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到井冈山旅游,首先是继承红色传统,缅怀革命先辈,发扬井冈山精神。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井冈山和庐山有很多相像之处。茨坪镇和牯岭镇都是在山上的景区核心,旅馆、饭店、商场、银行、邮局等一应俱全,人多也热闹,温度比山下低不少,适合游客居住。从山下坐大客车到这两个山中小镇的时间都是约一个小时,但是庐山的客车在山下的游客服务中心,离九江市中心还有距离;而井冈山的公交可直达火车站。从茨坪和牯岭开出的观光车可便捷地到达山上各个景区,所以买张游览车通票是很值的。
井冈山的98路公共汽车很方便,20分钟左右一趟车,来往茨坪镇和火车站之间。上山约一个小时,下山大概只需40多分钟左右。山下的井冈山市区不大,也没什么景点,如果白天乘火车到达,可直接上山到茨坪住宿。
长沙到井冈山的K2367/K2370次列车,上午8:20出发,下午14:16到达;该车随后作为返程的K2369/K2368次列车在15:53出发,22:14回到长沙。每天往返一次。车上真的很空,一节硬座车厢里只有五六个乘客。
井冈山上的故居有好几个,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茨坪的这个旧居。1928年,委员在此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重要著作。茅坪的八角楼和大井的旧居未去看。还有红四军军部(Zhu,德故居)与彭、陈等人的住房,以及红四军军械处、军官教导队队部、公卖处等旧址。这些旧址都是解放后重建的,里面只有一部分陈列品是原物(油灯、砚台、水缸)
井冈山有五大哨口,分布在茨坪的周围,借助险峻的地势,保护根据地的安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黄洋界,因为“一炮定乾坤”的黄洋界保卫战和《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两首词而名扬天下。哨口营房附近还有当年红军的挑粮小道,“Zhu德的扁担”就是讲述挑粮的故事。井冈山上耕地面积少,要满足部队和机关需求,必须从山下运粮上山。现在公路建设好了,从山下乘汽车上山尚需一个小时,而当年红军挑粮全靠肩挑步行,走山中小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井冈山的景区比较分散,有的如会师广场比较远,没有时间去看。但是上井红军造币厂(百竹园)和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应该去看看。红军造币厂可以说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工”字银元则是中共最早发行的货币。,红军医院原名“红光医院”,由指战员募捐自己建造,现在是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旁边有英勇就义的伤病员和医护人员之墓,还有曾志的墓碑,上面摆放着纪念者送的献花和党徽。
小井离龙潭很近,走路可到。龙潭是井冈山最热门的自然景观,由碧玉潭/青龙瀑、锁龙潭/黄龙瀑、珍珠潭/赤龙瀑、飞凤潭/黑龙瀑、仙女潭/白龙瀑等五潭五瀑组成。这和庐山三叠泉很相似,都要下很多级台阶去观赏,然后再徒步或乘索道(缆车)返回,耗费许多时间与体力。遗憾的是,龙潭和三叠泉均没来得及去观看。
井冈山主峰 - 五指峰 - 的游客相比龙潭就少得多,实际上还是很值得一去的。五座山峰雄伟巍峨,山下的水库波光粼粼,景色环境优美。井冈山主峰曾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百元纸钞的背面图案,被朱Z.镕基称为“中国最值钱的山”。
井冈山有不少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其中最大的是在北山的革命烈士陵园,旁边不远处就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烈士纪念堂庄严肃穆,里面刻有牺牲烈士名录,摆放了瞻仰者(包括,JP)敬献的花圈。山上还有碑林和雕塑园。
到了井冈山,当然要体验当年红军的主要食物:红米饭和南瓜汤。其实这是很普通的饭菜,其它地方也能吃到,但在井冈山则意义不同。照片中的红星二锅头就是在饭馆对面的超市购买。井冈山的特色食物还有红军菜(野菜)、客家豆皮等,都值得品尝。常听说中国最能吃辣的是湘赣川三省。不过,以庐山和井冈山的经历,感觉江西吃辣并不突出,估计与贵州差不多。真正爱吃辣椒的顶一档还是湖南和四川(含重庆)。
茨坪镇和牯岭镇都有很多的旅馆,既有高档星级酒店,也有实惠的民宿。暑期虽然是旅游旺季,但住宿并不贵,有时直接去前台询问价格,比携程等线上网络平台的报价更低。这次住在锦江之星和紧邻的东方红大酒店。
经过井冈山之行,深感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我辈应把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井冈山精神光芒万丈!
--
修改:wahrheit FROM 175.0.224.*
FROM 175.9.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