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养老·爱心公益·】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
裴荣富,男,汉族,1924年8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聊城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1-2]
1943年—194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学系学习,后肄业;1945年—1948年,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毕业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48年—1952年,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工作;1952年—1954年,在地质部中南地质局429队工作;1954年—1956年,在地质部地矿司黑色金属处工作;1957年—1973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物原料研究所工作;1973年—1977年,担任地质部援苏丹地质队总工程师;197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3-4]
裴荣富致力于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裴荣富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秦皇岛市 出生日期 1924年8月2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 籍 贯 山东省聊城市
人物经历编辑
1924年8月24日,裴荣富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聊城市人。
1943年1月—1945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地学系学习,后肄业。
裴荣富
裴荣富(8张)
1945年1月—1948年1月,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毕业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3]
1948年8月—1952年5月,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工作。
1952年5月—1954年4月,在地质部中南地质局429队工作。
1954年4月—1956年8月,在地质部地矿司黑色金属处工作。
1957年10月—1973年10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物原料研究所工作。
1973年1月—1977年10月,担任地质部援苏丹地质队总工程师。
1978年1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 [4]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2年,裴荣富在程裕淇的指导下开展大冶铁矿普查勘探工作,参与尖林山盲矿的发现,主持程潮铁矿勘查,发现了西延的新矿体,提交了满足矿山建设设计要求的《湖北大冶铁矿地质勘探报告》和《湖北大冶程潮铁矿地质勘探报告》。
1954年初,裴荣富主持对锦屏磷矿的初步勘探,作为主要执笔人提交了两份正式的地质勘探报告,发现和总结该矿产地的锰、磷矿层变质一变形规律,探明磷矿石储量达1800万吨,同时查明中元古界海州群含磷地层从锦屏至徐庄长达10公里范围内层序规律而稳定,为继续开展磷矿普查找矿、扩大海州式磷矿的矿石储量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科学依据。
1956年,裴荣富负责全国黑色金属勘査技术管理,指导白云鄂博、攀枝花、海南岛、庞家堡、镜铁山等铁矿和瓦房子锰矿、内蒙古铬铁矿按期完成地质普査勘探工作。
1979年,裴荣富领导由地质部综合地质大队等单位近30人组成的研究队伍,首次在全国完成10个矿种、30多个矿山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指导地质勘査工作、制定勘査法规提供了宝贵的地质数据,也为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合理勘査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裴荣富提出,矿床地质条件及其研究保证程度、矿床技术经济条件及可行性研究保证程度是决定矿产普査勘探与开发过程的阶段性的两个基本因素,称之为矿产勘査的“双控论”,这一论断改变了过去那种主要以地质研究程度作为阶段划分标志、地质研究程度与技术经济研究程度相互脱节的状况。另一方面,矿床地质条件及其研究保证程度、矿床技术经济条件及可行性研究保证秆度应是在要求(任务)与可能(地质…技术经济条件)两者的辩证关系中达到合理平衡范闹,即作为可供矿产勘杏与开发决策的“合理域”,并据此建立了矿产资源普査勘探与开发程序与合理域以及风险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合理勘查理论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的新形势下,裴荣富组织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等28个科研、教学及生产单位的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中国矿床模式》专著,在全范围内划分出4大构造成矿域和27个成矿堆积环境,相应地建立了92个矿床模式,既见矿床模式之“木”,又见成矿环境之“林”。 [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裴荣富专攻特大型矿床成矿背景研究,提出“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等新概念,为在全国开展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6]
国际交流
20世纪60年代中期,裴荣富参加中国援助巴基斯坦铁矿勘查与钢铁工业建设工作和受国家地质部派遣赴瑞典、芬兰专门考察金属矿床地质及综合勘查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初,裴荣富任地质部援助苏丹铬矿勘查地质队总工程师,带领500多人组成的队伍在苏丹进行5年的地质勘査工作,在系统完成区域地质调查和深化认识东非裂谷北段多期活化特征和超基性岩岩相变化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发现12个新的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铬矿体,探明70余万吨铬矿石工业储量,两年后,裴荣富再次受聘于苏丹能源矿产部,任科学技术顾问,负责红海山区铁矿勘查评价,发现该矿为海底喷流沉积新类型矿床,探明1530万吨富铁矿。
1989年,裴荣富与程裕淇等一起赴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裴荣富提出的“从地质历史演化研究成矿”被列为专题进行广泛讨论。
1992年,在日本召开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裴荣富和日本地质学家渡边询共同主持了“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专题讨论。
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裴荣富主持“金属成矿省演化和成矿年代学”专题讨论会,并以裴荣富提出的“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与演化”为主题。
1994年,裴荣富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主席并在北京成功地主持召开了第九届IAGOD国际科学讨论会。
2000年,裴荣富被邀请作为巴西召开的32届国际地质大会“大型铁矿成因讨论”主持人,发表了“正常成矿受氧大气变态激发异常成矿”论点。
2004年,裴荣富再次被邀为意大利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主持“大一超大型矿床成矿”讨论会,发表“超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聚敛场控矿”学术思维。
2006年2月,在法国召开的世界地质图类委员会(CGMW)上正式通过裴荣富为首席科学家编制的1:2500万世界大型一超大型成矿图和成矿规律研究。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裴荣富参加了中美“天山一阴山深部构造与成矿”、中日“ITIT”等国际合作项目,在60年的地质生涯中,先后2次援外、3次出国讲学、5次参加国际地质大会,访问了近30余国家,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并承担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
--
FROM 175.146.131.*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于山东济南,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1]
1947年,郑哲敏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1982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 [2]
郑哲敏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
中文名 郑哲敏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 1924年(甲子年)10月2日 职 业 力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 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
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展开
代表作品 《高能成形》《相似理论与模化》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10月2日,郑哲敏先生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其父亲郑章斐幼年放牛,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进城当学徒,而后经商开厂,崇尚
郑哲敏
郑哲敏
实业,教育子女勤勉好学、修身养性。家庭环境给郑哲敏先生在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正直做人品格的形成带来了深刻影响。
郑哲敏先生在济南市立第五小学读完小学后进济南育英中学。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初中二年级,抗日战争爆发,郑哲敏先生入川。他先后进成都建国中学、成都华阳县中学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学习刻苦,乐于为大家做事,曾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对物理和英文有深厚兴趣,各科学习成绩优异,曾因不参与考试作弊而挨过一些同学的揍。
1943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郑哲敏先生毕业于金堂铭贤中学,并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抗战胜利后,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平(今北京)清华园,郑哲敏先生继续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程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
郑哲敏
郑哲敏
1947年底、1948年初,经清华大学、北平地区、华北区和全国(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等4级选拔,郑哲敏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名“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年轻的郑哲敏先生认为应用力学对中国工业建设有重要作用,提出以应用力学为专修的学科,同时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列为拟入的学校,并得到梅贻琦、陈福田、钱伟长、李辑祥等人的推荐。
留学之路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4月,他的申请获准并确定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并于同年8月由上海乘船赴美,并于一年后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接着他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做热应力方面的研究。
1952年6月,郑哲敏先生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但却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挠。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移民局取消了对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的限制,郑哲敏遂于1954年9月26日从纽约乘船离美,10月12日抵瑞士。
由于办理途经地点的签证手续和等待船期,1955年1月19日,郑哲敏得以离法经香港于2月21日从宝安县(今深圳)入境。
毅然回国
回国后,郑哲敏先生先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加入了钱伟长在该所创立的力学研究室;同年年底,钱学森返回中国,他随即参加钱学森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
1955年与现在的郑哲敏
1955年与现在的郑哲敏
所的工作。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郑哲敏成为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同年,他还作为助手参加了钱学森主持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后来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
1958年,郑哲敏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后开始研究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
1964年,郑哲敏先生接受并完成了涉及地下核试验的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
1965年,郑哲敏和解伯民先生与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同年,他还指导兵工部门进行穿甲几何相似律的模型试验。
文化大革命期间,郑哲敏的身心和科研工作都受到了冲击,并于1970年7月、1971年11月在“五七”干校劳动。
1971年,郑哲敏从干校回所,为改变中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1978年,郑哲敏先生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郑哲敏领导组建了力学研究所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室并兼任第一任室主任。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二任所长。
1986年,郑哲敏带领和组织了海洋工程力学的研究,并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88年,郑哲敏先生领导组建了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并兼任第一任室主任,带领和指导材料非线性力学性质和流体非线性行为的基础性研究。
郑哲敏
郑哲敏
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方面的贡献,郑哲敏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郑哲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5月,在郑哲敏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曾恒一院士的筹划下,促成了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与海洋石油总公司卫留成总经理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科技合作意向书”。
2003年至2004年,年近八旬的郑哲敏受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委托,担任“国家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专题咨询组组长,负责组织高层专家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中的第13专题提出咨询意见。
2013年,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4]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郑哲敏科研生涯的最早期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水轮机叶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因为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
爆炸力学的研究
郑哲敏院士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郑哲敏在爆炸力学学科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广泛的贡献,它们是:
(1)在声学理论方面,有薄板在水下爆炸击波作用下的变形理论;
(2)在爆炸后期效应方面,有高速射流的准定常侵彻理论、爆炸成形后期的第二次加载理论以及爆破的鼓包运动理论等;
郑哲敏
郑哲敏
(3)提出了反映爆炸和冲击问题中的高速、高压和高温特征以及惯性与强度相互耦合效应的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多种应用理论;
(4)提出了多种爆炸和冲击的相似律;
(5)提出了多种耦合运动的理论,包括两种物体的耦合运动以及同一物体中流体性质和固体性质相互影响的耦合效应的理论;
(6)在稳定性问题方面,有射流拉断、界面波、绝热剪切等理论。
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
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院士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将爆炸及冲击荷载作用下介质的流体、固体特性及运动规律用统一的方程表述,堪称爆炸力学的学科标志,可准确预测地下核试验压力衰减规律,为中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做出了贡献。
穿破甲研究
在穿破甲研究方面,郑哲敏院士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射流开坑、准定常侵彻、靶板强度作用的相关理论;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国际流行的Tate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破甲弹高速流拉断的理论;建立了金属装甲破甲机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获得了比国际公认的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公式。这些工作为中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基于流体弹塑性理论,郑哲敏院士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材料力学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非线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1] [5-7]
人才培养
郑哲敏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指导研究生,他的第一位研究生是韩良弼,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成为该单位的科技骨干。此后,郑哲敏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指导的研究生有段祝平和白以龙。他们毕业后都留力学研究所工作,成为
郑哲敏
郑哲敏
固体力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其中,白以龙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截至2004年,郑哲敏共培养了15名博士,20名硕士;此外,他还指导了5名博士后。郑哲敏先生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点和专长的原则。他以对学生严格要求著称,但又与学生平等讨论。对于研究生的论文工作,他强调严谨分析,强调实验观察是根本性的,强调实验一分析一计算相结合。郑哲敏先生带出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多数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人才,承担着科研、技术、教学或管理等岗位的重要责任。截至2004年,郑哲敏还指导着8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
--
FROM 175.146.131.*
黎介寿,1924年9月13日出生于湖南浏阳,普通外科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
黎介寿长期致力于肠功能障碍的研究,尤其对肠外瘘、小肠移植、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短肠综合症、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与损伤维护、损伤控制性外科概念的研究与推广等方面有丰富治疗经验与卓越效果 [1] 。
人物关系
纠错
哥哥 黎鳌
弟弟 黎磊石
中文名 黎介寿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924年9月13日 毕业院校 国立中正医学院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肠损伤与肠外瘘》《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主要成就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
人物经历编辑
黎介寿
黎介寿(3张)
1924年9月13日,黎介寿出生在湖南长沙望麓园四号老宅,前一天,正是他母亲的生日,教书的父亲想起《诗经》有云:“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思是酿造好了春酒,为人祈求长寿。于是给孩子起名介寿,表达为母亲祝寿的意思。
1931年,全家人搬到上海。黎介寿因病在家休学。弟弟黎磊石在上海蒲石路小学就读。
1933年,父亲黎溥棠前往南京任教。黎介寿就读于南京游府西街小学。
1934年,父亲黎溥棠就任两浙盐务管理局秘书,举家迁往杭州。
1937年,父亲黎溥棠,黎介寿一家住在长沙通泰街23号。
黎介寿
黎介寿(3张)
1938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黎介寿就读的广益中学被烧毁。年底,因抗日战争影响,黎介寿全家在湖南数次搬迁,途经长沙、安化、娄底、柏坊等地。
1941年04月,和弟弟黎磊石回到广益中学就读。
1942年02月,和弟弟黎磊石主动辍学,与母亲黎周霞一起,来到广西桂林投奔黎中。
1942年07月,在广西桂林参加高考,考上了重庆的一所机械学校,但黎介寿放弃了这个机会。
1943年08月,和弟弟黎磊石考取国立中正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09月,进入中正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就读,并在同学贺高秋、李隆刚的动员下,加入“三青团”。
1944年,中正医学院由江西永新迁到江西唐江,和弟弟黎磊石在唐江上学。
1945年,中正医学院迁到福建长汀,和弟弟黎磊石在长汀上学。
1946年,中正医学院迁到江西南昌,和弟弟黎磊石在南昌上学。
1948年,和弟弟黎磊石从中正医学院到南京中央医院做实习医生。
1949年05月,国立中正医学院改名为南昌医学院
1949年07月,取得南昌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并任南京中央医院外科住院医生。
1950年06月,任华东军区医院外科医师。07月,南京中央医院改为华东军区医院,黎介寿在这里认识了程颖士。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1年,任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第二手术队副队长,来到吉林长春的后方医院,负责治疗从朝鲜战场运送来的伤员。同年任华东军区医院外科主治医生。
1953年06月,担任华东军区医院外科总住院医生
1954年08月,担任华东军区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1962年11月,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副主任。
1963年0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6年05月,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被撤销外一科副主任职务,成为普通医生。
1968年04月,牵头成立了普通外科肠外瘘治疗组。
1968年07月,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邓士俊进行肠外瘘治疗。
1968年10月,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安徽农村改造。
1978年,时任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的陈德先给南京军区党委常委写了一份关于黎介寿入党问题的书面材料。
1978年12月,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外二科主任军医。
1979年01月,南京军区接到黎介寿的入党申请报告,报请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0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05月,被南京军区军医学校聘为外科教研室名誉主任。06月,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外二科主任。
1983年09月,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
1985年03月,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博士后联系导师。
1987年05月,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医师。
1988年07月,由现役军官改为文职干部。
1993年09月,被聘为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
1995年12月,晋升专业技术一级。
1996年0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0月,出席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
2001年02月,被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聘为该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2001年05月,被聘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
2001年05月,被聘为南京军区卫生系列学科带头人导师 [1]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2年03月,成功救治一名患绞窄性肠梗阻的14岁男孩,开始了漫漫肠疾研究之路。
1968年08月,创造性提出“肠营养支持”疗法。
1970年03月,通过“负压引流加腹部冲洗”的方法,治愈大部分肠瘘病人的感染问题。
1971年02月,在中国首次将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
1991年11月,为杭州女青年陈航实施肠外菅养支持疗法(后来,陈航于1999年成功生下一女婴,成为世界第一个完全依靠营养支持怀孕、生育的“无肠女”)
1994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铁路局铁路技工学校的教员杜新平因阑尾手术引起了肠粘连。黎介寿为她进行了小肠移植,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把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被列入199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01月,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月,提出了“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战伤救治理念,大大提高了伤员救治成功率。该课题被列入全军“十一五”重大课题。
2001年01月,填补了亚洲在肝肠联合移植领域的空白。
2003年04月,成功开展亚洲首例人的同种异体肝及肝肠联合移植手术。10月,完成亲体供肠移植手术,全面进行了对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
2010年06月,带领团队完成首台手术机器人胆囊切除术。07月,推行的“损伤控制性救治模式”在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卫勤演练中成功对接,伤员通过率提高了一倍
--
FROM 61.137.218.*
任继周(1924年11月7日- ),山东平原县人。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95年开始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1] 2002年起,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 [2]
任继周长期从事草地研究。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在任继周带领下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 [3] 1973年,他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 [4]
任继周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 [1]
任继周2010年荣获中国草学会首届“杰出功勋奖”,2011年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和CCTV三农人物。 [2] 2013年10月19日,任继周荣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 [5]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6]
中文名 任继周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 出生日期 1924年11月7日 职 业 草地农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 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 提出“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 代表作品 《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等
人物经历编辑
任继周院士(图片来源于中国工程院)
任继周院士(图片来源于中国工程院)
任继周,1924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平原县。 [1] 1948年中央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毕业。1948至1950年,任继周师从中国草原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专攻牧草学。1950年应兽医学家盛彤笙院士的邀请到国立兽医学院(现甘肃农业大学)任教。 [4]
1951年,在导师王栋教授率领下,他们对河西走廊被称为“丝路绿宝石”的大马营、皇城滩草原进行专业调研,并于1954年出版中国第一部草原调查专著——《皇城滩、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 [4] 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在任继周带领下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地改良的研究,探讨了草地围栏、划破草皮改良草地、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等技术。 [3]
1973年,任继周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 [4] 1978年他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任继周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2] [7]
个人成就编辑
草地研究
任继周院士
任继周院士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
任继周院士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公认的两大草原分类体系之一 [1] 。
燕尾犁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率先开展建立了一整套草原改良利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措施,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该理论与技术体系现普遍应用于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约1/3的青、藏、川、甘等高寒牧区 [2] 。
畜产品单位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AnimalProductUnit,简称APU),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APU已被中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采用,被国际权威机构用来评价世界不同地区草原生产力(见《WorldResource》,1987)。 [1-2]
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
任继周
任继周 [8]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已为中国牧区广泛采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水平 [1] 。
草业科学的4个生产层、3个界面的基本科学框架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地农业系统包括前植物生产层(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草坪绿地、风景旅游等),植物生产层(牧草及草产品)、动物生产层(动物及其产品)及外生物生产层(加工、流通等)等4个层次。这一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对传统的草原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概念的更新和发展,草地农业理论已为中国政府部门及学术界普遍接受,并在南方草地,黄土高原和内陆盐渍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 [1] 。
时间地带性,系统耦合、系统相悖的理论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的理论。在中国草业学术界,开系统科学理论与草业科学理论相结合的先河。提出草地农业中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相悖是中国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耦合和草地农业系统外延与种植业、林业等系统的耦合是遏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一理论甘肃河西走廊山地州荒漠系统中成功地得以应用 [1] 。
建植与管理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最早开展了草坪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的建植与管理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建植、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已为生产实践普遍采用。 [2]
草业教育
任继周辅导学生。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
任继周辅导学生。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
任继周院士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自50年代中期便开始培养草原科学研究生,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中国唯一的草原生态研究所 [2] 。 [1]
1957年他应邀为农业部草原培训班系统地讲授了草原学;1958至1959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派,作为草原专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农林大学讲学一年。1977年11月,他主持制订了以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培育学、草原保护学、牧草栽培学、牧草育种学等专业课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这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高等草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与保证培养质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2] 。
1983年与1991年任继周受农业部委托,两次牵头召开会议,分别制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了“攻读草原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被农业部批准并颁发各高校施行
--
FROM 61.137.218.*
王振义(1924.11.30-),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陆学者之一。 [1-3]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1月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7号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振义星”。 [2] [4] 2020年9月,获得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5]
王振义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振义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6-8]
人物关系
纠错
学生 陈竺
学生 陈赛娟
中文名 王振义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 1924年11月30日 毕业院校上海震旦大学 职 业 内科血液学专家 主要成就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出生地 江苏兴化 代表作品《出血性疾病》
人物经历编辑
王振义
王振义(14张)
1924年(民国十三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富裕的家庭,小时候家里住的是一幢三层高的洋房,还有个不小的花园。父亲总是教育他们要与人为善,并且特别重视教育,八个子女中,除小女儿受文革影响外,其余七人均毕业自国内著名大学,成年后均在各自领域里有所成就,而且个个精通两门以上外语。 [9]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王振义毕业于上海法租界所办的萨坡赛小学(现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王振义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选择了医学专业。“这一方面是因为祖母后,父亲希望子女有一人能从医,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当医生可以帮很多人。” [10]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 [9]
1952年,王振义投入血液病研究中,同年广慈医院细分出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和血液四个专业。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1]
1953年,王振义在临床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病人在平时没有出血症状,但在拔牙等小手术后会出血不止。王振义翻阅了大量文献,了解到血浆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是出血的关键,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王振义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这种检测方法,并做出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同年,王振义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10月,作为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主治医师,王振义来到了黑龙江省勃利县后方医院参加会诊。在那里,60余名志愿军战士集体出现了咯血、头痛等症状,初步被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9]
1954年起,王振义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
1959年,“大跃进”的浮夸之风也影响了医院,王振义和团队提出“3年攻克白血病”。 [11]
1963年,王振义被调至医学法语班做教师,精通法语的王振义重拾法语课本学习。 [11]
1973年,王振义调回上海瑞金医院内科,进行血液病的治疗和研究,只要不查房、不问诊,王振义就查阅国内外的学术文献,同时主编或参编了多本血液学著作。 [9]
1978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成为王振义的研究重点之一。 [10] [12]
1980年起,王振义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
1982年,开始就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
1997年,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王振义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已成为中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13]
1982年,王振义从临床医生调任基础医学部,复习起基础的医学课本。 [11]
1983年,王振义用全反式维甲酸这种药进行试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下,顺利分化成正常细胞。一年后,这种分化诱导效果确认无疑。 [9] [12]
1986年,王振义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法救治了首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同年,24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得到治疗并好转。 [12] [14-16]
1994年,王振义和团队将研究论文投稿国内某家知名学术杂志,却被批为“乌合之众”。对方的答复是研究单位都是基层医院,没有知名医院,不予发表。王振义说“科技界评奖应该将真理放在第一位,不能只看论文发表在最高杂志上,在群众中有影响,而忽略了研究的创新性。 [11] [15]
1996年,王振义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
1997年,王振义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王振义参与主编的《血栓与止血》已成为中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并被不断再版。
2012年3月6日,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这是世界在癌症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也是美国以外的科学家首度获奖。 [1-2] [9] [17-18] [12] [19]
2020年9月,获得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5]
主要成就编辑
科学研究
王振义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从事于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王振义依据诱导分化学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APL的诱导分化疗法,证明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在有效缓解治疗APL的基础上,王振义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APL,可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从而使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在临床治疗获得成功的同时,王振义又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疗”方法
--
FROM 61.137.218.*
周君亮,男,汉族,1925年2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建筑物设计专家,江苏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专家委员会顾问。 [1]
1949年,周君亮毕业于复旦大学;1949年—1951年,先后东北行署农水处棉垦局、水利局工作;1951年—1955年,担任苏北治淮总指挥部金属结构组组长;1956年—1962年,先后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水工结构室副主任、主任;1962年—1963年,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基建局规划设计组组长;1963年—1969年,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设计室主任;1969年—1978年,担任苏北治淮指挥部设计组组长;1978年—1980年,担任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室主任;1980年—1990年,在江苏省水利厅计划财务处工作;1990年,在江苏省水利厅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周君亮长期从事水工建筑物设计工作。 [1]
中文名 周君亮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无锡市 出生日期 1925年2月22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2月22日,周君亮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45年10月—1949年06月,在复旦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2]
周君亮院士
周君亮院士(5张)
1949年6月—1951年1月,先后东北行署农水处棉垦局、水利局工作。
1951年1月—1955年12月,担任苏北治淮总指挥部金属结构组组长。
1956年1月—1962年11月,先后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水工结构室副主任、主任。
1962年11月—1963年1月,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基建局规划设计组组长。
1963年1月—1969年3月,担任江苏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设计室主任。
1969年3月—1978年1月,担任苏北治淮指挥部设计组组长。
1978年1月—1980年1月,担任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室主任。
1980年1月—1990年12月,在江苏省水利厅计划财务处工作。
1990年12月,在江苏省水利厅工作。 [3]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4月,计划船闸等建筑物由江苏省水利厅组织设计和施工,周君亮兼任设计组长并将全组分成三块:一块设计各船闸闸首,包括跨越闸首的公路桥;一块设计闸室墙、导航和靠船结构:一块设计闸门和阀门。周君亮确定每一座船闸的总体结构布置图各有一人绘制,将各块设计的闸首、闸室、闸门、阀门、导航和靠船结构等综合在一起,称为“条块”结合设计法,拟定了关于船闸运行控制和信号设备的设计条件,并画了一张电气原理图,报请交通部批准后,请南京工学院以学生勤工俭学方式做电气设计,请厅工程局一位学电的同志负责联系,闸首上的桥头堡兼做启闭机房,请水工室房屋组的同志设计,这样将工作迅速全面展开。
周君亮尽可能将问题研究在工作展开之前,如统一在船闸两侧临水面做一道沟通上、下游的通道,便于管理;统一闸首、闸室、闸门的超高和细部结构,避免矛盾;采用闸首头部变速输水,缩短船舶过闸时间;为节约三大材,闸室采用浆砌墙,有条件地方采用衡重浆砌墙,并用高标号混凝土预制块护面,既保证质量又美观;上、下闸门和阀门的启闭要电气连锁,避免误操作;采用集中控制与分散现场控制的管理方式;以及某些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等,从而使自己在工作全面开展后有时间审核设计。
1970年,周君亮负责全省治淮工程中建筑物的设计,具体工作是组织设计班子,确定建筑物的规划数据和结构型式,指导设计和审批。
1976年春,在组织设计人员期间,周君亮与同事研究确定了枢纽布局,根据主泵特性,决定泵站断流采用液压快速门装置,与电机厂约定采用半伞式电机,闭路循环空气冷却和液压减载全电压异步起动,组织讨论确定了站房土建结构型式,委托华东水利学院进行泵站水工模型试验,然后制定泵站主机、主泵和辅机的控制运行条件,请华东水利学院水电系以学生毕业设计的方式根据运行条件设计辅机系统图和电气原理图,并在开关厂内绘制盘的接线图和引线图,周君亮除掌握全组工作外,具体参与了混凝土水栗涡壳进、出水流道和泵站出水管的设计。
1977年11月,在设计工作全部结束时,周君亮接受淮安运西水电站的设计,留在淮安二站施工工地,负责水电站的现场设计。 [4]
周君亮的主要设计成果有:在武定门抽水站原创设计双向流道,集灌、排于一体;首次设计水力自动启闭门的蒋庄漫水闸改建,全国扩广,成为一种闸型;反拱底板正拱桥和底板闸墩先开后合成整体结构的沭新闸,充分用土重置换圬工,该闸型获得推广;采用首次提出的提高底板与地基摩阻力方法的高良涧闸和三河闸加固设计成功,该方法已写入《水闸设计规范》;结合景观首次设计适合通航的下卧式拱板门、变频双馈机的电轴变速同步,犊山水利枢纽,京杭运河徐扬段一线船闸等设计
--
FROM 61.137.218.*
张子仪,男,汉族,1925年3月4日出生,山西省临猗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畜牧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2]
1943年—1945年,张子仪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1952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1952年—1957年,回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担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饲料组长;1980年—2010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学委会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工作。 [1-3]
张子仪长期致力于饲料资源开发、国家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动物营养学研究。 [2]
中文名 张子仪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5年3月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日本京都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 籍 贯 山西省临猗县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3月4日,张子仪出生,山西省临猗县人。
张子仪
张子仪(5张)
1943年3月—1945年3月,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
1945年4月—1948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48年3月—1952年8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畜产学科动物营养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 [2] [4]
1952年10月—1957年7月,回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担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饲料组长。
1980年1月—2010年1月,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学委会主任。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1]
2010年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工作。 [3]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48—1952年,张子仪在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攻读反刍动物营养学,当时日本滋贺县武奈岳南麓出现的耕牛“异嗜厌食症”,一度被误诊为“氟中毒”,张子仪通过微量元素钴对瘤胃微生物放线菌的消长规律分析之后,排除了“氟中毒”说,认定该病可能是由于缺乏钴而引起的恶性贫血症。反刍动物的钴缺乏症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动物营养学界尚属前沿性课题,在日本发生的情况是继澳大利亚和美国夏威夷等地之后的新病例,也是颇具“挑战性”的科研项目,他深入农户调查,与当地农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当获悉有耕牛相继发病,他及时配制钴剂,奔赴现场诊救,使大批耕牛康复。
1954—1955 年,张子仪蹲点跑面,奔波于晋、鲁、豫之间,主持推广收获后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解决了部分农区冬春耕牛青黄不接时的饲草问题,在各种媒体大量宣传用砻糠(稻壳)喂猪效果好的社会背景下,他接受农业部和粮食部下达的任务,在媒体报道“砻糠喂猪效果最好”的浙江某县农场现场领导工作组进行严格的饲养试验,并经过京、浙两地农科所协作进行了为期2两年的各种消化和饲养试验,证实:“用稻壳喂猪不仅无饲用价值,而且成本高,喂得越多,长得越慢。”
1958年,张子仪主持了中国国产饲料资源普查及开发利用项目,他受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领导的委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首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座谈会,首次统一了饲料样品采集《暂行饲料分析方法》及有关执行方案,翌年在中国出版了第一部《国产饲料营养成分表》。
1962年到1966年,张子仪主要从事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研究,对经典评定方法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挑战。
1966年至1976年,张子仪利用算盘、巴罗表等传统手段,整理、勘校、筛选印发了《国产饲料营养成分表》,供中国同行参考。
1976年,张子仪在乌兰县宗务隆公社筹建集体猪场,推广科学养猪,在该公社建成了猪、肥、粮良性循环的示范猪场,为当地市场供应鲜肉。
1979年,张子仪通过“六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开展全国大协作,及时地补充、更新并出版了《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1983年,张子仪主持了国务院大型集成线路及电子计算技术振兴办公室下达的“饲料数据库及优化猪鸡饲料配方软件开发”的任务,经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原情报所和计算中心联合攻关,启动了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的全国性协作网建设。
1986年—1990年,张子仪争取到了国家攻关项目“饲料原料标准及监测技术”及“中国饲料数据库”任务,在中国31个协作单位的理解与支持下,从采样、制样、描述到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全部按计算机技术要求标准化,项目验收时,既完成了内贸部下达的国家攻关项目任务,又将新的科研参数补充到原饲料数据库中,使库存整体信息质量得到了更新换代,实现了饲料营养研究成果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20世纪末,张子仪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软件,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原则,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饲料分类法及编码系统”。针对中国规模养殖业中长期被忽视的“应激”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根治的策略与建议,他认为,规模健康养殖应在查明“应激源”研究方面加强力度,破译“兽语”、“鸟语”,通过建立应激预警系统,减缓乃至消除“应激源”是根治“应激”之上策。他提出了疫病防治要从“防重于治”到“防养并举”向“养重于防”打“持久战”的观点。在中国国内首次设计建成了系统研究“应激源”的第四代“畜禽代谢人工气候舱”,对农牧结合问题他也提出了要从“有啥喂啥”到“种啥喂啥”向“喂啥种啥”过渡的循环经济观
--
FROM 42.54.199.*
叶铭汉,上海市,实验高能物理学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
叶铭汉于194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先后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至1988年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
中文名 叶铭汉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1925年4月2日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 《宇宙线和粒子物理》 主要成就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04月02日,叶铭汉出生于上海市。
1937年,从上海萨坡赛小学毕业。
1940年,从上海复旦大学附中初中部毕业,同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高中部,之后肄业。
1942年10月,离上海去重庆,投奔叔父叶企孙。
1944年,从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附中高中部毕业,同年9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
1945年1月,在校加入青年军参加抗日,抗战胜利后,于当年9月返校复学。
1946年5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复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叶铭汉进入清华大学,转入物理系。
1949年6月,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钱三强,进行回旋加速器有关技术的调研工作。
1950年7月,导师钱三强了解到大型科研设备如加速器只能在中国科学院建造的政策,当即命叶铭汉转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因当时尚不具备建造加速器的条件,叶铭汉被安排到王淦昌、萧健领导的宇宙线研究组,参加安装一台云室及其控制线路工作。当年11月赵忠尧回到祖国,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了由赵忠尧领导的静电加速器组,叶铭汉被调参加中国第一台带电粒子加速器——700千电子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
1954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迁到中关村。叶铭汉负责该加速器的搬迁、重新运行和改进。
1956年,参加第二台加速器——2.5兆电子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工作。
1958年初,担任静电加速器组副组长,同年该加速器的能量达到设计值2.5兆电子伏。
195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叶铭汉担任助理研究院。
1964年10月,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底回所。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叶铭汉被作为“反革命分子”批判。
1969年10月,下放湖北潜江“五七干校”。1972年2月回北京。
1973年03月至1978年0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79年至1981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教授。
1984年02月至1988年0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8年0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9年08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9年至1990年,在日本高能物理学研究所做访问教授。
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做访问教授。
1994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副主任。
1995年至1996年,在德国DESY做访问教授。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叶铭汉于20世纪50年代参加中国第一、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700仟电子伏和2.5兆电子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建成后负责其运行和改进。后率先研制和发展多种粒子探测器,开展中国第一批核物理实验,做出了国际水平的物理工作。20世纪70年代开展多丝正比室、漂移室等高能物理实验常用的粒子探测器的研制,首先在中国国内实现多丝正比室计算机在线数据获取。1982年起主持高能物理实验粒子探测装置“北京谱仪”的研制。是科研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的主要科技领导人之一。
1974年中,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中关村迁到玉泉路,全所以研制高能加速器和准备高能物理实验为工作重点。叶铭汉被调到物理一室,任大组长,进行多丝正比室等高能粒子探测器的研制,研制了小型多丝正比室和飘移室,并进行小型多丝正比室计算机在线读出试验。1979年底,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出工作人员赴美国和瑞士参加物理实验研究,为开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准备人才,叶铭汉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工作,参加πρ→γX实验,寻找ηc粒子。1981年5月去犹他(Utah)大学作为访问教授,参加宇宙线实验。1982年7月至9月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总体设计考察组,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考察、与有关专家讨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的总体设计方案
1982年3月起,他担任物理一室主任,主持北京谱仪的研制。1982-1983年进行北京谱仪的物理设计和预制研究。1984 年完成工程设计。随即进行部件加工。1987年部件测试和分系统组装。1988年整体组装和测试,1988年10月测得宇宙线径迹,北京谱仪建成。1989年北京谱仪安装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对撞点,开始物理实验工作。同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国内外10余所大学、研究所联合成立北京谱仪合作组,开展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加入合作组参加研究工作,一直至今。1984-1988年叶铭汉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全所投入研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对撞机主要由谢家麟、方守贤负责,谱仪主要由他负责。1988年10月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建成。1984年叶铭汉参加由彭桓武领导的中国科学院1986-2000 年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物理专题组,并负责编写核物理的现状及其展望,提供中国科学院规划攻关办公室参考。1986-1990年叶铭汉和何祚庥、郑志鹏、祝玉灿等合作,指导博士生游科进行48Ca双β衰变实验,测得48Ca不放中微子的双β衰变的寿命下限为9.5×1021年,比吴健雄测出的结果高出约4.7倍。
叶铭汉曾多次被邀作为访问教授出国参加研究工作,1989 年7月至1990年9月去日本高能物理学研究所(KEK),1990 年12月至1993年1月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DESY,Deutsches ElektronenSynchrotron)工作。1994年4月,叶铭汉到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工作,任学术副主任,1996年8月任学术主任,一直至今。叶铭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报告100余篇。
工作成果
1.50年代初,在赵忠尧先生领导下,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和第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700仟伏和2.5兆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建成质子静电加速器后,负责其运行和改进,率先在国内开展低能核物理实验。60年代初,在Mg能级的测定上,做出了国际水平的成果。
2.50年代中期开始对探测技术的研究。研制和发展了多种探测器:漂移室、闪烁计数器、重粒子磁谱仪、多丝正比室等,1978年在国内首先实现多丝正比室计算机在线数据获取, 并获得中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
3.70年代初期,与物理所协作,开展静电加速器质子束在固体激光器件制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4.80年代中期,领导Ca双β衰变实验,把该衰变的半衰期寿命下限比吴健雄先生的实验结果向上推了将近一个数量级。这一实验,开辟了我国首次在地下进行的精确基础物理实验测量。
5.1982-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中,全面负责北京谱仪的设计和建造,并参加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1984-1988年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全所按计划完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北京谱仪包括漂移室、飞行时间计数器、簇射计数器、μ子鉴别器、亮度监测器及其电子学读出线路、计算机控制和数据获取系统、大型磁场线圈等,是世界上性能优秀的高能物理实验装置之一,1989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与北京谱仪》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北京谱仪建成运行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成果,做出了至今最精确的tau粒子质量测量等,在国际高能物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6. 1996年起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组织物理学前沿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学术研讨会,努力促进有关的学术交流。
正负电子对撞
1975年国家批准建造高能加速器,1978年确定该高能质子同步加速器的能量为500亿电子伏。1980年底,国民经济调整,500亿电子伏质子同步加速器下马。1981年3月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出朱洪元、谢家麟、叶铭汉(叶当时在美做访问学者)到美国,与美国科学家讨论在质子加速器下马后的工作方向。讨论结果一致同意建议中国建造一台质心能量为2×22亿电子伏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这台机器造价大大低于500亿电子伏质子同步加速器,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它来进行最前沿的物理问题研究。
朱洪元、谢家麟回国后,国内进行了广泛讨论,结果一致同意建造这样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一决定使中国高能物理实验的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1982年6月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出以谢家麟、张厚英为首的对撞机总体设计考察组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考察,叶铭汉为成员之一。中美双方就对撞机和北京谱仪的物理设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确定了加速器和谱仪的主要物理参数。
1983年11月国家批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国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极为重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并成立了以谷羽为首的包括林宗棠、张寿、张百发4人工程领导小组,这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得以顺利建成的决定性的一步,为工程的成功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
工程包含3个部分:(1)加速器,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2)高能物理实验装置,即北京谱仪(包括计算中心);(3)同步辐射装置。工程经理由谢家麟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工程的主要责任。工程建造期间(1984-1988年)叶铭汉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张厚英担任常务副所长。所领导与工程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分工负责。叶铭汉负责北京谱仪,谢家麟和方守贤负责对撞机,张负责土建、对撞机和谱仪的非标准部件加工。叶铭汉在加速器和探测器方面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知识面广,十分有利于他的领导工作。叶铭汉发动全所工作人员努力拼搏、刻苦奋斗,终于在1988年10月16日,仅用了4年零10多天即完成工程计划,对撞机实现了对撞,谱仪测得了宇宙线径迹。工程在质量和时间进度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费控制在预算内,并有结余,这在大科研工程中也是少有的。这些事实说明,高能物理研究所以叶铭汉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团结的,是富有领导能力的,是高效率的,叶铭汉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核心作用。
邓小平同志十分支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1984年10 月7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到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工程奠基。1998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按原定计划在4年内实现正负电子对撞的评论是:“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又说:“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中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揭开了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10月24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再次到高能物理研究所,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邓小平同志并发表了《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讲话。
1989年7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通过鉴定。鉴定指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是中国自行设计并建造成功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和第一台大型粒子探测器。从1984 年10月动工到1988年10月建成……只用了4年时间,达到了国际高能加速器的建造速度。……对撞机和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为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做到了高速度、高质量和投资省。使中国高能加速器和大型粒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目前世界上J/ψ能区峰值亮度最高和束流能散最小的机器。北京谱仪也属该能区性能最好的探测器。……”
对于工程的组织领导,鉴定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总体调试顺利、性能稳定,各分系统和主要关键部件可靠,说明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都是成功的,是在有效指挥、精心设计、制造、严格把关、细心操作和刻苦奋战下完成的”。
1989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0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FROM 42.54.199.*
崔崑,男,汉族,1925年7月20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山东济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1]
1944年—1948年,崔崑在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48年—1951年,成为武汉大学机械系助教;1951年—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54年—1956年,成为北京钢铁学院讲师;1956年—1958年,成为华中工学院副教授;1958年—1960年,到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进修;1960年—1987年,担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教研室主任;1979年—1986年,担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二系主任;1992年—1995年,担任华中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筹备组组长;1995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崔崑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
人物关系
纠错
妻子 朱慧楠
中文名 崔崑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济南市 出生日期 1925年7月20日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 籍 贯 山东省济宁市 [4]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7月20日,崔崑出生于山东济南。
1944年10月—1948年7月,在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崔昆院士
崔昆院士(10张)
1948年8月—1951年9月,成为武汉大学机械系助教。
1951年10月—1954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54年8月—1956年7月,成为北京钢铁学院讲师。
1956年—1958年,成为华中工学院副教授。
1958年10月—1960年8月,到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进修。 [2]
1960年9月—1987年6月,担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教研室主任。
1979年12月—1986年6月,担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二系主任。
1992年—1995年,担任华中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筹备组组长。
1995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 [3]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崔崑组织起模具钢科研组,首先解决少无切削工艺所需要的模具钢,这种钢要求既要强韧性,又要耐磨。崔崑与同事们注意结合中国资源条件,设计了一种含铌基体钢,在冷作模具钢中加入铌,在中国国内外尚无先例,经过实验室的研究和钢厂的试生产,这种钢的性能达到预期目标。崔崑与同事们分头去哈尔滨、沈阳、上海等地,崔崑去了哈尔滨轴承厂,在不同产品上反复试验,模具寿命达到课题攻关要求。用这种钢制做受力复杂的冷挤冷镦模具,其寿命比价昂的高速钢制做的模具有大幅度提高,这种钢还具有优异的工艺性能,因而较快地在汽车、手表、航天、电子、轻工等行业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初,崔崑与钢厂合作,生产一种易切削模具钢,钢的成分也有特色,可做多种用途。用此钢制作精密塑料模具时,处理好再加工,保证既有足够的硬度,又有高的尺寸精度,上海某无线电厂用此钢制作印刷线路板的模具,模具形状极为复杂,模具上有数千个小孔。崔崑采用了喷吹冶金技术和复合易切削系,设计了新的成分,开发成功新一代产品,使钢的生产工艺简化,成本降低,能用于制作大中小型各类模具,这种钢迅速推广到上百家工厂,解决了许多模具生产难题,许多工厂反映这种钢的性能优于国外同类钢*价格只是其四分之一。 [4]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崔崑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 《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2部著作。 [1] 2012年完成著作《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专著200多万字,含图828个、表646个。崔崑自学电脑、亲自整理书稿,自己画插图。 [5]
科研获奖
截至2016年8月,崔崑的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委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三、四等各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2011年又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第四)。 [6]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11年
高性能低成本细晶粒无钴金属陶瓷制备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四) [1]
1992年
高性能模具材料(彩电模具国产化)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1年
高韧性易切削塑料模具钢
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1990年
在700℃工作的热作模具钢
湖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985年
易切削精密模具钢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81年
含铌基体钢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7]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崔崑认为,大学是人生中最珍贵、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间,希望学生们珍惜这一宝贵时刻,勤奋学习,健全体魄,提高人文素质,学好扎实本领,热心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6]
崔崑认为,搞科学研究的人,要遵守科学道德;维护科学尊严,贵在诚信自律。 [8]
崔崑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首先要勤奋。同时,年轻人要有一生的奋斗目标,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9]
对于科学道德,崔崑认为,讲科学道德,要弘扬科学精神,不断创新,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领域,要有严肃、严格、严谨的科学作风,发表的研究结果必须翔实,要弘扬团队精神,要淡泊名利,要廉洁自律。 [10]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10月,作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崔崑共培养了24名博士、23名硕士。 [11]
讲座报告
2005年11月10日,受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领导邀请,崔崑做客“材料科学与人类社会”讲座,陈述了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意义
--
FROM 42.54.199.*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西医结合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 [1]
1948年,吴咸中获沈阳医学院学士学位;1959年—1961年,进入天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生中医班学习;1964年—1977年,担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1977年—1983年,担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1983年—1991年,担任天津医学院院长;1991年,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吴咸中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实践。 [4]
中文名 吴咸中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满族 出生地辽宁省新民县 出生日期 1925年8月28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沈阳医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8月28日,吴咸中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即新民市)。
吴咸中
吴咸中(10张)
1943年3月—1948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9年2月—1961年8月,进入天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生中医班学习。 [2]
1964年12月—1977年12月,担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
1977年12月—1983年4月,担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
1983年4月—1991年6月,担任天津医学院院长。
1991年6月,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 [3]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从1959年2月至1961年8月,吴咸中参加了天津市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其间,他带领一组外科医生赴河北省沧州市整理中西医结合治疗脉管炎的经验,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外科医生在天津市几家综合性医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工作。按照统一制定的诊断、治疗标准,治疗各种急腹症几百例,并先后发表了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溃疡病穿孔的临床报告和有关急性阑尾炎辨证论治和“下法”应用的理论探讨文章。 [5]
20世纪60年代初,吴咸中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首倡“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科研思路,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 [1]
20世纪70年代,吴咸中着力于总结规律,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吴咸中认识到,要提高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水平,应当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理论上的探索,因此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了中西医结合领域,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等疾病的疗效,并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 [1]
20世纪90年代初,吴咸中在中国国内首批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后,在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技术开展肝外胆管结石的两镜联合手术和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技术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三镜联合手术上,均取得了发展。 [5]
吴咸中以其外科学基础和对中医理论体系的了解,决心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领域深入探索,实现外科治疗学的重大变革。其学术贡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在于:一是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辩症相结合的方法,对每类急腹症作出分型与分期的个体化诊断,分型与分期使急腹症的辨证论治逐步走向客观化及规范化,使立法选方用药有了共同遵循的标准,也为探讨治疗机制及进行剂型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创立中医治疗急腹症“八法”,采用以中药非手术疗法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他将常见的急腹症分为三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三是引进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中医药研究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手术和微创技术的结合
--
FROM 42.5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