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养老·爱心公益·】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
钟世镇(1925.9.24-),广东五华人,临床解剖学专家,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倡导者 [1] 。
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 [2] 。1985年晋升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编著国际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2000年出版1000万字的《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2002年担任数字化虚拟人系列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3] 。现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4] 。
钟世镇教授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古老传统学科与新兴前沿学科间的交叉科研领域,开展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 [2]
中文名 钟世镇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省潮循道五华县(今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冰坎村) 出生日期 1925年9月24日 职 业 学者,教师 毕业院校 中山大学 主要成就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 [5]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6]
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7] 代表作品 《显微外科解剖学》,《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 外界评价 “数字人之父” [8]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9月24日,钟世镇出生在广东五华县的一个客家人家庭。由于做县长的父亲忙于应酬久不归家,只有一字不识的母亲全力操持着庞大却日渐衰败的家 [9-10] 。
钟世镇的小学生活,一半是在私塾中背《幼学琼林故事》,一半又是在传教士创办的培英学校识字唱歌。中学时代,就读于一所传教士创办的学校——五华乐育初级中学,在这里他接受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初中升高中之间的半年时间,他母亲又拎上束脩送到离家十里之外的一个秀才家里,用半年时间,他熟读了《四书》、《五经》,他的早期求学经历可谓中西合璧、土洋参半 [9] 。
1944年,在广东省梅县高中读书的18岁青年钟世镇,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救国的青年军。一年的军旅生涯后的1945年抗战胜利,钟世镇退伍复员,曾考虑工业救国,入读理工科院校,但他回到广州,报考了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1946年成为了早一年入读中山医科大学(六年制)的古乐梅(钟世镇妻子)的小师弟 [5] [9-10] 。
1951年,钟世镇接受了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习助教的岗位。当年中山大学医学院没有人体解剖学的老师,他两一边到光华医学院旁听叶鹿鸣教授的课程,一边指导本科生的实习课。 [9]
钟世镇
钟世镇
1952年,钟世镇毕业留校,为与古乐梅团聚,他很快调进南昌第六军医大学(1954年学校调整合并至重庆第七军医大学,现为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工作 [9-10] 。
“文革”期间,钟世镇在第三军医大学成了“控制使用”人员,不能上讲台,只能监督劳动,放在技术组里做标本,大约做了两年时间。恢复工作后,他就和刘正津讲师一起,就标本制作的经验,整理了一本学术专著《解剖学技术》,这本书成为后来解剖技术学新版本的主要引用蓝本 [9] 。
“文革”后期,钟世镇从牛棚中放出来,但还是不能回到大学讲坛上,而是下放到一个县城工厂管理部的医训队,当开门办学的老师。这个医训队相当于一个学制二年的中专,学生都分散到县级医院,在县级医院,他从传染科到解剖科,什么课程都教过,不过不敢动外科手术,在医疗问题上,按照“阶级分析”的原则,出现“阶级报复”的莫须有罪名。但他看到不少外科医生因为不懂解剖学,给病人造成的伤害,这使他在“文革”后坚定地选择了临床解剖学这一方向 [9] 。
1977年调入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改制为南方医科大学)。两年后,时任校长赵云宏将他提升为副教授,并任命为解剖学教研室主任 [5] 。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 [10] 。
1978年,钟世镇选择了临床解剖学的方向。他认为发展迅速的显微外科,为临床解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简单地说,人体的骨、皮肤组织等都可以移植,而移植的“供区”和“受区”局部解剖学的情况就决定了手术的成败。例如,从一个手指头研究起,把人体的每一根血管都摸清楚。不但有精致的标本,而且有规律性的结。同年,中国解剖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学术会议。会议上,钟世镇用铸型法制作出人体标本,那些细致而且精美得仿佛艺术品的人体标本让同仁们惊叹不已 [9] 。
从1979年开始,钟世镇将制作铸型标本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和助手,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被列入日程,到1988年上千件标本完成 [9] 。
20世纪80年代,钟世镇敏锐地注意到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的主要对象小血管、小神经等,在传统的解剖学教科书中被忽略了,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 [8] 。
20世纪90年代中期,钟世镇开始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以及新兴的组织工程的研究。利用计算机讲述,完成中国虚拟人一号、二号的研究,并对“数字人在医学应用中的前景”作了分析 [9] 。1985年,钟世镇升任教授,同年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英文版,英国出版),把中国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从此中国显微外科长期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他也因此成为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奠基人,但让其最负盛名的应是“数字人”研究 [8] 。1997年,钟世镇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2000年,75岁高龄的钟世镇出版了1000万字的宏篇巨著《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研究成果和20世纪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完整资料著书立说,成为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光辉里程碑 [3] 。
2002年,数字化虚拟人系列研究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并正式启动。钟世镇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成为继美国、韩国后第三个拥有本国虚拟人数据库的国家 [3] 。
钟世镇院士工作情景
钟世镇院士工作情景
[8] 。
2004年9月,以钟世镇为首的南方医科大学数字人课题组参与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宇宙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防护”等课题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着陆冲击塔和多次冲击座椅、构建了数字化人体生理模型和数字化人体辐射模型等,完成了非正常着陆的冲击实验和座椅的改进。
2008年钟世镇在广东省1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唯一获奖者。 [7]
钟世镇先后在南昌、重庆、上海、广州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当了10年助教和16年讲师 [5] 。在军医大学,钟世镇先后记过7次三等军功 [5] 。
主要成就编辑
科学研究
钟世镇在解剖学领域中,开拓了理工医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工作,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撞击伤和脊柱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机理性成果;他在人体管道铸型方法和设计研究上,带领出一支优秀的技术队伍,建成了一个享誉国际的第一军医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
在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领域,有系列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显微外科长期跻身于国际先进学术行列,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他的应用解剖学设计,为临床术式创新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
钟世镇早年从事中国人体质调查研究工作。曾在《解剖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并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的《中国人体质调查》专著的编委会工作,为中国人的体质资料积累和整理作出一定的贡献。钟世镇认识到传统的单纯描述形态结构为主的解剖学科研模式,不能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也难于符合医学生的教学要求。为此,他与一批解剖学者和临床学工作者密切协作,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医学发展需要为主的现代临床解剖学新体系。他创办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担任了美国和法国两个国际临床解剖学期刊助理主编和执行编委;在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内,建议成立“临床解剖学专业组”。他在组建学术组织、培训学术队伍、创办学术园地,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成为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在1988~1991年间,承担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的《临床解剖学丛书》部主编任务,完成了有4个分册300多万字的巨著。这部丛书的出版,在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上,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10]
◆为中国显微外科发展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
钟世镇
钟世镇(8张)
钟世镇结合显微外科发展的迫切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剖学研究,既把显微外科技术操作中有关的人体结构加以系统化,又把临床各类术式创新的解剖学依据,加以整理,将分散零星的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例如:临床上先后有过近百种的皮瓣、肌瓣、骨瓣创新性术式,但缺乏严格系统的理论依据,造成命名重叠、莫衷一是。钟世镇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依据人体结构的特点,概括提升为带规律性的血供类型。把这些带原则性的理论体系高度归纳,以严谨的科学依据指导临床一切新术式的命名、操作和应用,统一了争论。
他在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的“皮瓣共区血管类型”、“组织瓣设计解剖学基础”和“神经干结构特点与术式关系”等带规律性的理论,已被国内外显微外科界广泛采用,成为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的经典指导原则。他有两部英文版的显微外科著作《Microsurgical Anatomy》和(《Clinical Microsurgical Anatomy》)在国外出版,是同一专业中在国际上首先出版的专著。作为一位解剖学者,他长期跨专业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辑,并被中华显微外科学会授予“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 [12]
◆建立了国际知名的人体标本陈列馆
南方医科大学 人体博物馆
南方医科大学 人体博物馆(8张)
钟世镇率领着他的学术团队,制作了一千多件精美的人体标本,建立了内行外行都看得懂,溶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 [13] 。
◆为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水平提供依据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是功能恢复率不高,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钟世镇及其研究生们,相继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为神经功能束的鉴别、神经干内功能束的定性和定位、选择神经缝合方式的解剖学依据、神经定向再生、神经再生微环境和促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不少研究成果已能指导临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功能恢复率,降低残废率,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钟世镇长期担任中国神经伤残康复学会副理事长,并为《现代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实用显微外科》、《显微外科进展》等专著,撰写了周围神经应用解剖学有关章节。 [10]
◆开拓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
钟世镇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新领域,建立了全军和广东“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救治、训练伤防治、临床骨科和航天医学等部门,提供了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利用这一技术平台,开展了创伤救治的基础理论及防护方法的研究,并进行“神六”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保障了“神六”的安全发射及返回;为创伤救治器材研制开发及疗效评估提供生物力学科学依据,加快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性研发;将基础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开展外科术式创新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利用该平台数字化人体数据集构建和虚拟现实仿真研究,获得了8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中国人”数据集。 [14]
2001年,钟世镇建立了“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并担任主任。为广大基层医院的创伤救治提供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技术平台和学术指导;为创伤外科术式更新、医疗器材研制和评估提供生物力学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医疗器材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并逐步建立适合中国人的创伤救治器械的力学技术标准,从根本上保证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 [15]
针对广东省将成为汽车工业制造大省的远景,钟世镇还领导实验室计划开展汽车碰撞安全实验的数字化人体仿真模拟研究,提升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性研发能力。实验室曾参加过“神六”航天员安全着陆的生物力学跌落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计划进一步为“神七”航天员空间行走安全保障提供虚拟仿真模拟研究。 [14]
◆中国数字医学倡导者
钟世镇倡导并开拓了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
数字人
数字人(2张)
在2001年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他担任执行主席,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科技问题”研讨会,揭开了中国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的序幕。2003年,中国课题组已经构建了数据库,使中国成为继美、韩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数字人的国家。但与美国、韩国一样都面临着瓶颈:可以做成很优秀的医学教育片,但对临床实用意义不大。2005年,他又将这一技术推向了高峰:成功制作了“中国数字人男1号”,并且用血管灌注技术处理标本,这是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人”。以前的人体数据集都是西方的技术,白种人的模型。
2007年,由钟世镇担任会议主席,在重庆召开“首届中国数字医学研讨会”。这个阶段,他已转向数字医学的研究,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设备,采集病人的数据,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在临床外科学领域,可以运用数字仿真技术,先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手术,研究术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才真正开刀做手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凭借上述外科解剖学和数字医学等成就,钟世镇在2009广东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最高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奖金200万元
--
FROM 61.137.218.*
彭士禄(1925.11.18-),汉族,中国共产党英烈彭湃之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中国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二大候补中央委员,四届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环保与资源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 [1-7]
1956年,彭士禄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中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先后被任命为中国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中国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中国核工业部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中国秦山二期核电站联营公司首任董事长。 [1-7]
彭士禄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人物关系
纠错
父亲 彭湃
中文名 彭士禄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出生日期 1925年11月18日 毕业院校 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 职 业核动力专家 主要成就 “中国核潜艇之父”
大亚湾核电站的重要参与者
秦山核电站的重要参与者 信 仰 共产主义 [8] 父 亲彭湃 母 亲蔡素屏
人物经历编辑
童年时期
1925年农历11月18日,彭士禄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城桥东社 [9] 。
新中国成立后,彭士禄(后左一)和弟弟彭洪首次重逢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彭士禄(后左一)和弟弟彭洪首次重逢合影
1928年,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
1929年,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父亲彭湃也,彭士禄受到贫苦老百姓的照顾和掩护,乡亲们和地下党组织把彭士禄东掩西藏。 [8] [10]
1931年,彭士禄6岁时,被转移到了潮安,送到革命群众家里寄养,准备寻找机会转送中央苏区瑞金。在潮安,彭士禄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最后,他被送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家,由其母亲潘舜贞抚养。
1933年农历7月15日,时任中国共产党潮安县委书记陈醒光叛变并出卖了彭士禄等人的居住信息,8岁的彭士禄和潘舜贞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获,送至潮安县监狱,接着被押送到汕头石炮台监狱。
年轻时期的彭士禄
年轻时期的彭士禄
1934年,彭士禄又与一批少年及红军家属被转送到广州感化院。
1935年夏,彭士禄从广州感化院被释放,回到潮安当乞丐,后又住到革命群众家里,并帮助绣花、打柴、放鹅等以维持生计。
1936年夏,彭士禄又被捕并再次押送到潮安监狱。1936年,祖母周凤费尽周折找到彭士禄,并通过陈卓凡设法将他营救出狱。之后祖母先将他带到澳门,住在柯麟家。七婶杨华当时正住在柯麟家,公开身份是做佣人,同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来祖母又将他带回香港,部分生活费用由地下党组织供应,彭士禄在圣约瑟英文院读了两年小学。
1939年夏,祖母回海丰时,将彭士禄送到彭泽民家里。这时,彭士禄从大人谈话中听说有平山游击队,就偷偷地离开彭泽民家,与堂弟彭科一起逃离香港,到惠州的平山参加了东江纵队。后来香港中共地下党组织把他找到,又送回香港,住在地下党负责人连贯家里。 [1-3] [5-8] [10]
学习经历
彭士禄求学期间
彭士禄求学期间
1940年,周恩来派副官龙飞虎和贺怡带领彭士禄和一些烈士子弟一起离开广东,经桂林等地达重庆(为避人耳目,一路上彭士禄与彭光涵称为亲兄弟)。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等待西安开来的汽车。1940年,彭士禄被送到延安青年干部学院就学。在延安中学,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成为模范生。
1942年,延安中央医院要从学校调一批人当护士,彭士禄自愿报名并调往医院。他每天给伤员病号端屎端尿,洗衣喂饭,不怕脏、不怕累。
1943年,彭士禄被评为模范护士,期间他患上了肺结核,常咳嗽吐血,被蔡畅知道后经组织部将他调离医院,派他到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开始时他连三角函数sin、 cos都不懂,但经过刻苦学习,成绩很快提高。
1945年8月1日,彭士禄经陈勇岷(曾任602所副所长)和陈锦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表现突出他一入党即被破例免去预备期,成为正式党员,不久就担任党支部书记。1945年底,时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恽子强带队从延安出发,本打算经张家口向东北挺进。但由于形势的变化,将延安自然科学院留在张家口,成立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彭士禄在那里学习。
彭士禄院士
彭士禄院士
1946年8月,解放战争开始,彭士禄和同学被派到李苏领导下的宣化炼焦厂工作,不久李苏又奉命把宣化炼焦厂的设备迁到阜平,在那里建立炼焦厂。石家庄解放后,李苏又带领他们去接收石家庄炼焦厂,彭士禄在此期间一直担任技术员。彭士禄还在炸药厂工作过。
1949年,彭士禄被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后又转到大连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
1950年,大连大学分家,应用化学系改为化学工程系,彭士禄又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
1951年,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先在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5年苏联将中国留学生集中到几个大城市学习,彭士禄又被转学到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继续学习,到1956年毕业。六年间,彭士禄共修了36门课程,除3门课程成绩为合格外,其他33门课程成绩均为优秀。求学期间,彭士禄还有3门实践课程的成绩也是优秀。最后在毕业证书上,彭士禄的成绩总评为优秀。综合彭士禄的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成绩,彭士禄在毕业时以全优的学习成绩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获得了“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称号。时值陈赓将军访苏,要挑选少数学生攻读核动力专业,彭士禄被选中,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动力专业2年, 1958年4月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被分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3] [5] [7-8]
工作阶段
1981年彭士禄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时在办公室工作
1981年彭士禄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时在办公室工作
1958年底,中国组建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开始核动力装置预研。这一年,彭士禄刚好从苏联学成回国,并被安排在北京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时任中国主席毛泽东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彭士禄和他的同事们深受鼓舞,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早将核潜艇研制出来。
1961年,彭士禄任原子能所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并受郭沫若聘请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1961年-1962年,由于当时中国核科学人才奇缺,核潜艇资料空白,又恰逢3年经济困难,中央决定集中力量搞原子弹、导弹,核潜艇项目暂时下马,只保留一个50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彭士禄作为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
彭士禄院士从事核潜艇工作期间
彭士禄院士从事核潜艇工作期间(3张)
1963年,彭士禄任七院十五所(核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1965年,彭士禄转并到核工业部二院二部任副总工程师。
1965年3月,搁置多时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1967年6月-1971年6月任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副总工程师。
彭士禄工作期间
彭士禄工作期间(4张)
1967年起,彭士禄组织建造了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并全程跟踪模式堆的安全运行、分析异常现象、事故苗头、排除故障。1970年7月18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开始,反应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核动力装置一次性成功运用于潜艇起到决定性的借鉴作用。1970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了。
1971年6月-1973年5月,彭士禄任719所(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1973年起,彭士禄任七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随后任六机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位总设计师。
1983年2月,彭士禄被任命为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兼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还兼任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
1986年4月,核电工作归核工业部管理之后,彭士禄调到核工业部任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核电秦山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并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核工业部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后,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 [3-5] [7-8] [10-12]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领域成果
彭士禄院士
彭士禄院士
20世纪60年代,潜艇核动力装置研究初期,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只有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彭士禄等科技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确立了自己的计算公式。为了保证反应堆的绝对安全,彭士禄带领大家做了1:1零功率试验,发现了误差,修正了公式,保证了反应堆在常温下安全可控。
1962年起,彭士禄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和主要设备的论证、设计、试验和运行全过程的前期开发,以及核动力装置的扩初和施工设计,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在主参数的选定、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并可推广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型式和控制棒组合型式等重大技术关键。
彭士禄院士
彭士禄院士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彭士禄在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期间,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对核潜艇研制、生产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如惯性导航、水声、武备、造水装置等拍板决定,协调解决,并指导后续艇的研制、生产,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彭士禄从军工转入民用领域,在担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期间,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提出了核电站建设的时间价值观念,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计算了核电站的主参数及经济计算,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
FROM 61.137.218.*
周镜,男,汉族,1925年12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江苏省宜兴市人,岩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
1942年—1944年,周镜在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4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195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1984年—1986年,担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所长;1985年—199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节学科研义组工作;1986年,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1988年—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工程组工作;1991年—2006年,担任国务院参事;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2004年,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 [1-4]
周镜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建设和科研工作。 [1]
中文名 周镜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省南昌市 出生日期 1925年12月21日 职 业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籍 贯 江苏省宜兴市
人物经历编辑
1925年12月21日,周镜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江苏宜兴人。
1942年—1944年,在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周镜院士
周镜院士(7张)
1944年—194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48年—194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3]
1949年3月—1950年5月,在美国俄亥俄州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
1984年1月—1986年3月,担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所长。
1985年1月—1991年1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节学科研义组工作。
1986年3月,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
1988年1月—1993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工程组工作。
1991年1月—2006年1月,担任国务院参事。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995年—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2]
2004年1月,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 [1] [4]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镜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边坡的成果;提出了第二破裂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原理和判别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公式;最早采用桩排架支挡、短密砂井和生石灰桩处理软土路基取得成功,提出了静力触探确定桩承载力的综合修正系数法,并较系统地组织解决了静力触探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结合工程,指导研究生研究软土连续加荷固结试验技术,土工织物加固软土的破坏机理,实用的软土沉降计算方法等。 [1]
20世纪50年代,修建天兰和包兰铁路,通过黄土高原,施工中出现大量问题。以周镜为组长,结合唐山铁道学院老师和第一设计院的工程师参加,在陕、甘、晋、豫四省,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和系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路堑边坡陡度的原则,为以后进一步研究黄上边坡打下了基础。 [2]
1963年,周镜提出了第二滑动面计算衡重式挡墙土压力的方法和确定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判别式,简化了土压力的计算过程。 [2]
20世纪60年代,修建贵昆铁路,其中含软土路基地段,施工时,许多工点发生路基坍滑事故。以周镜为副组长的工作组通过多种方法,使该段软土路基的处理取得成功,采用的处理中,用桩排架作软土路堤斜坡脚下埋式支挡的方法。 [2]
20世纪70年代海城、唐山地震后,砂土地基地震时发生破坏,即振动液化的问题引起普遍重视。周镜在参与九江和南京长江铁路大桥的引桥砂地基的液化可能性研究工作时,从砂样的试验数据中,发现该砂样的比重为2.72,远大于一般石英质砂的比重2.65。周镜经过矿物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沿江广泛分布的砂层,其矿物组成以重矿物和云母的风化碎屑为主,多为片状,不同于一般角砾状的石英质砂,故比重较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周镜与同事组织研究生对南京片状砂和福建石英质标准砂的静、动力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相对密度下,二者的静、动力性质有显著的差异。南京片状砂在剪应力下的压缩量为石英质砂的10倍以上,片状砂的动有效内摩擦角较静力下小数度,片状砂的抗液化强度也远小于石英质砂,根据石英质砂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评价砂土液化可能性的标准和经验,不能盲目地用于片状砂地层。这一实例说明岩土是非常复杂的材料,既使是砂或饱和软土,也会因沉积环境和母岩成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周镜认为岩土工程的发展重点是,结合地区大型工程建设,有计划的研究各地区土的工程特性,然后在大量室内实验数据和工程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探索各区域土的本构关系,为经济建设服务。 [5]
1999年,周镜担任黄文熙讲座撰稿人,阐述了对研究解决“岩土工程中的几个问题”的观点
--
FROM 42.58.56.*
龙驭球,1926年1月15日生,湖南省安化县人,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
1944年龙驭球考入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5年转学至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助教、讲师、教授;1990年至2000年担任《工程力学报》主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担任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 [2] 。
龙驭球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分区混合有限元,样条有限元,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广义协调元,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 [3] 。
中文名 龙驭球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安化县 出生日期 1926年1月15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有限元法概论》
人物经历
龙驭球
龙驭球(5张)
1926年1月15日,龙驭球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龙塘乡。
1944年9月至1945年7月,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就读一年级。
1945年9月至1946年7月,在西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系就读二年级。
1946年9月至1948年7月,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就读三、四年级,并毕业。
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就读研究生,并兼助理研究员。
1948年9月至1949年8月,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研究员。
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
1952年9月至1978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 [4] 。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龙驭球从江西鲤鱼洲农场返校后,加入了为工农兵学员授课办学的行列,在此期间接触到有限元法 [5] 。
1978年6月起,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1978年,编写的《有限元法概论》一书出版。
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 。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龙驭球和他的团队选定有限元学科领域一系列悬而未决的历史难题作为“目标”,寻求突破与创新。龙驭球在学术领域和科研工作中,长于解剖问题,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综合创新,形成自己独特方法。他的专业研究方向为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和壳体结构分析。首先,创立116个新元和5类新元系列,包括:广义协调元(54个)、分区混合元(9个)、自然坐标元(24个)、解析试函数元(11个)、样条元(18个)。其次,创立分区能量原理和可选参数能量原理。第三,创立4个壳体新算法并参加制订《薄壳结构设计规程》 [1] 。
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
龙驭球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中国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 (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辛克贵),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
壳体计算理论方面
龙驭球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 [6] 。
2004年,针对美国MSC软件公司创始人麦克尼尔1985年提出一个关于网格畸变的难题(即“麦克尼尔细长梁问题”)——很多著名单元都对网格畸变敏感,在梯形畸变网格中精度很低。龙驭球团队基于四边形面积坐标提出了广义协调元AGQ6,破解了该难题 [5] 。
由龙驭球带领创立的许多新型有限元模型已经被中国国内主流结构设计软件采纳,并被证明优于中国国外同类软件中的同类模型,有力支撑了中国国产结构设计CAD软件的发展 [5] 。
科研获奖
时间
奖项名称
奖项
项目
2014年1月 2013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 [5]
2002年
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一等奖
《结构力学教程》
2002年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广义协调理论与四边形面积坐标新型有限元研究
2001年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结构力学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000年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2000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
壳体研究
1994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结构力学》
1992年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广义能量原理与新型有限元研究 [7]
出版著作
截至2018年8月,龙驭球出版著作21部,发表学术论文235篇 [5] 。参加制定建设部1998年颁发施行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代表性著作有《结构力学》《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和《新型有限元论》。
作为长期从事新型有限元方法研究的中国学者,龙驭球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将研究成果汇集成《新型有限元论》,并于2004年正式出版。2009年,应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邀请,《新型有限元论》的英文版《Advanc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也正式出版。这套介绍中国学者原创成果的有限元中英文专著是龙驭球团队研究的结晶。其英文电子版在斯普林格网站公开发布后两年半内,已经被国际同行下载高达7409次
--
FROM 42.58.56.*
张履谦,男,汉族,1926年3月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共产党党员,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少将 [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2]
1951年,张履谦获得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学位;1951年—1956年,在军委通信部工程师室雷达组工作;1956年—1957年,担任总参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电子对抗研究室主任;1957年—1958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雷达研究室副主任;1958年—1959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雷达收发设备研究室主任;1959年—1962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雷达总体设计室主任;1962年—1965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三支队副主任;1965年—1979年,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23所副所长;1979年—1985年,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450工程办公室主任;1985年—1987年,担任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1987年—1993年,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1993年—1999年,担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常委;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 [2-4]
张履谦长期从事雷达技术研究工作。 [5]
中文名 张履谦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6] 出生日期 1926年3月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编辑
1926年3月1日,张履谦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黄花镇蛇嘴山的农民家庭。 [6]
1946年8月—1951年8月,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3]
1951年8月—1956年1月,在军委通信部工程师室雷达组工作。
1956年1月—1957年1月,担任总参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电子对抗研究室主任。
1957年1月—1958年1月,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雷达研究室副主任。
1958年1月—1959年1月,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雷达收发设备研究室主任。
1959年1月—1962年1月,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雷达总体设计室主任。
1962年1月—1965年1月,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三支队副主任。
张履谦
张履谦(9张)
1965年1月—1979年1月,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23所副所长。
1979年1月—1985年1月,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450工程办公室主任。
1985年1月—1987年1月,担任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
1987年1月—1993年1月,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
1993年1月—1999年1月,担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常委。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
1999年1月,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 [4]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1年,张履谦参加抗美援朝,奉命到前线去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与同事采用快速变频等技术,排除了干扰。接着,在通信兵部建立了全军雷达干扰与抗干扰领导小组和电子对抗研究室,张履谦领导小组进行了部队抗干扰训练和福建前线对台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研究室装配和研制了成套的设备,装备了部队。 [7]
1956年,张履谦参加国务院编制中国十二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20世纪60年代,张履谦参加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红旗二号制导雷达,具有抗干扰性能,批量装备部队,成功击落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
20世纪70年代,张履谦进行反导系统雷达的总体设计,突破相控阵雷达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导弹精密跟踪雷达和卫星超远程引导雷达,张履谦任总设计师研制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攻克多副载波、多种调制、精密测角测速测距和遥控遥测技术,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和定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张履谦参加十多种卫星的立项论证、技术攻关,完成研制和发射任务,张履谦参加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和探月工程的论证和顶层谋划,提出采用陆地建站、海洋出船、节点监控、中继卫星和国际兼容的测控网方案建议,参加测控设备的技术攻关,参加探月工程的总体设计,研究月地信息传输,对落月及月地返回技术进行风险评估,为探月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参加中国国防专项工程的方案设计和评审,进行信息传输的抗黑障研究。 [2]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85年 450-1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78年 导弹精密跟踪雷达 全国科学大会奖 [8]
— 卫星超远程引导雷达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更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张履谦认为,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打好基础,进步才有希望,科研水平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关键是核心人才得稳定下来,把科研工作做深、做扎实;专业人才要钻研技艺,磨炼工匠精神;此外,需要吸引大批青年投身科研事业,还认为,传播科学知识是科研人员的责任,科研人员要多做科普工作,科普通俗,但不容易做,就像要写出好文章,首先必须自己要理解,理解程度如何则考验科研人员的功力
--
FROM 42.58.56.*
黄旭华,舰船设计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 [1-2] 。原籍广东省揭阳市(今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 [3-4] ),1924年2月24日 [2] (一说1926年3月12日 [5] )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 [4] [6] ),194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 [1-2] [7]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名誉所长等职。 [1] [8]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9] ,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研制,分别获1985年和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8] [10] 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11]
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
中文名 黄旭华 外文名 Huang xu hua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 业 核潜艇设计师 主要成就 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生经历编辑
黄旭华
黄旭华(7张)
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今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一个乡医之家,名曰“黄绍强”。 [13]
1938年,黄绍强和大哥赶往迁广东揭西山区的聿怀中学求学。初中毕业于汕头聿怀中学。 [13]
1940年夏,战事吃紧,黄绍强已无法坚持在聿怀的学习,意欲追随大哥去广西桂林中学读书,北上梅州,因错过考期前行受阻。 [14]
黄旭华故居(潮汕祠堂配套厢房 崇德堂)
黄旭华故居(潮汕祠堂配套厢房 崇德堂)
1941年夏初,黄绍强经兴宁、越韶关、奔坪石、掠湘南,经过整整两个月终于在8月初抵达桂林,并顺利通过桂林中学的入学考试,并改名“黄旭华”,取自“旭日荣华”。 [14-15]
1944年,黄旭华几经辗转到了重庆,进入国民政府为流亡学生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 [13]
1945年,黄旭华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 [13] [16]
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成为中共预备党员。7月,黄旭华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工作。 [13]
黄旭华
黄旭华
1952年秋,黄旭华被调往港务局担任团委书记。 [14]
1954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13]
1956年,黄旭华与同事李世英结婚。 [13]
1958年,黄旭华调到北京海军,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7]
1961年11月,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3]
1965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 [13]
1966年,黄旭华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 [13]
1970年,黄旭华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18] 。
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13]
黄旭华
黄旭华(5张)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致力于为核潜艇的研制献计献策,促进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黄旭华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设计大师两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两位、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1位、型号总设计师7位、型号副总设计师30余位。
2017年,黄旭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全国道德模范”“潮汕星河成就奖”等多项荣誉。 [19] 12月8日,黄旭华捐给母校白沙中学和白沙小学各10万元港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20] 。12月21日,黄旭华从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中拿出20万元港币捐赠给中船重工719所离退休及社区管理办公室,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离退休职工。 [19]
黄旭华近照
黄旭华近照
主要成就编辑
核潜艇
无中生有
参研人员只参加过苏制常规潜艇的仿制工作,至于核潜艇是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没有90厘米厚钢材的加工设备,潜艇专用的特殊钢板的研制工作也没有开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才使解决了核动力问题,“09工程”才取得了进展。
攻克难关
黄旭华
黄旭华(4张)
黄旭华带领设计人员搞出了比常规流线型潜艇水下阻力更小的水滴形潜艇,同时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国外的技术封锁加大的研发的困难程度。某国为加强导弹发射时艇身的稳定性,专门设计了一节舱来安放一个重达65吨的大陀螺,水下空间异常珍贵,占用了潜艇的黄金空间。经过反复计算、分析、研究,通过调整核潜艇内设备布局,黄旭华团队解决了65吨大陀螺的问题,为潜艇节省了空间,而且摇摆角,纵倾角、偏航角、升沉都接近于零。 [21]
交付使用
从1970年到1981年,中国陆续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4年8月1日(建军节)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1988年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又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报复力量的国家。 [21]
深潜实验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水下300米,水下300米时,核潜艇的艇壳每平方厘米要承受30公斤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21]
荣誉表彰
201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201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3张)
黄旭华曾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参与完成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
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22]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17年9月27日,黄旭华院士获得首项潮汕星河奖成就奖 [23-25]
2017年10月25日,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6]
2017年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11]
2018年3月20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27]
2018年11月9日,黄旭华获公示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 [28]
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29-31]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32]
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
个人生活编辑
隐姓埋名
黄旭华
黄旭华
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实际上是干什么的,也由于研制工作实在太紧张,从1958~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探望双亲。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曝光”,亲友们才得知原委。 [21]
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染上白发。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
--
FROM 42.58.56.*
黄文虎,男,汉族,民国15年(1926年)7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永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1]
1949年,黄文虎在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49年—1950年,先后在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经部、天津中央电工二厂工作;1950年—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理论力学,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0年—1959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59年—1972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数理力学系主任;1972年—1977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汽轮机教研室工作;1977年—198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动力学研究室工作;198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81年—1985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1981年—1988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1984年—198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89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振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
黄文虎长期致力于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黄文虎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民国15年(1926年)7月22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原 籍浙江省永康市
人物经历编辑
民国15年(1926年)7月22日,黄文虎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永康市。
1945年10月—1949年5月,在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49年5月—1949年9月,在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经部工作。
1949年9月—1950年8月,在天津中央电工二厂工作。
1950年9月—1954年3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理论力学,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2]
1950年9月—1959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
黄文虎院士
黄文虎院士(8张)
1959年1月—1972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数理力学系主任。
1972年1月—1977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汽轮机教研室工作。
1977年1月—1981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动力学研究室工作。
1981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1年5月—1985年2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1981年1月—1988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
1984年9月—1987年4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89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振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3]
2007年10月25日上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视察访问。 [4]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文虎结合生产实际的需求开展多方向的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包括:为大容量汽轮机安全振动设计提供了汽轮机末级整圈连接长叶片振动设计的新方法和调频的“三重点”准则;在中国国内较早创导为降低电力及化工产业旋转机械维修率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并开发产品装备生产现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若干应用性基础研究;较早开展卫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为飞船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提高故障诊断效能技术支撑;提供改进星上力学环境的卫星整星减振隔振技术;开展潜水高速航行体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等。 [1]
20世纪80年代初,黄文虎在申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时,申报了“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项目,并在中国国内最早提出“模糊诊断技术”等新概念新方法,把人工智能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故障诊断
--
FROM 42.86.161.*
翟光明,男,汉族,民国15年(1926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祖籍安徽省泾县,石油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2]
1950年,翟光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7年—1958年,担任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总地质师;1958年—1963年,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地质处处长;1964年—1978年,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华北油田勘探指挥部副指挥;1978年—1985年,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司长;1985年—1993年,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1994年,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4]
翟光明主要从事油气勘探战略和新区新领域探索研究工作。 [2]
中文名 翟光明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民国15年(1926年)10月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祖 籍 安徽省泾县
人物经历编辑
民国15年(1926年)10月1日,翟光明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祖籍安徽省泾县。
1945年9月—1950年7月,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习。 [3]
翟光明院士
翟光明院士(10张)
1957年2月—1958年1月,担任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总地质师。
1958年1月—1963年1月,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地质处处长。
1964年1月—1978年1月,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华北油田勘探指挥部副指挥。
1978年1月—1985年1月,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司长。
1985年1月—1993年1月,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4年1月,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工作。 [4]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2]
2004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聘请为中国油气资源十大战略选区专家组成员。 [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0年,翟光明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后来参加和制定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辽河油田和四川等地区整体勘探部署和组织实施,相继发现一批新油田和扩大已有油气田的地质储量,提出关于油气藏形成诸变量时空配置和组合的理论。 [5]
1952年,在陕北四郎庙做钻井地质工作时,翟光明尝试制作了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井底地层分布的岩屑百分比录井图,设计能够精确检查井下地层有无油气显示的荧光录井图。
1953—1957年,在玉门油田负责酒泉盆地的地面和油田地质工作,翟光明提交了老君庙油田第一个正规的石油储量报告,参加编制了全中国第一份油田注水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
1958—1959年,翟光明参加大庆油田开发方案制定,运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方法,设计完成松辽盆地含油气性的勘探规划并选定基准井井位。
1963—1964年,在研究济阳坳陷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时,翟光明指出油源控制油气分布,最有利地区是东营坳陷北侧,制定东营坳陷的勘探规划和井位布置,从而发现胜坨油田和东营—辛镇油田;在研究黄骅坳陷油气分布规律时,翟光明指出位于两个生油凹陷间的北大港断裂构造带是最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带,按此认识勘探,发现了港西油田和港东油田。
1967—1969年,在研究了辽河坳陷地质特征后,翟光明指出最有利的勘探地区不在东部,而在西部凹陷地带,并组织部署了西部凹陷兴隆台1号井位,经钻探发现了西部凹陷最大的兴隆台油田,这一突破,明确了辽河坳陷主体含油气区。
1964—1985年,翟光明组织和参与了渤海湾盆地第三系含油气层对比研究工作,第一次统一了渤海湾盆地六个探区的地层分层和构造带的划分,并组织绘制了第一张渤海湾盆地全图,在对渤海湾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研究后,翟光明参与完成了《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指出了油气富集带的有利地区。 [6]
1986年后,翟光明主持中国石油与天然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盆地“三史”结合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综合分析理论,打开一些新地区、新领域、新层系,在中国范围内开展科学探索井的勘探规划,先后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和油气显示,其中的台参1井不仅为新疆吐鲁番盆地找到数亿吨的石油资源,同时也为中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地层含油气远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陕西靖边地区的陕参1井,于古生界奥陶系地层中打出可列为世界级的天然气田,为京津、西安和银川等地区天然气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来源。
1992年以后,翟光明领导了石油系统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为中国今后石油工业长远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8年以来,翟光明主持中国石油勘探战略研究,并领导了“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的研究项目,指出在中国中西部诸多沉积盆地中仍赋存有大量油气资源及具体勘探目标;在东部众多成熟盆地中应探索新领域、新层系并指出有利地区;提出在中国各主要盆地内油气分布具有有序性分布的特征。 [5]
2004年—2005年,翟光明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中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 [7]
工作方法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从弱小到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翟光明总结出了“创新工作七步法”:第一步,要有开阔的战略思想;第二步,要进行扎实的工程设计;第三步,每个想法都要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第四步,要用坚定的思想、信念和措施,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第五步,分阶段进行总结;第六步,根据新情况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第七步,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
FROM 42.86.161.*
陈清如,男,汉族,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杭州市人,矿物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利用与化学工程系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2]
1952年,陈清如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1952年—1958年,在北京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工作;1958年—1960年,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1960年—1964年,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副主任;1964年—1966年,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主任;1966年—1972年,在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工作;1975年—1980年,担任四川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系主任;1980年—1983年,担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1983年—1986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1987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3-5]
陈清如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 [1]
中文名 陈清如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 1926年12月3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唐山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籍 贯 浙江省杭州市
人物经历编辑
1926年12月3日,陈清如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2]
1948年—1952年,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4]
1952年9月—1958年12月,在北京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工作。
1958年12月—1960年12月,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专攻选矿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5]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1张)
1960年12月—1964年6月,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副主任。
1964年6月—1966年6月,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主任。
1966年6月—1972年5月,在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工作。
1975年6月—1980年9月,担任四川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系主任。
1980年9月—1983年5月,担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
1983年5月—1986年12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
1987年1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3]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清如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中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 “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 [1]
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难选和极难选煤的分选,陈清如研究开发了用于末煤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并主持建立了中国首座末煤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厂,指导设计了中国首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
20世纪80年代初,陈清如突破了传统的精确筛分概念,创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筛分理论,并研制了系列煤用概率分级筛,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干法深度筛分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清如主持研究高效脱硫降灰的干法选煤理论和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选煤理论,发明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方法和设备,创立了气固浓相高密度稳态流化的选煤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
1980年以来,在干法筛分领域中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在物料透筛概率理论上深入地揭示了传统的及现行的精确筛分所无法解决的潮湿煤炭和煤泥堵塞筛孔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大筛孔、大倾角和最佳筛面长度的GS型煤用概率分级筛、QGS型煤用琴弦概率分级筛,彻底解决了潮湿细粒煤6mm 粒级的筛分。
1984年,陈清如开始进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经过10余年的研究,完成了实验室基础研究,模型试验研究中试以及工业性试验研究,建立了“空气重介质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50~6mm粒级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和设备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于1994年6月3日通过煤炭部和黑龙江省计委组织的联合鉴定验收
--
FROM 61.137.210.*
徐承恩,1927年1月21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石化工程设计专家、炼油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1]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设计院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 。
1949年徐承恩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奉命到锦州合成厂参加该厂恢复建设工作;1953年被调到东北石油管理局,从事设计管理工作;1965年至1971年担任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副总工程师;1971年至1978年担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1978年至1980年担任石油部炼油设计院副总工程师;1980年至1984年担任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副院长;1984年至2000年先后担任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院长、技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常委 [3] ;199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副主任;1998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2000年担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 ;2017年被评为第三届“感动石化”人物 [4] 。
徐承恩长期从事炼油厂的工程设计工作 [2] 。
中文名 徐承恩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诸暨市 出生日期 1927年1月21日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催化重整工艺与工程》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徐承恩
徐承恩(6张)
1927年1月21日,徐承恩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紫阆的一个小村庄。6岁进乡村学堂,学堂里的教员大都只有几年私塾的底子,那种一成不变的填鸭式灌输让他感到厌倦。
1938年,在家人的鼓励下,徐承恩踏上了异乡求学路。
1939年5月,徐承恩考入了浙江南部丽水县城的联合中学。
1942年上半年,日军攻陷丽水城,全校师生转移到青田县南田乡(今文成县)一座大山里。
1945年初秋,高中毕业的徐承恩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正式录取 [5] 。
1949年5月,22岁的徐承恩大学毕业后,奉命到锦州合成厂(中国第一家煤炼油工厂,现锦州石化公司)参加该厂恢复建设工作。
1953年1月,徐承恩由于工作出色,被调到东北石油管理局,从事设计管理工作。5月,进入石油部石油设计局,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工作。
1965年1月至1971年1月,徐承恩担任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1971年1月至1978年1月,徐承恩担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1978年1月至1980年1月,徐承恩担任石油部炼油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1980年1月至1984年1月,徐承恩担任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副院长。
1984年1月至1988年1月,徐承恩担任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院长。
1989年1月至2000年1月,徐承恩担任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技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徐承恩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常委(至1996年1月)。同年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委委员(至2006年1月)。
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徐承恩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副主任。
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徐承恩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2000年1月,徐承恩担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15年6月,徐承恩先后参加设计和主持审核过中国国内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福建炼油厂等六个大型炼厂和二个援外炼油厂的工程设计工作。参加过原石油部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多次炼油工艺技术攻关工作,在尿素脱蜡、分子筛脱蜡、常压渣油催化裂化、甲基叔丁基醚合成以及炼油厂的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6] 。
1959年9月26日,以松基三井获得工业油流为标志,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但是大庆油田产的石油含蜡比较多,炼出的柴油凝固点高,北方天气寒冷,这种柴油很难使用,脱蜡、降低柴油凝固点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工作。徐承恩主动担下了这项任务。整天面对的是弯弯曲曲的管廊和必须精确到毫米的图纸,经过三年时间,于1965年,尿素脱蜡装置终于设计成功,通过化学反应去掉原油中的石蜡成分,这对利用大庆原油为航空以及高寒地区提供燃料起到了作用。后来的石油工作者把它和其他四个自主设计的炼油装置称为石油界的“五朵金花”。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徐承恩作为北京设计院总工程师,主持审定了燕化炼油厂和援外炼油厂的设计工作。
1980年,已经成为北京设计院院长的徐承恩就预见性地提出:“北京设计院要从国内设计向国际型转变,从单一的炼油设计向石油化工型转变,从单纯的设计向工程承包公司转变。”在他的指导下,福建炼油厂设计在中国实现了全厂集中控制、装置密集布置,消除了大管廊、大马路和大厂前区的设计旧模式。在设计方法上,他从中国石化建设的大局出发,使设计程序由过去“先地上后地下”变成“先地下后地上”,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汽油改质”攻关会战中,徐承恩作为攻关组组长,与有关单位历时9年攻关,不仅使甲基叔丁基醚工艺开发和装置的设计获得成功,还促进了催化重整催化剂的更新换代与汽油脱硫醇工艺的改进。
在中国石油化工厂的大型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徐承恩立足中国石化工业的实际,以“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精神,研究制定和审查炼油厂装置大型化、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如2001年在中国最大的上海高桥800万吨/年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和140万吨/年焦化装置的设计中,他作为技术委员会主任坚决把好设计方案的每一道环节,使这两套大型化装置按时一次开车成功。上海高桥800万吨/年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流程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加之企业对工程要求急,必须做到边设计,边施工。徐承恩指出:“装置再大再难,也要立足国产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了保证这套国内没有先例的特大型装置建成投产,他要求项目组无论设计任务多么忙,也要对关键部件一分配器去制造厂做1:1冷模实验。项目组共提出了4套实验方案,对此,徐承恩进行了多次评审,使方案达到最科学、最优化、最先进、最可靠的要求,为保万无一失,他要求项目组不能松懈,在去现场开工之前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案。在徐承恩的组织及指导下,经过项目组的不懈努力,使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最大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于2002年9月15日在上海建成投产,一次开车成功
--
FROM 61.13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