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养老·爱心公益·】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陈文新,女,1926年9月23日出生,湖南省浏阳人,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
1952年,陈文新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1] ;1959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 [2-3] ;1982年-1983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访问学者 [4]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陈文新一直从事土壤微生物学与细菌分类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5] 。
人物关系
纠错
父亲 陈昌
中文名 陈文新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26年9月23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主要成就 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 贯 湖南省浏阳
人物经历编辑
1926年9月23日,陈文新出生在湖南浏阳镇头镇炭坡。
1942年,陈文新远赴武冈战时中学——国立第十一中学(现岳阳市一中)求学 [3] [6] 。
陈文新图册
陈文新图册(4张)
1945年,陈文新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教了两年小学 [3] 。
1952年,陈文新毕业于武汉大学。
1958年,陈文新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1] 。
1959年,陈文新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 [2-3] 。
1982年-1983年,陈文新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访问学者 [4] 。
2001年,陈文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文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建立了根瘤菌资源数据库;提出了否定根瘤菌“寄主专一性”及与植物“互接种族”传统观念的新见解 [7] ;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和数据库,菌株数量和所属寄主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确立了一套科学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程序 [2] ;她证明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的多样性证明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的多样性、揭示近源菌株与植物不同品种间的共生有效性差异巨大、对根瘤菌共生机制的进化提出了新观点、发现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间、混种植可以排除根瘤菌“氮阻遏”的障碍,并且两者互作共高产 [3] 。
据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陈文新参加并组织完成对中国32个省(市)700个县的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调查,采集根瘤标本7000多份新发现可以结瘤的豆科植物300多种分离并保藏根瘤5000多株在数量上和所属宿主种类上占重要地位。发现了一批耐酸、碱、盐、高温、低温性强的珍贵根瘤菌种质资源,并对近2000株具代表性的根瘤菌进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描述并发表瘤菌的2个新属、8个新种 [1] 。
截至2015年6月,陈文新带领学生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豆科植物根瘤情况的调查和采集工作。她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各种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进行挖掘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一万多份,其中300多种植物结瘤情况未见记载;分离、纯化并回接原寄主结瘤确认后,入库保藏根瘤菌12000株
--
FROM 42.58.57.*
李德平,1926年11月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兴化,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 [1] 。
李德平于1948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2] ;195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辐射物理研究室主任;1962年参与创建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先后担任核工业部辐射防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
李德平主要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 [1] 。
人物关系
纠错
父亲 李继侗
中文名 李德平 国 籍中国 出生日期 1926年11月4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辐射防护手册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经历编辑
李德平 早年
李德平 早年(3张)
1926年11月4日,李德平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兴化。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父亲李继侗决定把李德平送回老家兴化避难。在辗转了苏州、扬州等地后,于年底回到兴化 [3] 。在兴化当地小学继续读书。一年后入读兴化县立初级中学 [4] 。
1943年,因为父亲李继侗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职,李德平在结束了兴化的高中课程后,动身前往昆明,并在西南联大先修班学习。
1944年,18岁时被保送进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录取为正式生 [5] 。
1948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师从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和盂昭英教授,并留校在物理系任助教。
1950年秋天,钱三强为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到清华大学寻找人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周培源向其推荐了李德平,考虑到那里的云室技术和计数管技术都在国际前沿,于是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易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李德平
李德平(2张)
1958年,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开始核安全防护科学研究工作,李德平担任该所辐射物理研究室主任。
1962年,拖家带口来到太原,参与创建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6] ,先后担任核工业部辐射防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院长。
1986年,担任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中国辐射防护近代化”的主要负责人。
2006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核工业南礼士路招待所第二会议室举办了“庆祝李德平院士八十华诞学术座谈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德平建立了中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指导了中国初期放射性计量实验室科研及建立实验室的工作。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参与中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的工作。在电离室方面,指出当时苏式堆控硼壁电离室设计参数的缺点,并推导出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的新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证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1] 。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57年1月
卤素计数管与强流管的制备和它们放电机制的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委员会“科学资金三等奖”
1978年
受到射程限制时探测器几何因子之计算
全国科学大会奖 [5]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5年
核工业建设荣誉证书
中华人们共和国核工业部 [7]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
社会任职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8]
1985年—1997年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委员会委员(连任三届)
1987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咨询组(INSAG)成员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中国代表、主代表
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环保局顾问与核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个人生活编辑
家庭情况
李德平是兴化望族之后,先祖李春芳是明朝状元,祖父李元宰是前清秀才,曾留学日本,供职北洋政府。父亲李继侗则是植物学家、林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林学博士,并于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且创办了内蒙古大学 [9] 。夫人是王怀珍女士 [10] 。
人物评价编辑
李德平是中国辐射防护科研领域、辐射探测技术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建立了中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
--
FROM 42.58.57.*
沈允钢(1927.12.2—),浙江杭州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2]
沈允钢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2]
沈允钢主要从事光合作用机理和生理研究,包括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及激发能在两种光系统间的分配与类囊体动态变化的关系;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输出和贮存;光合作用和作物产量形成及植物生物量累积与环境及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光合机构运转与调控等。 [3]
中文名 沈允钢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27年12月2日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0年) 代表作品 《动态光合作用》
人物经历编辑
沈允钢
沈允钢(8张)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二月二日,沈允钢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商人家庭。 [1]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沈允钢入浙江杭州湖墅私塾读书,一年半后转入浙江杭州德胜桥小学。 [3]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沈允钢随家人去杭州乡村和临安避难,后进入上海租界居住。 [3]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九月,沈允钢在上海私立文化小学读五年级上至毕业。 [3]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九月,沈允钢进上海私立肇光中学上初中,5个月后转入上海工部局办的华童公学读书。 [3]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沈允钢因上海租界也被占领,回杭州居住。辍学半年后,在浙江杭州伪省立杭州中学就读至高一。 [3]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沈允钢入浙江杭州私立安定中学读高二上。 [3]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二月,沈允钢转入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就读高二下至毕业。 [3]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九月,考沈允钢入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 [1] [4]
1951年7月,沈允钢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 [3] 同年8月,沈允钢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工作,任研究实习员。进所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参加著名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带领的防风林调查,赴苏北开展调研活动,学习室外工作经验。 [1] [3]
1953年2月,植物生理研究室独立成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沈允钢在其生化组任研究实习员。 [3]
1956年10月至12月,沈允钢由所里派至苏联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参加放射线同位素在生物科学中示踪应用技术培训班。 [3]
1960年,沈允钢越级晋升为研究员。
1974年11月,沈允钢应邀担任中国赴美国光合作用研究考察团团长。 [3]
1978年,沈允钢和同行创造了田间取样气流法。 [1]
1980年,沈允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9月,按中国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协议,沈允钢赴日本讲学及考察光合作用研究1个多月。 [3]
1983年,沈允钢参加在比利时召开的第6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时,英国科学家Hall教授邀请沈允钢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热带亚热带草地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和光合作用科研项目(1985年-1991年),负责中国区域中心工作。 [1] [3]
1994年10月-12月,按中国科学院与澳大利亚CSIRO协议,沈允钢去澳大利亚植物产业研究所Anderson实验室合作研究3个月。 [3]
2006年11月25日,“恭贺沈允钢先生八十华诞暨光合实验室2006年学术研讨会”在绍兴举行,以学术交流和年会研讨的形式庆祝沈允钢院士的生日。 [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50年代进行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研究,证明β-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否定了国外文献中认为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观点;60年代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提出高能中间态有多种存在形式及耦联因子的变构不同会影响高能中间态的散失和耦联效率;其后又进一步研究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 [2]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
1954年,开始探讨稻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及分解酶活力变化与生理过程的联系。他观察到稻麦籽粒成熟过程中,淀粉大量积累时,淀粉分解酶的活力仍相当大,因此进一步追究β-淀粉酶及其产物麦芽糖的生理功能。他与合作者在实验中证明,β-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从而否定了中国以外国家的文献中认为β-淀粉酶对磷酸化酶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说法。
1956年,沈允钢等对水稻开花后物质的累积和运转的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开花后的光合作用对产量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籽粒2/3以上的干物质是靠这时期的光合作用新制造出来的,其余是从茎秆原存物转化而来;证明籽粒乳熟期是累积物质和代谢水平最旺盛时期,此时光合产物常供应紧张,不够灌浆之需。过了这阶段,即使光合产物供应有富余,也不能全用于形成籽粒中的物质了。
1958年,他运用同位素14C测定技术,探明了水稻乳熟期各叶片间光合作用产物没有什么运转,而无效分蘖的光合作用产物可部分转到有效分蘖上。
1961年,沈允钢等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物输出的动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光合作用产物输出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待输出产物的浓度成正比,光合作用产物的流动与体内利用、贮藏过程有密切关系;并指出叶片光合作用产物输出的特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物大量输出,叶片以积累蔗糖为主;另一类是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物很少输出,叶片以积累淀粉为主(如棉花和大豆)。他们还研究了光合作用产物积累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对农业生产实践有参考意义。 [1] [3]
光合磷酸化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沈允钢在殷宏章先生的领导下,着手探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着重进行光合磷酸化的机理研究。
1961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光合磷酸化量子需要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光合电子传递还原一个辅酶II等电子受体的同时无论合成一个腺三磷与否都需要利用4-6个光量子,这证实腺三磷合成和光合电子传递是偶联在一起的。沈允钢等在测定光合磷酸化量子需要量时观察到特殊的“光强效应”,即当照光的强度低于一定程度时,光合磷酸化的效率显著降低,在光强增加到一定程度以上,此种情况逐渐消失。1962年,沈允钢等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探讨。实验证明,经预先照光的叶绿体在暗中具有能使ADP和Pi合成ATP的能力,从而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存在着高能中间态。这些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被授予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
质子区域化研究
1963年,沈允钢等的试验证明,使用低浓度NH4Cl解耦联剂减少跨膜氢离子浓度差后,反而可促进ATP形成,这个现象很难简单地用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来解释,由此推测中间高能态有多种存在状态,这是在国际上很早地表明质子有区域化现象的初步线索,为提出质子区域化假说提供了证据。
1982年,沈允钢和学生的研究证明毫秒级延迟发光的快相除与文献中提到的膜电位有关外,还受质子浓度差的影响,而且这一质子浓度差主要是水氧化时释放的质子引起的,这也有力的支持了质子有区域化的看法。
1993年,他指导学生的研究表明,不同pH介质中,光引起的类囊体收缩机理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一结果有助于澄清国际上的争论。
1996年,沈允钢和学生观察到,低温条件(0-1℃)有利于水氧化所释放的质子在类囊体膜上形成区域化,温度升高使水氧化产生的区域化质子易向非区域化质子转变,25℃ 时就难以观察到水氧化所释放的质子区域化现象。1998年的实验表明,在接近体内生理状态的等渗条件下质子更趋向区域化等。 [3]
光合效率研究
1963年,建立了补偿式光合作用测定法,利用pH指示剂反映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推算光合作用强度。
1967年,改进了光合作用干重测定法,即采取措施将叶片与植株相连之处的木质部保留而将输出光合产物的韧皮部破坏,使叶片仍能在原来生长部位得到水分和矿质元素供应,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产物不再输出。
1978年又创造了田间取样气流法,把在自然条件下测定光合作用的气体样品用装置储存起来,带回室内用仪器分析,增加了测定的灵活性
--
FROM 42.58.57.*
何祚庥(xiū),1927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马列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1951年何祚庥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理论教育处担任干事;1956年进入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8年前往苏联莫斯科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1960年回国,并参与氢弹的轻核理论组,担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何祚庥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参与者之一。
人物关系
纠错
姐姐 王承书
中文名 何祚庥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7年8月24日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性 别 男 原 籍 安徽望江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27年8月24日,何祚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扬州,原籍安徽望江。中学时就读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何祚庥
何祚庥(3张)
1945年,何祚庥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后来转入清华大学。
1947年,何祚庥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何祚庥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理论教育处担任干事,负责了解科学家们的思想政治动态。
1956年,何祚庥进入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8年,何祚庥前往苏联莫斯科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
1960年,何祚庥从前苏联回国,并参与氢弹的轻核理论组,担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
1980年,何祚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何祚庥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何祚庥为第五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4年,何祚庥担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并在北京大学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何祚庥在北京大学招收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2]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方面
何祚庥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对弱相互作用特别是捣(c)获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选择法则首次提出Chew-Mandelstam推导的方程有严重错误对层子模型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新体系。
何祚庥在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粒子物理研究中有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后来转向宇宙论、暗物质问题的研究,探讨了中微子质量问题、粒子的可分性、场的可分性、真空的物质性、宇宙有无开端、宇宙大爆炸从何而来、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是否必须有主观介入等问题,澄清了对这些问题认识上的一些模糊观念。
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等,先后发表约250 篇科学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他还曾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及当代经济建设所应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发表文章,如倡导磁悬浮列车技术、电动汽车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等。来积极参加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并做出重要贡献。又关注克隆人研究问题,有较大社会影响。
何祚庥还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约300多篇科学论文。
从事的研究领域:何祚庥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
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关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建国后较早开展并推动我国科学方法论研究。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特别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近期更集中研究了我国的能源问题,特别是对太阳能利用的新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近些年主要从事于揭批伪科学方面的工作。
他关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是建国后中国科学方法论研究事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近十几年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及当代经济建设所应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发表文章,积极站在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的第一线,并做出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FROM 42.58.57.*
汪耕,男,1927年10月11日生于江苏南京,原籍安徽休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上海电机厂设计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
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汪耕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
中文名 汪耕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 1927年10月1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27年10月11日,生于江苏南京,原籍安徽休宁。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起组织并具体参加制定了世界第一台12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研制。在以后20多年中,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较顺利的诞生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底我国已制造了450台50MW-300MW、总容量共约45000MW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并在电站中投入运行。作为中方设计负责人,1983年、1985年二次赴美国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3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1987年与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师分别带领二厂设计组去美国西屋公司进行6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优化设计。这两种发电机试验性能良好,已开始批量生产。2000年12月与丁舜年院士共同负责完成了1000MW级大型汽轮发电机开发设计研究课题
--
FROM 175.146.130.*
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出生于江苏泰兴,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6年王德滋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师,并担任地质系党支部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关进牛棚写检查,后来下放到溧阳农场参加劳动;1978年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并担任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科研处长;1984年至1988年担任南京大学副校长;1988年至1991年担任南京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1991年至1993年担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王德滋长期从事火山岩与花岗岩研究 [2] ,他对中国东部和南部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花岗质火山一侵入岩体系,提出了次火山花岗岩的新概念,属于原创性突破 [3] 。
中文名 王德滋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泰兴 出生日期 1927年6月27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 《光性矿物学》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王德滋
王德滋(5张)
1927年6月27日,王德滋出生于江苏泰兴 [4] 。1933年9月,进入泰兴襟江小学就读。
1938年7月,从泰兴襟江小学毕业。 9月,就读于泰兴私立沪光中学分校,念初一。1939年9月,转学到泰兴县立初级中学念初二。1940年春天,就读于泰兴私立“扬陋学塾”,直至初中毕业。
1941年9月,进入泰兴私立延令中学高中部学习。1944年7月,从泰兴延令中学毕业。 9月,考取江苏教育学院数学系,仅就读一个学期,即自动退学,返回泰兴。
1945年2月,在泰兴城东小学任教兼教导主任 [5] 。
1946年夏天,国立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并恢复招生,王德滋考取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
1947年5月,在国立中央大学进步思潮影响下,王德滋参与了“五·二○”学生运动 [6] 。
1949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央大学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员;4月参加“四一”爱国学生运动。
1950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留校担任李学清教授的助教,负责岩石学实验,兼地质系图书室管理员和南京大学工会秘书。
1952年秋天,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中的党员合建一个支部,王德滋担任支部书记。
1955年,王德滋由助教晋升为讲师。
1957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党总支成立,王德滋担任总支书记。同年担任岩石学俄文学习小组的业务指导。
1958年9月,南京大学拟创建地质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王德滋负责此专业筹建工作,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卸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后,担任系主任助理,协助系主任徐克勤处理日常行政工作。
1959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成立放射地质专业,王德滋任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同年南京大学开展党内“反右倾”运动,因钻研业务和严重右倾,王德滋被作为“白专道路典型”受到重点批判。
1961年,王德滋任地质系副系主任,主管科研工作。
1963年9月,王德滋调任教务处副处长。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王德滋被当作“走资派”,关进“牛棚”,边劳动、边接受批斗。
1967年,王德滋作为教务处负责人,被认为是南京大学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实际执行者,接受了两场批斗。
1968年,王德滋在校内参加劳动(主要是割草),写交代材料。
1969年10月19日,王德滋徒步前往溧阳农场劳动,修水库。
1970年5月,王德滋由农场徒步返校参加清查“五一六分子”活动。 秋,再去溧阳农场劳动 [7] 。
1971年,王德滋全年在农场劳动,主要从事插秧、施肥、收割、果树喷药、种蔬菜等劳动。
1972年夏,由农场调回学校,任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教育革命组副组长。
1977年,南京大学成立教学科研处,王德滋任处长。
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教师职称评审,王德滋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 担任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科研处处长,直至1984年。
1984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主管科学研究工作。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0月5日,当选南京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8年,王德滋卸去副校长职务,回到地球科学系继续指导研究生和开展科学研究。
1988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直至1991年。
1989年1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重大项目会二级课题“中国东部与中生代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的研究”。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任实验室主任。
1991年,南京大学成立地学院,王德滋担任院长,直至1993年。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一侵入杂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历时四年 [8]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德滋确认加里东期花岗岩在华南有广泛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有明显区别在华南首次发现幔源型花岗岩,是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论证中国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为后造山型花岗岩与拉张背景有关,划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系为橄榄安粗岩系与高钾钙碱性岩系,研究其差别与成因提出次火山花岗岩概念,并以时、空、源一致性作为火山-侵入杂岩的判别标志,与合作者在华南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了它们与锡、铀的成矿关系 [2] 。
科研经历
1956年秋,与孙鼐、董忠泉、于镇藩赴山东济南郊区考察研究辉长岩和碱性伟晶岩,历时两周。
1958年夏,受系主任徐克勤委派,与季寿元、胡奚到江西南部对加里东期花岗岩开展地质调查研究。1958年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徐克勤的科研团队,对“华南花岗岩”进行研究。
1960年,赴苏州考察花岗岩。1962年春,与涂绍雄合作研究宁芜盆地中生代火山岩,重点研究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岩石化学演化规律。夏,与刘昌实、李应运赴安徽九华山考察复式花岗岩体。
1963年,与徐克勤(第一作者)等共同撰写的论文《华南多旋回花岗岩类的侵入时代、岩性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矿专属性的研究》在《地质学报》上发表。
1963年,与周新民合作在《南京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南京蒋庙碱性辉长岩和等色岩的成因》。与涂绍雄合作在《南京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宁芜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的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研究》。科研论文 Correlation between Caledonian and Yishanian Granites in Southern JIangxi(第二作者)在《中国科学》发表。
1964年夏,与林承毅、刘振声在江西弋阳慈竹考察加里东早期英云闪长岩,该岩体属于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的半原地型深熔花岗岩。
1973年,与凃绍雄合作,继续从事宁芜盆地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研究。
1979年,与陈克荣等在浙江莫干山考察“次火山花岗岩”。10月,与刘昌实、周金城在浙江桐庐火山断陷盆地研究次火山花岗岩。
1983年,在中国国内较早发现“自碎次火山岩”,这是一种独特的火山碎屑岩类型,对于指导找矿具有积极意义。在内首次提出“次火山花岗岩( Subvolcanic Granite)理念,并在《中国地质》发表了论文。
1986年秋,与周新民、杜杨松前往浙江北雁荡山地区考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剖面。
1988年秋,与刘昌实、沈渭洲、陈繁荣在江西相山考察火山岩与铀矿,在中国国内首次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其与铀矿的关系。冬,与周新民、徐夕生等在安徽歙县考察元古代蛇绿岩套。
1989年7月,与徐克勤、张祖还、俞剑华等赴庐山进行地质考察。10月,根据金矿重大研究项目的需要,与任启江、邱检生在山东沂沭断裂带考察橄榄安粗岩与金矿的关系;研中国大部“大火山岩省”的格局,在苏、鲁、皖地区圈出“橄榄安粗岩省。
1994年6月,与赵广涛在山东崂山考察I型与A型复合花岗岩体。秋,与彭亚鸣、邱检生在浙江普陀山考察A型花岗岩。
1997年10月,与邱检生在福建永泰考察碱性流纹岩。
2001年9月,与舒良树、于津海、楼法生在江西武山考察变质核杂岩
--
FROM 175.146.130.*
刘新垣,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南衡东,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
1952年刘新垣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河北医学院任教;1963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被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建立了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被评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 ;2004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2005年担任浙江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 [3] 。
刘新垣的研究方向为:超级干扰素研究,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研究 [4] 。
中文名 刘新垣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衡东 出生日期 1927年11月7日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主要成就 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2年被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1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 《刘新垣院士集》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刘新垣
刘新垣(10张)
1927年11月7日,刘新垣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草市镇的一个中农家庭。
1948年,刘新垣进入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2年,刘新垣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北医学院担任助教。
1957年,刘新垣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班。
1963年,刘新垣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1963年至1979年)、副研究员(1979年至1983年)、研究员(1985年晋升) [4] 。
1983年,刘新垣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工作1年半(至1984年)。
1991年,刘新垣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5]
1992年,刘新垣被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建立了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第一个下海的院士 [6] 。
2000年5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新垣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1年,刘新垣被评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4年,刘新垣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5年,刘新垣担任浙江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 [3]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新垣主要从事RNA结构功能的研究,酵母丙氨酸tRNA的人工全合成,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特别是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及其胞内信号转导等研究;在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了白细胞介素-2的镇痛作用,并证实它能与鸦片受体结合,这为免疫因子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第一次提供了确切的新证据;肿瘤的基因病毒治疗是他们自己创建的一个肿瘤治疗新策略,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FROM 42.86.161.*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1] 。
1949年田昭武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1978年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9年担任厦门大学校长;1984年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 ;1990年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后担任名誉主任;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化学成就奖。
田昭武主要从事电化学研究,重视与数理及其他化学学科的结合,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研究、谱学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等 [3] 。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田中群
中文名 田昭武 外文名 Zhao-wu Tian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1927年6月28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 《电化学研究方法》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田昭武
田昭武(5张)
1927年6月28日,田昭武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诗书家庭。
1946年,田昭武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后获得嘉庚奖学金,并得到时任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系主任的卢嘉锡先生赏识,卢嘉锡为田昭武量身定制学习课程,并推荐他到厦门市立中学高中部兼任化学教师。
1949年,田昭武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毕业后留校担任卢嘉锡先生的助教。
1953年,田昭武晋升为讲师,并为本科三年级讲授《物理化学》课程。
1954年,田昭武被选派代表厦门大学赴北京大学接受《物质结构》课程师资培训,回校后在9月新学期开学,便在厦门大学化学系首开《物质结构》这门课程 [4] 。
1978年,田昭武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1980年,田昭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3] 。
1982年,田昭武担任厦门大学校长(至1989年)。
1984年,田昭武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著作《电化学研究方法》出版。
1988年,田昭武与吴浩青、査全性二位先生联名倡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届主任。
1990年,田昭武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后担任名誉主任。
1995年,在田昭武的努力下国际电化学会第46届年会在中国厦门成功举行,他担任大会主席,这是国际电化学会年会首次在中国召开。同年《电化学》期刊创刊发行,由田昭武担任首任主编 [4] 。
1996年,田昭武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副主席。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田昭武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设计和推广多种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如新一代的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中国国内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都有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成果 [3] 。
田昭武创立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有:用于测定瞬间交流阻抗的选相调辉测定法和选相检波测定法份(1961年),可以跟踪快速电极过程的阻抗变化;用于测定超低腐蚀速率的控制电位脉冲电流技术特别适用于高电阻介质(如高纯水)中的金属腐蚀速度测量(1988年);用于测定局部腐蚀的扫描微电极技术(1982年),可以发现并测量很早期的局部腐蚀。
在田昭武设计并指导下,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仪器有: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已由福建三明无线电厂生产数百台供全国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使用(1978年);XYZ-1型离子色谱抑制器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发明的新一代离子色谱抑制器(1988年),已生产数百台供全国离子色谱厂家配套;WF-Ⅲ型微区腐蚀电位分布测量系统(1982年)等,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获专利6项
--
FROM 42.86.161.*
欧阳予,男,1927年7月2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核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1] 。
1948年欧阳予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57年获得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历任二机部设计院核反应堆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二机部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核电工程总工程师、副院长,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秦山核电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工程总设计师,连云港核电站总工程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 。
欧阳予作为工程总设计师,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核反应堆;主持了中国自主设计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1] 。
中文名 欧阳予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四川乐山 出生日期 1927年7月26日 职 业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莫斯科动力学院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代表作品 《秦山核电站》、《核能-无穷的能源》
人物经历编辑
1927年7月26日,欧阳予出生于四川乐山城区大渡河畔的白塔街,他家正对着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小时候学的是英语。
欧阳予
欧阳予(4张)
1945年,欧阳予毕业于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1948年,欧阳予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电力工程专业 [3] ,毕业后在武昌发电厂和中南电力建设公司任工程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要向苏联学习的缘故,欧阳予开始跟着收音机学俄语。
1952年初,因为欧阳予懂一点俄语的原因,被推荐参加赴苏联留学的选拔考试,并通过了考试,之后他从武汉回到乐山,然后到北京,进人“留苏预备部”,补习一年俄语。
1953年夏,欧阳予成为莫斯科动力学院热工系热工控制与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
1955年夏,中国驻苏大使馆参赞李强,打电话约见欧阳予,告诉他:党中央决定,一面争取苏联援助,一面自力更生地发展原子能事业。因此,需要一批留学生转向这个领域。现在组织上决定,你要努力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将来为祖国的原子能事业服务。于是,欧阳予开始兼修核技术课。
1957年,欧阳予获得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相当于欧美的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在二机部新建不久的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历任主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
1958年,欧阳予再度赴苏联,在原子能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考察、工作了半年。回国后,出任中国第一座生产原子弹燃料钚-239的反应堆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是苏联专家。
1982年,欧阳予担任秦山核电站工程的总设计师,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成功的核电站,已于1991年并网发电,1995年通过了国家验收 [4] 。
1991年,欧阳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 ,欧阳予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座向中国国外出口建造核电站的总设计师。这座以交钥匙方式承建的商用核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援外工程 [5] 。
2000年,欧阳予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1]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欧阳予担任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核反应堆的设计总工程师,提供国防所需的核燃料。担任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全面负责技术指挥和决策。主持制定了核电站技术方案。审定并组织完成了核电站设计中的重大科研课题。主持完成了秦山核电站的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解决了建造中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担任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编委会主任,主持完成了这份全面、系统、详细论述秦山核电站安全性的报告。秦山核电站已并网发电成功,是中国在核电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
FROM 61.137.210.*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湘潭大学名誉校长 [1] 。
1944年潘际銮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研究生;1953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参与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1955年返回清华大学机械系,建立焊接教研组,并担任教研组主任,并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担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年担任秦山核电站焊接顾问;1993年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2年担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2] ;2011年担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
潘际銮主要研究内容为:焊接工艺、焊接自动化、焊接电源、可焊性,是中国焊接学科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建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 [1] 。
中文名 潘际銮 外文名 Pan Jiluan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瑞昌 出生日期 1927年12月2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 《Arc welding control》,《现代弧焊控制》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1927年12月24日,潘际銮出生于江西瑞昌的一个书香门第,小学毕业于江西九江滨兴小学,他在云南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中获得全省第一名 [3] 。
1944年8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专业课物理成绩不及格 [3] 。
1946年7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撤销,潘际銮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 [4] 。
1948年8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机械系助教。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5] 。
1950年8月,被清华大学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前苏联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 [6] 。
潘际銮院士
潘际銮院士(5张)
1953年8月,硕士毕业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焊接教研室主任,参与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 [6] 。
1955年8月,带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焊接研究生学习的10多名学员返回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焊接教研组,并被任命为教研组主任,并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机械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前苏联巴顿焊接研究所学习。
1978年,担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同年晋升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机械系主任(任期至1991年)。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6年,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焊接系客座教授。同年担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任期至1995年)。
1987年—1991年,在中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
1993年4月,担任南昌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任期至2002年) [2] 。
2001年,获得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2002年12月,担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7] 。
2007年6月,受聘为南昌职业学院顾问 [8] 。同年,担任九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担任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同年,担任新余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9] 。
2011年,担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末,潘际銮试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应用于生产。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继之研究成功中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并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2008年完成了“高速铁路钢轨焊接质量的分析”、“高速铁路钢轨的窄间隙自动电弧焊系统”项目 [10] 。
研究成果奖励
--
FROM 61.13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