理论方面发展了耦合波理论,领导研究组于1980年在中国首次研制成功单模光纤。1981年美国纽约理工(原布鲁克林)学院出版了他的《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论文选集。1984年,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耦合模理论》。1990年以来获美国发明专利3项及中国发明专利多项。专著“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的微波方法”于1997年由JohnWiley&Sons出版。 [1]
研究内容
黄宏嘉在原上海科技大学办公室
黄宏嘉在原上海科技大学办公室
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他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为中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先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科学家。说他与众不同,不仅是因为他登上了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科学高峰,更是因为他近乎“不近人情”──不喜欢接待礼节性访问。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有两个地方对我格外重要,一个地方是我家,另一个则是实验室,但归结起来实质上又只有一块,因为它们都叫工作阵地。”他把实验室当成家。他的助手说:“每到中午时分,我就很矛盾,到底是打断还沉浸在研究状态中的黄老师呢,还是忍心看着他空着肚子继续干下去?”研究所的门卫说:“每人都遵守八小时的工作制度,惟独他‘违背’,每人都有双休日的权利,就是他被‘剥夺’了。”周围的年轻人说:“如果你想受感动,去看黄院士做实验,你一定会学到很多。”1980年前后,为研制单模光纤,他连续三年春节是在实验室度过的。黄先生也把家当成实验室。学校党委书记春节到他家拜年,也知道不能超过半小时,就是在这半小时内,黄先生说得最多的还是他的研究情况。当年震惊国内外的国产单模光纤问世,第一根光纤居然是他在家里的煤气灶上拉制出来的,一时传为科坛“逸闻”。
黄先生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迄今,他已是成果累累:他39岁时出版的《微波原理》是国内在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被国际学界称作是一本“为中国人争气的书”;他的“耦合模式理论研究”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单模光纤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耦合模式理论及其在微波与光纤传输中的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8年,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等。但他从来不曾为个人荣誉所累,他说:“我是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实在的、忠实的、老实的,不是虚夸的、虚假的科学工作者,做一个纯粹的真正搞科学的科学工作者,这是我的目标。”为了追寻这个目标,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科研生活,把钻研学问和探求真理作为自己终生的爱好
--
FROM 42.58.57.*
吴耀祖,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流体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46年吴耀祖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系;1948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耀祖主要从事流体动力学、流动稳定性、海洋与大气物理流体力学、生物物理流体力学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文名 吴耀祖 外文名 Theodore Yao-Tsu Wu 国 籍 美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常州 出生日期 1924年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 解决了有限翼展水翼的绕流问题
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编辑
吴耀祖 合影
吴耀祖 合影(3张)
1946年,吴耀祖毕业于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前身)航空系。
1948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
1952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8月24日至9月2日,应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邀请,吴耀祖到北京访问。
2007年11月9日至11月28日,回到上海交通大学访问。11月14日下午,吴耀祖院士在陈瑞球楼讲演厅以“如此饶趣神奇的水波”为题为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作了一个半小时的学术报告。从经典的线性水波理论,到完全非线性水波理论;从运动物体激发的先导孤立波,到海底地震激发海啸,吴院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丰富的水波现象及其内在机理,充分展现了流体力学基础研究在认识自然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1]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耀祖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研究。解决了有限翼展水翼的绕流问题,创建了含自由流线的空泡流理论,从而推动了水翼的应用。发展了低雷诺数流体力学的理论,对于Oseen流和Stokes流建立了系统的奇点解,开创了解决微生物浮游问题的新方法。此外,在船舶水动力学和海岸水动力学方面也有颇多建树。 [2]
人才培养
吴耀祖对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高的热情。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并担任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等。曾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系统讲学,促进了水动力学科研的发展。此外,还积极帮助中国学术机构建立国际学术交流、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渠道
--
FROM 42.58.57.*
黄本立,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黄本立从岭南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2年担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1986年调入厦门大学工作,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89年在中国国内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 。
黄本立主要从事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研究 [1] 。1957年第一个创立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196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1991年其小组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2000年发表了不用一氧化碳的镍蒸气发生法 [2] 。
中文名 黄本立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25年9月2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岭南大学 主要成就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 《黄本立院士论文选集》 籍 贯 广东新会
人物经历编辑
黄本立
黄本立(4张)
1925年9月21日,黄本立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
1940年,15岁的黄本立孤身一人赶到广东坪石求学 [3] 。
1945年10月,黄本立进入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就读,在校期间获得了岭南大学当年的物理系成绩最优奖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捐赠的国际学生奖学金 [3] 。
1949年1月,黄本立因病休学,并与次年3月毕业。
1950年3月,黄本立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1950年—1956年)、助理研究员(1956年—1978年)。
1978年,黄本立晋升为副研究员,并担任分析化学研究室副主任。
1980年,黄本立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至1986年)。
1982年,黄本立晋升研究员,并担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
1984年,黄本立获批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1986年,黄本立为了响应中国科学院关于支援特区建设的号召,应厦门大学时任校长田昭武院士和吴存亚教授之邀来到厦门大学任教,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1993年11月,黄本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2005年,黄本立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是配合东北地区重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展光谱分析研究,当时没有专业设备,没有研究场所,他在地下室翻出一台废弃的小型摄谱仪,修理调试之后,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的光谱分析法,并把其推广到工厂去。
1952年起,黄本立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去。他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电花激发光源,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
1955年,黄本立转向了矿石矿物分析,发展并改善了中国国外常用的一种半定量方法——“数阶法”,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中国国内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1957年,黄本立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
1975年,黄本立从事新型光源感耦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使用样品量和一般的雾化器一样、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并使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
1986年,黄本立调厦门大学工作后,重新建立起一个原子光谱实验室,他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到了一台原子荧光仪,黄本立和学生就挤在一间小屋中,利用这台仪器开始做实验。当时的实验仪器脉冲功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验需求,黄本立指出,应该通过增加线光源的瞬时发射强度来改进仪器。之后,他们又将这一技术改进后应用到短脉冲Grimm辉光放电离子源-质谱仪器上,获得了成功,这一技术成果获得了福建省200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
FROM 42.86.161.*
李季伦(曾用名李贵林),1925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
1948年李季伦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调入北京农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进修;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 。
李季伦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部门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制 [2] 。
中文名 李季伦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北省乐亭县 出生日期 1925年3月15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国立中央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首次研究了根瘤菌自生固氮的机制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 《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生命科学进展》 曾用名 李贵林
人物经历编辑
李季伦
李季伦(6张)
1925年3月15日,李季伦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3] 。
1943年,李季伦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 [4] 。
1948年,李季伦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0年,李季伦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8年,李季伦在中国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 [5] 。
1973年,李季伦开始了动物增重激素——“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1980年6月,李季伦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进修(至1982年6月)。
1985年,李季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李季伦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2年,李季伦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5年,李季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季伦在研究固氮酶催化机制过程中,证实HD形成是固氮酶的通性,而且是绝对依赖N2的论证了伴随固氮酶催化还原N2生成NH2的同时,有两个主要的放H2反应。在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发现由玉米赤霉菌所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也是高等植物的一类与发育密切有关的新型激素,由胶孢镰刀菌所产生的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还在中国成功地开发了赤霉素(GA3和GA4+7)、玉米赤霉醇、马杜霉素、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农用发酵产品
--
FROM 42.86.161.*
陆元九,男,汉族,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 [1] 。
1941年,陆元九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深造;194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仪器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1954年,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主持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1968年,调到航天工业部门工作,历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担任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5]
陆元九主要从事惯性器件及惯性导航研究和航天工程控制问题的研究。 [6]
中文名 陆元九 外文名 Yuan-jiu Lu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出生日期 1920年1月9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主要成就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 《陀螺与惯性导航原理》 性 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20年1月9日,陆元九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31年,进入安徽省立第八中学读初中,在初中毕业后,考取了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1937年11月,在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学习。
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从重庆飞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印度加尔各答,在此等了两个月的船,最终到美国,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并选择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开设的仪器学专业,成为德雷伯教授的首位博士生。
1949年1月—1954年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并毕业,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在此期间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 [2-3]
1954年1月—1956年4月,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
陆元九院士
陆元九院士(8张)
1956年6月—1968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1月—1978年1月,在航天工业部502研究所工作。
1978年1月—1983年1月,担任航天工业部13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
1982年,担任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
1984年1月,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4-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
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即确定采用以新型支承技术为基础的单自由度陀螺构成平台—计算机方案。
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并在型号工作中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陆元九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还极力主张改善试验条件和设施,以便研制高精度惯性仪表。
1982年,陆元九作为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力主统筹规划,明确各研究单位的发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他明确提出:应用于运载火箭的惯性器件应突破铍材应用、动压马达等技术关键;应用于战术导弹的惯性器件要解决快速启动、末段导引等技术;应用于卫星的惯性器件则要突破长寿命技术。 [2]
陆元九参加中国科学院早期探空火箭、人造卫星以及一些战术导弹的控制研制工作,参加多种导弹卫星的论证方案、飞行试验数据分析等工作;主持开展了飞行器自动控制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惯性器件及测试设备的研制,稳定系统研究,惯性制导系统研究,液压、气动执行机构和红外光学敏感技术研究等
--
FROM 42.86.161.*
唐有祺,1920年7月11日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分子工程学的开拓者,中国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 [1-2]
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2]
他的学术工作,多数与基础研究有关,在教学中他同样倡导越基础越优先原则,并强调通过实践不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能力。唐有祺教授如今虽届耄耋之年,但仍活跃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一线,不断为国家、为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唐有祺进行工作并取得成果:(1)晶体体相结构和晶体化学(2)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和生命过程化学问题的研究(3)功能体系的表面、结构和分子工程学的研究(4)专业著作6部,代表作有《晶体化学》、《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对称性原理》。 [3]
人物关系
纠错
妻子 张丽珠
中文名 唐有祺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原江苏省南汇县 出生日期 1920年7月11日 毕业院校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编辑
唐有祺
唐有祺
1920年7月11日,生于江苏省南汇县(现属上海市)。5岁进入新场镇的小学学习,喜欢阅读课外书,对白话文产生浓厚兴趣,有了自己的偶像岳飞和爱迪生。就读南汇县立初级中学时,唐有祺开始偏爱数学、物理、英语等科目,擅长划船,向往国外的世界,并如愿考取上海中学。 [1]
1937年高中毕业 [4] 。此时正值日军大举侵华,上海、南京等地先后沦陷,唐有祺从上海经温州去金华考入从上海迁到此地的同济大学,主修化学,同济大学从上海迁出后,先后又从金华迁往江西赣州、昆明、四川宜宾。唐有祺随校走遍九个省,经历了前所未见过的山川大泽和各地风土人情,对他这个从未离开过上海的年轻人是一次活生生的国情教育。
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1946年,去美国入加州理工学院深造,主修晶体结构分析及化学键本质,旁及量子学和统计力学,师从鲍林教授(Linus Pauling),主攻X射线晶体学和化学键理论,旁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 [5]
1950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Hale博士后。
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博士后研究员。
1950年,唐有祺完成了学业,他日夜梦想着把先进的学术传到新中国,期间,清华大学传递信息,请唐有祺回国任教。但处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不允许这么优秀的人才回中国,百般阻挠。于是唐有祺找到鲍林,向他说明回国的意愿。这位不屈不挠的和平斗士向唐有祺伸出了援助之手。
1951年7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第二届大会的时机,冲破重重障碍,绕道瑞典、英国、荷兰、法国等地,于1951年8月回到祖国。
1951年8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在院系调整中转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唐有祺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62年)。 [6]
1952年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和燕京两校与原北京大学的化学系汇合成新北大化学系。此后,唐有祺就在新组建的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
1954年,起开展晶体结构分析研究工作并开设晶体化学、统计力学等课程。在国外曾研究合金中形成超结构以及六次甲基四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本质,并曾涉足蛋白质晶体学。
1955年,唐有祺把晶体学课程改为结晶化学,并在所著的教材中指出:'结晶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晶体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联系,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用晶体结构的材料来阐明化学中的有关问题。'后来唐有祺又在化学系开设了物质结构课,内容主体为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还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和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和原理。
1960年,代在几次学术会议上对化学中共振的本质有所澄清,并为X-射线结构分析在我国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有所推动。
1963年,应邀在几次学术会议上澄清了化学中共振论的本质问题。
1970年,代曾在石油化工催化剂的研制工作中做出成绩,并开展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规律的研究。所在的研究集体是胰岛素结构测定的单位之一,因此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72年,他首次测定了猪胰岛素的晶体结构,可以与他的夫人张丽珠教授培养的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工作相媲美。这种巧合,也可谓珠联璧合了。
1978年7月,去华沙参加第十一届国际晶体学大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起,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所恢复了蛋白质结构分析工作,在唐有祺指导下,应用分子置换法成功地研究了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赖氨酸活力碎片———牛胰蛋白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得出了赖氨酸活力碎片的立体结构。
1987和1991年先后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在表面物理化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成绩。
1987年,当选国际晶体学联合会执委会副主席,他为中国争取到了第十六届国际晶体学大会的办会权。
90年代初,唐有祺等发现新的反应类型和化合物,为建立新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增添了希望。
1991年初,唐有祺又被聘为“八五”计划重大基础项目生命过程中重要化学问题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2011年6月,年逾九旬的唐有祺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征文活动。 [7]
个人生活编辑
2020年7月11日,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有祺先生迎来百岁寿辰,以他和夫人张丽珠的名义设立“北京大学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于今天正式启动,将用于奖励和支持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医学部的优秀学生。 [8]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唐有祺 院士
唐有祺 院士(6张)
在国外曾研究合金中形成超结构以及六次甲基四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本质,并曾涉足蛋白质晶体学。1954年起开展晶体结构分析研究工作并开设晶体化学、统计力学等课程。60年代在几次学术会议上对化学中共振的本质有所澄清,并为X-射线结构分析在我国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有所推动。70年代曾在石油化工催化剂的研制工作中做出成绩,并开展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规律的研究。在晶体化学研究方面,在表面物理化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成绩。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所从1982年起恢复了蛋白质结构分析工作,应用分子置换法,成功地研究了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赖氨酸活力碎片——牛胰蛋白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得出了赖氨酸活力碎片的立体结构。 [7]
科研成果
1987和1991年先后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1982年,“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7年“晶体体相结构与晶体化学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1年“胰蛋白酶和Bowman-Birk型抑制剂复合物系列立体结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06年“使用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一氧化碳技术”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以及国家教委等省部级奖九项
--
FROM 42.86.161.*
张友尚,1925年1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
张友尚于1948年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在湘雅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兰州医学院从教;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1961年硕士毕业;1964年赴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及伦敦生物物理研究所进修;1979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至1990年担任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 。
张友尚长期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 [2] 。
中文名 张友尚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925年11月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主要成就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张友尚
张友尚(3张)
1925年11月,张友尚出生于北平(今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31年,进入孔德小学读书 [3] 。
1948年,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之后在湘雅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兰州医学院从教。
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现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64年至1966年,在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及伦敦生物物理研究所进修。
1979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至1990年,担任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4] 。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友尚
张友尚(4张)
张友尚主要从事:(1)从粗产物中分离纯化结晶的重合成胰岛素,表明重合成分子具有天然胰岛素分子的三维结构;(2)利用酶促方法合成结晶的胰岛素活力碎片;(3)创立猪胰岛素制备的新工艺并研究胰岛素的分子进化;(4)实现重组人胰岛素在酵母细胞中的高表达并研究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5)用微量酶促方法合成表皮生长因子类似物;(6)早期曾研究烟草花叶病毒蛋白亚基的晶体结构 [6] 。
张友尚研究了重合成天然胰岛素的分离、纯化与结晶;利用酶促合成方法合成胰岛素类似物,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CHEM. J杂志上,应邀在生物化学动态上发表了酶促合成的综述;用啤酒酵母和甲醇酵母表达人胰岛素,前者获得国家专利,后者申请国家专利及欧洲专利;利用酵母表达和酶促合成得到了单体去四肽胰岛素。单体胰岛素前提为首创,已获国家专利,单体胰岛素为第二代胰岛素;利用酵母系统表达人胰岛素突变体。利用酶促方法合成了胰岛素类似物-去六肽胰岛素,成果发表在1981年的Nature杂志上 [7]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4月,张友尚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三等奖等 [7] 。
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09年5月10日上午,张友尚在湖南农业大学做学术讲座,在讲座中,他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源,讲到中国的生化学科起源于医学,并由吴宪开拓了生物化学领域。随后他从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人工合成,胰岛素分子的折叠及烟草花叶病毒的解聚等方面讲述了他长期从事生化领域的研究 [8] 。
2017年10月18日下午,张友尚在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结束后,为学子们作学术报告,报告以合成胰岛素为例,通过介绍胰岛素的合成路线、重合成胰岛素的纯合与结晶,详实为同学们解释了蛋白质和多肽在体外的合成原理
--
FROM 42.86.161.*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 [1] 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2]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 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4]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5] 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 [6]
李政道主要对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进行研究。
人物关系
纠错
妻子 秦惠箬
儿子 李中清
老师 恩利克·费米
老师 束星北
老师 吴大猷
中文名 李政道 外文名 Tsung-Dao Lee 国 籍 美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6年11月2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 2007年日本旭日重光章
1977年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95年中国国际合作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代表作品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等 籍 贯 江苏苏州
人物经历编辑
1926年,出生于上海。 [7]
1943年,在江西联合中学毕业。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13张)
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学。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2张)
1951年-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8]
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
1960年-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1年,受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年-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陪同邓小平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
陪同邓小平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2张)
1964年-198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70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9]
1984年,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
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0]
1988年,在北京主持召开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
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11]
1986年,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
1986年,任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朱镕基、温家宝同志接见李政道
朱镕基、温家宝同志接见李政道(2张)
1988年,任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1997年-2003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90年,成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5]
2018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4]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政道的研究领域很宽,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
李政道
李政道
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
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
1964年与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销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
--
FROM 42.86.161.*
孙钧,男,1926年10月23日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浙江绍兴,中共党员。中国著名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研究所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
孙钧长期从事高校地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地下结构理论研究,对发展地下结构流变力学、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学科有重大贡献。
中文名 孙钧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 1926年10月23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26年10月23日,出生于江苏苏州。
1938-1944年,就读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工科毕业。
1944-1949年,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转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专业,获工学士学位。
1949-1951年,先后在上海华东航空处和公共房屋管理处任技术工作。
1951-195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助教。
1952-1980年,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地下工程系副主任、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
1980-1981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土木工程系访问教授。
1980年,任同济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系主任、地下建筑工程系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1年11月,选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2]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0)—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岩土材料流变学和地下防护结构抗爆动力学等学科前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在城市环境上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智能科学)在岩上工程中的应用方面也有相当的创新进取。自80年代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种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约40余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结合科学研究。 [1]
创建高校第一所地下建筑工程专业
在世界各国的文明史上,地下空间的利用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天然洞穴),而现代地下结构工程的大量兴建却仅自20 世纪初才开始。建国初期,我国高校设置有桥梁与隧道工程、采矿工程和水工建筑物等有关专业。50年代末起,国内开始规划筹建各类大型国防和人民防空地下防护工程、地下铁道、越江隧道、水电站地下厂房和各类水工隧洞等等,迫切需要在最具备条件的同济大学创办国内外都还没有过的“地下建筑工程专业”,以培养可以从事上述有关工作的专门科技人才。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孙钧肩上,他担任了地下建筑工程教研室主任,以后又担任地下工程系副主任和结构工程系主任(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划归入结构工程系)。在该学科领域,地下建筑工程交叉融合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石力学以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等学科的特色,属于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创始之初,孙钧举步维艰,对教师们提出了“在战斗中成长”的口号,结合参加国家重大地下工程建设的实践,一面编写新课教材,一面开展科学研究,并筹集经费建立地下结构实验室。他身体力行,除主持学科建设以外,还亲自开设了“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和“地下特种工程(防护结构)”两门新课,同时招收“地下结构”方面的研究生。到1996年9月为止,该专业已培养本科生1500余人,他本人已培养毕业硕士生25人,毕业博士生28人,出站“博士后”7人,(学硕、博士生18人,博士后2人)。这些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的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和教学部门,已经或正在成长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
孙钧十分重视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
孙钧
孙钧
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孙钧就向全体教师提出了“认真读一本书,在学术上赶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要求,并推荐了由C·S·德赛(Desai)编著的《有限元素法引论》。他还将书中内容分成专题,指定教师分工精读后在教研室作学术报告,随后开展讨论。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教研室的学术空气很快复苏,学术论文年出版数达到30篇以上,学术水平在短期内跃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师资力量方面,开始时教研室仅有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80年代中叶发展为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讲师10人),加上常有约25~30 名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较高层次的研究人员,使由他组建并作为学科负责人的教研室与下属的几个学科组逐渐成为人数众多、梯队级配合理、阵容齐整和十分能团结战斗的集体。孙钧常说,“像我们这样的专业,一定要在所有重大研究领域都有人分兵把关,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教研室设有设备良好的专业实验室,并设有结构工程(地下结构方向)、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隧道方向)、地震与防护工程(地下防护工程方向)以及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共5个硕士学科点,前两个还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该专业归属的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两个学科,于1987年都被批准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在国际、国内岩土和地下工程界享有声誉。
开拓了地下结构工程力学
本世纪60年代,奥地利专家L·V腊布西维兹(Rabcewicz)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用于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新技术,简称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NATM)技术。这类技术的基本要点,是依靠由多种量测手段获得的信息对隧洞开挖后围岩的动态进行监控与预测,并据以指导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在支护结构型式上,新奥法技术摒弃了以整体式混凝土衬砌被动地支撑洞室围岩的传统做法,改由适时构筑的柔性、薄壁、能与围岩紧密贴合的锚喷网支护以保护与加固围岩、而又以围岩的自承与自稳能力为主体的天然承载结构,使其能以依靠自身能力保持持续稳定,从而达到省工、省料和降低造价的目的。70年代以来,国内对这类技术逐渐重视,并开始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孙钧不仅热心关注在国内推广采用新奥法技术,
孙钧
孙钧
而且专心致志于以力学原理对其作出理论解释和制定锚喷支护优选方案的研究,深入探讨施锚区围岩抗剪强度的提高等问题,并在逐步取得成果后,开拓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使新奥法技术不仅更加地应用于一般隧道工程建设,而且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地下厂房结构等的设计和施工。在创立新学科分支的过程中,孙钧结合所承担重大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将岩土力学、工程计算力学、地下结构与施工,以及系统分析与优化理论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对大型复杂地下工程结构物建立了可考虑不同工况、不同施工受力阶段、逐次分步开挖效应以及相邻洞室开挖优化步骤比选的施工模拟理论,包括制定相应的分析手段和编制程序软件。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地下结构的理论内涵,而且为现代地下工程实用计算理论的建立、完善并使之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有关成果已于“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在多处水电站地下厂房、隧洞和矿山井巷工程中被采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与经济效益。在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方面,孙钧对非连续岩体“隧洞围岩——支护系统”的蠕变机理与时效应力重分布,软弱岩体和饱和软粘土的非线性流变属性,渗水岩体中膨胀围压、渗流与蠕变的耦合力学效应及其对围岩稳定性和隧洞支护受力影响等地下结构理论的前沿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委博士点基金与上海市科委基金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地下防护结构抗爆动力学研究领域,孙钧对锚喷支护的抗爆动力性能以及坑道、地道结构在核爆冲击波作用下与岩土介质动力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与力学分析计算等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新的分析手段与数值计算方法。这项成果不仅得到广泛应用或纳入规范,而且对该分支学科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为地下工程建设默默奉献的尖兵
孙钧历来不做空泛的学问,反对“理论一大套,实际不对号”,他的学风严肃而活泼。他十分重视以理论作指导为地下工程建设事业多做贡献,不仅多次亲自主持重大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而且总是结合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70年代后期起,孙钧在参与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承担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支护系统的粘弹塑性分析”的研究任务,并以这一工程项目为依托,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基金项目“非连续岩体地下结构粘弹塑性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87年组织了部级专家评议,认为这个项目“研究工作学术上有创新,其理论分析部分达到了国际水平,并能注意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80年代中期,他又结合天生桥一级电站的建设,积极承担了水电部“七五”攻关项目“天生桥一级电站导流隧洞全断面开挖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嗣后又陆续接受或承担的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和各类水工隧洞科研咨询任务有:天生桥二级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青海拉西瓦电站、四川二滩电站和云南小湾电站等等。同一期间,孙钧还主持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淮南煤矿软岩井巷预制大弧板支护研制与工业性试验”的研究,所得成果对指导软岩巷道掘进与矿山开采有重要价值。他的地下结构施工模拟与开挖时空效应的力学分析理论还被应用于某大型国防极软岩坑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取得了成功。
80年代中期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建设逐渐掀起热潮。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兴建地下铁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城和商业街综合体,孙钧担任了北京和上海市地铁建设的技术顾问,以及迄今国内最大的上海市人民广场地下车库与地下商城工程和全国各地许多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顾问。此外,他还亲自主持了青岛市地下铁道合理埋深的研究、江阴长江大桥与过江隧道的比选研究以及广州虎门悬索桥锚碇工程质量评价与工程对策研究等项任务,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付出了汗水和辛劳。进入90年代以来,他又作为长江三峡工程的外聘专家,为船闸高边坡岩体的局部稳定与闸室的变形控制,多次下川江、攀上子岭而劳碌奔波;为上海宝钢三期工程外港建设在酷暑中伏笔书写研究报告,肩负了一位院士应该挑起的为国分忧的历史重担。数十年来,孙钧跋山涉水地赶赴一个又一个工地,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研究,获取从事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90 年代初,他曾一年中几次在沪渝航道上奔波,为了成渝一级公路上几座隧道设计方案的比选,为了搞清华荫山大断裂与地下采掘的内在联系,巴山蜀水之间留下了多少他的足迹。为了检查现场测试仪表装置,他曾步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内数公里,早年还曾踏遍了吉林边塞地区的许多崇山峻岭,深入淮河南北的地下深处逾千米,针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最终努力探求他所要求的“最优解”。80年代以来,孙钧在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已产生巨大的技术与经济效益。例如他通过对成渝一级公路4座长大隧道运营通风、出入口照明和光过渡设计所作的研究,提出了改用纵向全诱导式射流通风取代横向通风以及采用改善洞口照明的计算机监控以取代洞外光过渡的设计构思,使得仅一座隧道就可为国家节约投资约3000万元。
孙钧
孙钧
兴趣——锲而不舍的动力
孙钧取得上述学术成就的原因,他自己认为仅是那么简单而又发人深思:“几十年来,使自己忘我以求、锲而不舍的动力,可说只是‘兴趣’两字。”“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探索学问上的真理时,就会因为有了一股莫大的、自发的热爱情感而痴心、入迷。”“谁也没有要求我这么做或那么做,但老牛不鞭自奋蹄啊!这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像每天要吃饭、要睡觉一样。”孙钧还动情地说,“不管学习什么,只要刻苦钻研进去,就会感到知识之广、之深真是浩如烟海,越学越有兴味,钻研与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成功也就在向您招手了。”90年代是孙钧功成名就的年代,虽然他年逾古稀,然而他却仍然兴趣不减当年,还是几十年如一日意气风发地率领学科组全体成员努力攀登新的学术高峰。 [3]
科研成果奖励
近20年来,他的研究成果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以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由国外颁发的荣誉一等奖1项,连同其他奖励共约20余次。许多成果经技术鉴定居国内领先地位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FROM 42.86.161.*
王文采,1926年6月5日出生于济南,原籍山东掖县,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
王文采194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系任助教半年;1950年3月调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王文采一直从事系统植物学种子植物研究;先后研究过紫草科、毛茛科、豆科、荨麻科、柏科、葡萄科、苦苣苔科、等科属,发现20个新属、540个新种,在对上述科属进行系统植物学研究的同时也注意研究地理分布方面的情况,发现了一些植物迁移路线和分布中心等。 [2]
中文名 王文采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 1926年6月5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 代表作品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
人物经历编辑
王文采
王文采
1926年6月5日,王文采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山东掖县(今名莱州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他随母亲前往北京求学。
1945年,王文采从北平第四中学毕业,考入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1949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担任动物分类学、生物切片技术和外系的普通生物学三门课程的助教。
1949年8月至1950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任助教。
1950年3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员。
1953年至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53年4月到11月,和李世英等人组成广西队到广西西南部考察橡胶宜林地。
1954年,又到江西武功山进行采集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逆境之中,王文采仍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境,坚持着自己的植物研究。
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81年到1983年,中科院组织了由王文采主持的综合考察队前往横断山区考察三年,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
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3-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王文采从事毛茛科、荨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现20新属,约550新种;根据他揭示出的演化趋势,对翠雀属、唐松草属、侧金盏花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石蝴蝶属和唇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订;建立了赤车属、微孔草属、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根据96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的7种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中形成的一个发展中心;发现云南东南、广西和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此亚科的全部5族,及42属,210种,并认为此岩溶地区是此亚科的原始分化中心。 [6]
一、植物分类学研究
王文采院士
王文采院士(5张)
1、王文采通过对毛茛科科植物深入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主持编著《中国植物志》第27、28卷 (毛茛科),发表论文17篇。发现3个新属,193个新种,这样,中国毛茛科由20世纪50年代原知的36属,593种,增加到42属,约800种,基本反映了中国极为丰富的毛茛科植物区系。根据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等方面的特征揭示了毛茛科,以及翠雀属、乌头属和唐松草属三个大属的演化趋势,并以此为指导对这三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 [7]
2、王文采对苦苣苔科的分类和系统学作出了贡献。主持编著中国苦苣苔科志《中国植物志》69卷,发表论文24篇。发现15个新属,138个新种,随着近年的新发现,中国此科由20世纪50年代原知的40属,210种,增到56属,420种,基本反映出中国拥有的苦苣苔科植物区系。根据形态学方面的观察,揭示苦苣苔科的演化趋势。 [7]
3、王文采主持编写中国紫草科志《中国植物志》64卷,2分册。发表论文8篇。发现2新属,27新种。根据形态学和孢粉学等方面和特征,揭示了紫草科的演化趋势,并据此确定诸属的演化水平和系统位置。 [7]
4、王文采参与合作编著的中国荨麻科志《中国植物志》23卷,承担赤车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等7个属的编写工作,发表论文18篇。发现132个新种。根据对形态方面的观察,揭示了上述三个属的演化趋势。曾对中国番荔枝科、樟科、肉豆蔻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豆科马鞍树属、葡萄科、金丝桃科、山龙眼科、萝摩科和唇形科青兰属进行过研究,发表论文11篇,发现65个新种。 [7]
二、植物物地理学研究
王文采
王文采
1、王文采在“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些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一文根据对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葡萄科,并参考种子植物其它92科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中的由西南到东方向7种分布式样,以及对一些科、属的地理分布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发现了从中国西南分别向东到达日本、向西到达喜马拉雅山区和向东北到达西伯利亚扩展出的三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到上述地区时形成的一个重要发展中心。 [7]
2、王文采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的一些间断分布现象”一文根据对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紫草科,以及其它19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研究,划分出中国植物区系中的西南部与台湾、四川与日本、西南、华南或华东与东北和西伯利亚、亚洲大陆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南或华南与欧洲等16间断分布式样,并做出初步解释。 [7]
3、王文采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地理”一文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广西、云南东南和贵州南部这一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这里出现了这个亚科的全部5个族,42属,210种,原始的苦苣苔族(共有5个属)在这里分布有3个属。特产此地区的植物有15个属,163种。作者提出这一地区显然是这个亚科的分化中心,有可能是其起源中心
--
FROM 42.8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