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事 珠
草稿
●前言
人到晚年,回顾人生,就有一点历经沧桑的感慨情绪,特别对一些有深刻印象、在心态上有重温回味旧境的思维。写回忆录就成為我晚年很好的活动。因不可能记忆既往人生全过程,只能写有深刻印象的片段,但连贯起来仍不失其整体性。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处于急剧变动时代,回忆录内容无疑有时代历史背景和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子。把“回忆录”名称改成“记事珠”,这是借鉴一位清朝末代秀才的笔录,他在听取父亲口述既往经历时,并代理执笔写成一本作为记念的簿册,取其名为“记事珠”,含而不露更胜一筹。
一.青少年时期
1.大难不死
1930年3月,我出生于宁波三官堂家宅,出生不久就患“小儿急惊风”病,看来已无药可救,被放在木柴间内听之任之。天无绝人之路,死神不要我去报到,居然起死回生。从此以后,人间又多了我这个人。
1934年(四岁)居家搬到市内应家巷5号,这是一栋有气派的老房子,正屋是五楼五底,偏屋有灶间,柴间,杂物间,厠所等。家用水原有井水、池水和9只盛满雨水的大小水缸。此外还有能积存来自屋顶大量雨水的钢筋水泥水渠一座。由此看来我家水原充沛,遇到干旱天气,邻近居民们就来挑水。有一次在远处发生火警,消防车辆用很长的水龙管铺伸到我家水井内取水。
四岁那年我刚能走得稍远,由于大人们疏忽,我独自溜出大门外迷了失,被不相识旳人带走(是否有意拐骗不得而知),家人焦急万分报了警,也惊动众亲朋派人分段寻找,到码头车站去侦察,最后在郊区一户人家找到了我。从此以后,家里平时敞开旳双扇大木门之前,加装一道常闭着的木格子大门。
2.快乐的幼儿园
1935-1937年(5-7岁),我进入市内碶石街的“群学社幼儿园”,逐年参加小、中、大班学习识字,唱歌,礼貌。午睡后有一份红糖茶和蛋片点心,新同学入班时,还额外送饮姜糖茶给老同学们,我还参加为家长们来校开会时演出的儿童歌唱班。
3.生活在上海大母家
春文斋笔录赚外快,老人也很愉快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45.*
FROM 117.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