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养老·爱心公益·】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
陆元九,男,汉族,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 [1] 。
1941年,陆元九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深造;194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仪器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1954年,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主持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1968年,调到航天工业部门工作,历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担任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5]
陆元九主要从事惯性器件及惯性导航研究和航天工程控制问题的研究。 [6]
中文名 陆元九 外文名 Yuan-jiu Lu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出生日期 1920年1月9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主要成就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 《陀螺与惯性导航原理》 性 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20年1月9日,陆元九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31年,进入安徽省立第八中学读初中,在初中毕业后,考取了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1937年11月,在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学习。
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从重庆飞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印度加尔各答,在此等了两个月的船,最终到美国,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并选择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开设的仪器学专业,成为德雷伯教授的首位博士生。
1949年1月—1954年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并毕业,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在此期间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 [2-3]
1954年1月—1956年4月,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
陆元九院士
陆元九院士(8张)
1956年6月—1968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1月—1978年1月,在航天工业部502研究所工作。
1978年1月—1983年1月,担任航天工业部13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
1982年,担任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
1984年1月,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4-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
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即确定采用以新型支承技术为基础的单自由度陀螺构成平台—计算机方案。
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并在型号工作中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陆元九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还极力主张改善试验条件和设施,以便研制高精度惯性仪表。
1982年,陆元九作为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力主统筹规划,明确各研究单位的发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他明确提出:应用于运载火箭的惯性器件应突破铍材应用、动压马达等技术关键;应用于战术导弹的惯性器件要解决快速启动、末段导引等技术;应用于卫星的惯性器件则要突破长寿命技术。 [2]
陆元九参加中国科学院早期探空火箭、人造卫星以及一些战术导弹的控制研制工作,参加多种导弹卫星的论证方案、飞行试验数据分析等工作;主持开展了飞行器自动控制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惯性器件及测试设备的研制,稳定系统研究,惯性制导系统研究,液压、气动执行机构和红外光学敏感技术研究等
--
修改:qqglmr FROM 42.58.57.*
FROM 42.87.102.*
盛志勇,男,汉族,1920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浙江德清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烧伤外科专家,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专家组组长。 [1]
1942年,盛志勇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2年—1947年,在上海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工作;1947年,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做访问学者;1949年—1950年,在上海沪东医院工作;1950年—1952年,在上海中山医院工作;1952年—1961年,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工作;1961年—1981年,担任解放军301医院创伤外科主任;1981年,担任解放军304医院副院长兼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主任;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3]
盛志勇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 [4]
中文名 盛志勇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 1920年7月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上海医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 原 籍 浙江德清
人物经历编辑
1920年7月1日,盛志勇出生在上海杨树浦一个医生家庭。
盛志勇
盛志勇(4张)
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
1942年1月—1947年1月,在上海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工作。
1947年,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做访问学者。 [3]
1949年1月—1950年1月,在上海沪东医院工作。
1950年1月—1952年1月,在上海中山医院工作。
1952年1月—1961年1月,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工作。
1961年1月—1981年1月,担任解放军301医院创伤外科主任。
1981年1月,担任解放军304医院副院长兼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主任。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 [4]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盛志勇在中国国内最早从事放射复合烧伤的治疗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病程规律和治疗方法。提出细菌内毒素可能是产生烧伤后脓毒症的主要原因,在烧伤治疗中,倡导了休克期复苏加用全血、休克期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输液量、CO2张力计监测胃肠道血供应、应用山莨菪碱改善胃肠道供血以降低细菌内毒素的移位、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以减轻重灌流损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等,通过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提出烧伤休克治疗应达到三个目标,深入研究了烧伤脓毒症和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降低了发生率率。总烧伤治愈率达98%,领导完成低温储存皮肤的研究,建立了中国国内第一家液氮保存异体皮库,建立了中国第二、全军第一个ICU。 [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面对一批批志愿军伤员,盛志勇凭着军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医生特有的职业敏感,率先开展了放射性复合烧伤的系统研究,在中国国内最早提出了细菌毒素的概念,并在复合烧伤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成效,在中国国内首先开展了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复苏加用全血的研究,创导二氧化碳张力计的监测和改善胃肠道血供应状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盛志勇和朱兆明教授一起在中国国内最早开展了液氮储存皮肤的研究和应用,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低温异体皮库,使皮肤移植后的成活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全国二十五个省市的一百多家医院使用他们提供的异体皮,挽救了一千多位大面积特重型烧伤患者的生命,盛志勇在创烧伤后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移位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三项假说”理论,对创烧伤后感染和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盛志勇在中国国内开展的烧伤患者功能康复的研究,使中国烧伤治疗由单纯保命进入功能康复,大大提高了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盛志勇领导完成的全军指令性攻关课题《创(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研究》,在中国国内外第一次提出了发病机理双相预激学说,并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使大面积烧伤病人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由百分之十八下降到百分之六点九,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由百分之八十八点四下降到百分之四十。 [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盛志勇和同事在烧伤领域开始了新的探索,在中国国内最早研制出适用于烧伤患者涂用的化妆油彩,解决了浅度烧伤愈合后皮肤色素沉着或脱色素的问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盛志勇和同事根据烧伤的不同情况,总结出一套不同手法的体疗按摩规律和系列功能康复疗法,达到了无疤预防,有疤早治,促进功能康复的效果。
二十一世纪初,在国家“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盛志勇和付小兵带领课题组开始进行骨髓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再生汗腺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2009年6月在国际学术期刊《创面修复与再生》杂志发表。 [3]
科研获奖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盛志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
--
FROM 42.87.102.*
张金哲,1920年9月25日出生于天津市,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 [1] 。
张金哲于1946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及总住院医师;1949年后历任外科主治医师、助教、讲师、副教授;1950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建立小儿外科专业;1955年调入新建北京儿童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特级专家、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担任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院长 [1] 。
张金哲主要从事中国的小儿外科领域研究工作 [2] 。
中文名 张金哲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市宁河县 出生日期 1920年09月25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上海医学院 主要成就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张金哲
张金哲(3张)
1920年09月25日,张金哲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
1938年09月—1941年06月,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41年09月—1942年03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
1942年03月—1943年06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学习。
1943年09月—1945年06月,在上海医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3] 。
1947年06月—1949年10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及总住院医师。
1949年10月—1955年06月,历任外科主治医师、助教、讲师、副教授。
1950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建立小儿外科专业,成为中国小儿外科重要创始人之一。1951、1952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各立大功一次。
1955年06月—1986年01月,受儿科专家诸福棠之邀,调入新建北京儿童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及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教授。
1958年0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6年01月,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特级专家、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4] 。
2011年,担任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金哲
张金哲(4张)
张金哲首先发现了当时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成就和贡献,为中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一定的作用
--
FROM 175.146.129.*
陈敬熊,男,汉族,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 [1]
1947年,陈敬熊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1952年,在北京邮电部研究所工作;1952年—1957年,在通讯兵部电信研究所工作;1957年—1965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所长;1965年—1980年,担任七机部二院二十三所副所长;1980年,在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3]
陈敬熊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中文名 陈敬熊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镇海县 出生日期 1921年10月16日 毕业院校 大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1921年10月16日,陈敬熊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
1943年—1947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4]
1947年—195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讯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2]
陈敬熊院士
陈敬熊院士(6张)
1950年1月—1952年1月,在北京邮电部研究所工作。
1952年1月—1957年1月,在通讯兵部电信研究所工作。
1957年1月—1965年1月,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所长。
1965年1月—1980年1月,担任七机部二院二十三所副所长。
1980年1月,在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工作。 [3]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在通信兵电子科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期间,陈敬熊为解决军事通信天线的设计问题,开展了地表面波及贴近地面或埋入地下军用短波天线的研究,在没有资料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核实,解决了特殊天线常数、输入阻抗、方向图及传捕特性等系列关键问题,为军事通信天线提供了设计依据并为部队所采用,围绕飞行器上天线的理论与设计问题,陈敬熊从事了电磁波在高速飞行器上绕射的研究,为弹上天线的没计做了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在此期间,他提出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解法,从而简化了麦克斯韦尔方程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漏项。
20世纪60年代中期,陈敬熊主持了中国第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一一红旗号制导雷达天线的研制工作,仿制完成后,发现天线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产品不符合要求,他为此做了理论分析,并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得出了系统误差是由于“二次本征模”干扰这一结论,他通过改进工艺设计抑制了 “二次本征摸”,这项关键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当时十多个即将报废的天线起死回生, 减少了中国的损失,也为大批量生产高性能天线提供了技术保证,满足了部队的战备急需。
20世纪70年代,陈敬熊参加了天津“715”相控阵雷达会战,负责“102”相控阵达技术抓总,在相控阵天线的研究中,他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推导出整套天线输入阻抗随扫描角变化的计算公式,并从理论上弄清了相控阵天线产生盲区的机理是由于天线的输入电导为零所致,而不是Oliner等人提出造成盲区是由于天线的输入电纳为无限大造成的,这项成果为以后的相控阵天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陈敬熊从事微带天线的研究,做了一系列基础性的理论工作,在设计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中提出了一整套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降低天线旁瓣的公式,同时还将Shannon采样公式应用于天线方向图的计算,其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法,在探地冲击雷达的研究中,根据电磁场理论提出了种提高目标信噪比的方法,使对地 目标探测的效果有了提高
--
FROM 175.146.129.*
吴良镛
吴良镛,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1] 。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2]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吴晨
中文名 吴良镛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922年5月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重庆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中国院士书系《建筑·城市·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物经历编辑
吴良镛
吴良镛(2张)
1922年5月,出生于南京。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9月,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沙里宁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
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此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 [4]
建筑领域
24岁的吴良镛
24岁的吴良镛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该理论以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为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层次和系统,发展了区域协调论、有机更新论、地域建筑论等创新理论;以整体论的融贯综合思想,提出了面向复杂问题、建立科学共同体、形成共同纲领的技术路线,突破了原有专业分割和局限,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该理论发展了整合人居环境核心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方法,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通过的《北京宪章》中得到充分体现。 [5] 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同时发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 [6]
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 [7]
主持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江苏省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8] 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常武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江苏省无锡市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 [7]
主持参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北京白塔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广西省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汇通祠修复工程、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中选方案的五位建筑师之一)等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 [7]
主持参与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化与文化发展(子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工程院科研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建设部重点项目)、中国住宅2000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亚洲城市研究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居研究中心合作)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 [7]
人居环境
吴良镛
吴良镛 [9]
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主持开展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天津总体规划修编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方法,被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主持完成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筑,创造出一批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整体性相统一的建筑。 [5]
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吴良镛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成功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开展区域城乡、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10]
科研成果
1990年,国家教委授予吴良镛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授予其著作《广义建筑学》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2年,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在联合国总部获世界人居奖(英国住房和社会住宅基金会)。
2010年,2010年度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FROM 175.146.129.*
刘玉清,男,汉族,1923年3月14日出生,天津宁河人,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国家心脏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
1948年,刘玉清本科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48年—1950年,在国立沈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工作;1951年—1952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学系学习;1953年—195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学系工作;1956年—1958年,担任解放军胸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1958年—198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阜外医院和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科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1981年—1983年,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1992年,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属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在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刘玉清主要从事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 [1]
中文名 刘玉清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3年3月1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籍 贯 天津宁河
人物经历编辑
1923年3月14日,刘玉清出生,天津市宁河县人。 [1]
1943年4月—1948年7月,在满洲医科大学-国立沈阳医学院(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刘玉清院士
刘玉清院士(5张)
1948年1月—1950年1月,在国立沈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工作。
1951年1月—1952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学系学习。 [2]
1953年1月—195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学系工作。
1956年1月—1958年1月,担任解放军胸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1958年1月—198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阜外医院和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科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
1981年1月—1983年1月,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
1987年1月—1992年1月,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属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9年1月,在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工作。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卫生学部)。 [1] [3]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刘玉清
刘玉清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
1974年前后,刘玉清在中国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
1977年,刘玉清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中国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1985年,刘玉清向中国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中国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中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刘玉清倡导、推动现代医学影像学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刘玉清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并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
21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中国的战略对策。 [4]
刘玉清展望21世纪初国际和中国医学影像学动向,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以下看法:
(一)积极开发影像诊断学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同时仍应不断提高普通放射学,尤其胸部、胃肠道和骨骼放射学诊断水平。
(二)在县或县以上医疗单位,逐步普及超声和CT,有重点地发展MRI技术。
(三)开展影像学(含普通放射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合理应用研究,多快好省地向广大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学服务。
(四)大力开展介入放射学,不断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疗效及规范化,并注意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优选、配合应用,并致力于普及推广。
(五)加强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医学生物工程学和新技术的研究,继续发挥中国影像学应用研究的优势,并致力于建设中国的实验影像学体系。
(六)对引进、研制和开发医学数字化图象贮存传输系统(PACS或DICOM)工作也应予以研究,提上日程。 [5]
国际交流
从1978年到2009年,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中国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开展学术“外交”,促使中国放射学加入亚太放射学会和国际放射学会。
1984年,刘玉清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学术报告。
1978年至1984年,先后四次参加WHO举办的放射-影像学研讨会,并于1988年任该大会副主席。
1990年4月和9月,刘玉清分别在日本全国放射学会和磁共振医学大会上做特别演讲。
1993年9月,中国大陆放射学专家组首次访台,刘玉清担任组长,拓展了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
FROM 175.146.129.*
钱正英,女,1923年7月4日出生于上海,水利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4] 。
1942年钱正英从上海大同大学肄业并前往淮北解放区,先后担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训导员、教导员、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44年担任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自此正式投身水利事业;1945年至1948年担任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华东军区兵站部交通科副科长、前方工程处处长;1948年至1950年担任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党委书记;1950年至1952年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1952年至1967年担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7年至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0年至1974年担任水利电力部革委会副主任、副部长;1974年至1988年担任水利电力部、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1992年当选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会长;1994年当选第六届中国红十字会会长;1995年被推选为第六届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 [5] ;2014年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6] 。
钱正英参与了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海河等江河流域的整治规划,负责水利水电重大工程的决策性研究。在治理淮河及密云水库、刘家峡水电站、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中,处理了出现的重大技术难题 [7] 。
人物关系
纠错
丈夫 黄辛白
表哥 顾毓琇
中文名 钱正英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3年07月0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上海大同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中国水利》《中国百科全书水利卷》 性 别 女 原 籍 浙江省绍兴市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钱正英
钱正英(5张)
1923年7月4日,钱正英出生上海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市,在家中排行第三,从小受到父亲严格管教,刚满10岁时就进了中学。
1939年1月,进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并入同济大学)学习。
1941年9月,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大同大学群众团体党团成员、工学院分党支部书记。
1942年1月,从上海大同大学肄业,并前往淮北解放区,先后担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训导员、教导员、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1944年春,淮河北堤进行修复工程,年仅21岁的钱正英负责技术领导工作,担任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自此正式投身水利事业。
1945年至1947年,在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程科,华东军区兵站部工作,先后担任交通科副科长、前方工程处处长。
1948年至1950年,在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工作,先后担任副局长、党委书记。
1950年至1952年,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工作,担任副部长。
1952年至1967年,在水利部工作,担任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之后在水利电力部工作,担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5] 。
1952年,兼任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第一任校长、教授 [8] 。
1967年至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
1970年至1974年,在水利电力部革委会工作,担任副主任、副部长。
1974年至1988年,在水利电力部、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工作,担任部长、党组书记。
1997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钱正英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审定、决策了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并具体参与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领导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9]
水利建设政策
钱正英先后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审定、决策了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并具体参与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领导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1] 。
治理黄河
钱正英在2003年年初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课题负责人的重任,重大江河治理是重中之重,就“黄河下游治理主攻方向”进行专题研讨时,钱正英指出,要研究对黄河下游的今后主攻方向,首先需要重新认识黄河。应当根据客观的可能条件,加以合理的引导,而不能创造出一条不具备客观条件的理想黄河 [10] 。
三峡工程
1971年10月葛洲坝工程被迫停工,重新修改设计,钱正英作为技委会主要成员,深入现场,组织专家攻关,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如航道泥沙淤积、大江截流、软基处理、大流量消能等,成功地修改设计、组织实施,使工程胜利建成。20世纪80年代钱正英负责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组织全国400余位各领域的专家,进行历时三年的全面深入论证,完成论证任务,为三峡工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并组织实施奠定了基础 [11] 。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3月,钱正英主持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等多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
FROM 175.146.131.*
沈渔邨,女,汉族,1924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精神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挪威科学文学院国外院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1]
1946年,沈渔邨获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医预专业学士学位;1946年—195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学习;1951年—1955年,在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精神科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1955年—1973年,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科主任;1973年—1980年,担任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副院长;1980年—1997年,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1982年—2005年,担任WHO北京精神卫生及培训协作中心主任;1993年,担任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担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沈渔邨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 [1]
中文名 沈渔邨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24年1月6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性 别 女
人物经历编辑
1924年1月6日,沈渔邨出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6月,从浙江杭州盐务小学毕业,考入杭州市立初级中学。
1940年6月,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江苏省立扬州中学读高中。
1944年1月—1946年1月,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医预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
沈渔邨院士
沈渔邨院士(5张)
学士学位。
1946年1月—1951年1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学习。
1948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4]
1951年1月—1955年1月,在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精神科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2]
1955年1月—1973年1月,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科主任。
1973年1月—1980年1月,担任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副院长。
1980年1月—1997年1月,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1982年1月—2005年1月,担任WHO北京精神卫生及培训协作中心主任。
1993年1月,担任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1月,担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 [3]
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沈渔邨在充分阅读英、俄、德三国文献的基础上筹建了神经生化研究室,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临床工作上,她深切地体会到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因而十分注重病人的医疗环境,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为尽快控制精神病人的病情,她带头创立了人工冬眠疗法。 [4]
1974年6月,沈渔邨从我中国社会文化、卫生系统的特点出发,在北京市海淀区11个公社、19万农业人口中开展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的试点工作。
1977年2月,沈渔邨组织完成了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的试点工作,在海淀区11个人民公社和一个国有农场,进行了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的建网和流行病学调查,寻求了一条解决广大农村精神病患者医治难问题的途径。
1980年6月,沈渔邨主持了首届全国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讲习班,介绍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用工具等。此后,沈渔邨亲自到各大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解说流行病学意义,争取地方卫生行政支持。
1982年,沈渔邨开始着手推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范围的精神病流行病调查,最终在该年7月1日,由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西北六大地区12个单位协作的大样本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完成。 [5]
20世纪80年代,沈渔邨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 [1]
国际交流
1979年,沈渔邨去英国、丹麦、瑞士等国家的重点研究单位参观学习,了解到国际精神病学科和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牵头与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司取得联系,争取他们来中国支持精神卫生事业的开展,并在北京、上海建立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协作中心,先后争取世界卫生组织资助,在全国举办了30多次精神病学讲习班,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与协作。在国际交流协作中,沈渔邨勇于承认落后,但从不自甘落后,始终以中国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为基点,以单位研究工作的速度和成果赢得对方尊重。
1986年,沈渔邨作为学者应邀参加第138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会做特约报告,在国际讲坛上讲述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精研所抑郁症生化研究的结果
--
FROM 175.146.131.*
王光远,1924年03月25日,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河南省温县人。
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王光远主要从事地震工程理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等研究。
中文名 王光远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南省温县 出生日期 1924年03月25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24年03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温县。
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
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光远
王光远
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 [1]
科研成果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
FROM 175.146.131.*
冯叔瑜,男,汉族,1924年6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爆破工程专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
1948年,冯叔瑜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8年—1951年,担任西南铁路工程局工务员;195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1955年—1958年,担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基建总局工程师;1958年—1963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施工研究室主任工程师;1963年—1984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主任;1963年—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冯叔瑜长期从事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4]
中文名 冯叔瑜 别 名 元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 出生日期 1924年6月20日 职 业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1924年6月20日,冯叔瑜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的一个清贫农家。
1936年,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1938年,考入邻水县立初级中学。
1941年初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大竹师范学校,后又随同学去重庆考上中央工校机械工程科的公费生。
1944年9月,改用现名(冯叔瑜)以同等学历考进了自上海迁到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 [4]
1948年8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铁道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冯叔瑜
冯叔瑜(5张)
1948年—1951年,担任西南铁路工程局工务员。
1951年8月—1955年12月,在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技术科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3]
1955年—1958年,担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基建总局工程师。
1958年—1963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施工研究室主任工程师。
1963年—1984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主任。
1963年—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冯叔瑜将苏联大爆破技术引用到中国鹰厦、川黔、成昆、湘黔等铁路新线建设中,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协助并组织开展了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的研究,提出的大爆破药包布置理论和计算参数、参与国家科委三峡工程水利大组爆破小组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定向爆破筑坝的设计理论和坝体堆积计算方法等已被中国国内工程普遍采用,通过铁路路堑大爆破工点的大量调查,为建立爆破工程地质学奠定了基础,参与和指导国家科研项目“七七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试验研究和中国爆破安全、大爆破、城市拆除爆破三部法规的编写和制定工作,参与交通部广州黄埔港航道炸礁工程,解决了万吨轮通航问题,推动和组织铁道部石方深孔爆破机械化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在路堑边坡和隧道开挖中应用,提出建筑物拆除爆破理论,在工程实践得到应用。 [1]
1959年初,冯叔瑜任三峡爆破组组长,在河北邢台东川口设计了一次定向爆破筑坝的小型试验,预计填筑28米的堆石坝,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取消了一个将使坝体塌散过宽的药包。
1960年,广东南水电站决定采用定向爆破填筑大坝,此次爆破总装药量达1394吨,预计有爆落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土石混合料填筑到坝体上,在工地参加工作的朱忠节、马乃耀和冯叔瑜设想了一套计算方法,根据过去的实践经验,以每排药包能爆落并抛掷的方量和距离,最后全部叠加能堆成的高度来估算本次爆破填筑的高度和堆积范围。在此基础上冯叔瑜又推导了一个根据抛掷百分数确定填到坝上的方量来计算堆积总高度的公式,爆破后与冯叔瑜估算的结果十分相近,误差只在10%以内,后来又加以补充修改,就形成了定向爆破筑坝的计算方法一体积平衡法。 [5]
1972年,在铁道部、交通部合并期间,冯叔瑜参加了广州黄埔港航道疏浚的水下爆破工程,与现场主管马乃耀合作,创建了一套水下爆破的施工工艺和爆破技术,两年内完成了长约2km,总计50万立方的水下爆破开挖任务,并取得了水下爆破安全科研观测的系统数据。 [6]
1973年,冯叔瑜在西安的长安县石砭峪,再次进行定向爆破筑坝,总装药量1500多吨,爆破方量130多万立方米,从此形成了一套定向爆破筑坝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以它计算并检验了中国已完成的30多座用定向爆破坝,误差大多在10%左右。 [5]
1976年至1978年,冯叔瑜指导爆破室从事“控制爆破技术”课题的研究,提出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爆破要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爆破时所产生的地震效应;(2)控制爆破时个别碎石的飞扬距离;(3)控制爆破所产生的破坏范围;(4)控制建筑物在爆破后的倒塌范围和倾倒方向。采用爆炸力学、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一般原理,对建筑物破坏和失稳分析,进行合理布孔严格控制炮孔装药量,使用中国国内常规炸药同样能够达到日本采用低威力专用TN炸药进行控制爆破的目的,先后完成了孟县铁路大桥、陇海线黑石关钢桥、济南铁路局机车库、北京饭店防空洞、北京国际饭店所在地原科技馆、新侨饭店原礼堂餐厅、广东佛山水泥厂、广州市省政府招待所、深圳市旧火车站等重大工程的爆破拆除任务。 [6]
20世纪80年代后,冯叔瑜在控制爆破技术领域,建立了控制爆破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推广应用
--
FROM 175.14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