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因为教育原因,我们大部分人心里只有唯物与唯心,那么。。。
本尊的研究结果,顶级的唯物唯心,其实并无太大区别
--
FROM 180.213.200.*
比如。。。“用心去感受事物和规律”和“事物和规律先存在然后人去发现”
看似一个先1后2,一个先2后1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此之后,才开始发挥作用的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个例子?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80.213.200.*
广义的物质可以包括意识,但没什么意义
还是按普遍的说法,分开说比较好
王阳明的一个说法,我认为是唯物唯心的粘合剂:山中本有花,但只有看到它时,他对我们才有意义
唯物或许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没有意义
我们只是人,不能脱离人去研究什么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上一个那个挺好的:什么是物,什么是心。比如:亲情包含了我们的意念,且存储到了大脑,亲情,算物质还是意识?还是都有?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80.213.200.*
我一直认为,社会科学里的理论,还是得有适用性才好,否则变成想象了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机械唯物是和人关系不大的,列宁后期的唯物也是偏绝对的唯物,和人关系也不大,所以就给人感觉和人的世界是脱节的,现代人很多人对唯物的看法也和此有关
: 马克思的唯物,和人是关系很大的,马的物是人需求的物
:
--
FROM 117.131.219.*
啊?这俩不是一码事儿吧
不过,确实也有点关系
一个是意识层面的:我看到你,你在我的意识里才有价值
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彼此的相遇,必然对彼此产生影响
【 在 songpeir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我对王阳明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后来知道双缝干涉实验后,就不这么想了
--
FROM 117.131.219.*
我在网上发布了“穷人(打工人)和富人(老板)是合作关系,而非敌对关系”一文,你可搜了看看
马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方向应该有些问题
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忽略了风险成本,也是有问题的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对拜物教的描述,经济危机和异化的推理应用性都挺强的
:
--
FROM 117.131.219.*
所以说风险成本啊
你决定当工人,拿工资,就别不满老板拿大头了
老板经营错误,赔掉内裤的时候,员工不就换个公司吗?
所以重点应该是,双方应该有个合理的薪资,目前各国都是在做这些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蛋糕时是合作关系,分蛋糕时就不是了
: 企业主天然有分配优势,最后导致财富差,从而最终对立
:
--
FROM 180.213.200.*
是啊
所以有风险,也有人愿意做
否则人家为啥要做啊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企业走上正轨,基本就是纯剥削了,如果走上垄断,那更是利润丰厚
:
--
FROM 117.131.219.*
研究哲学,必须要收敛到一个或者几个点上,否则你的思维体系有崩溃可能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就属于一个很危险的问题
后面的倒是可以回答:你可以“可劲儿作的活着”,如果可以;
丛林法则一直存在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也可以说爆发过
【 在 chopinsp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 是不是可以。。。可劲儿作的活着?然后。。。发展成为:丛林法则,进而出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
--
FROM 117.131.219.*
你也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否定其合理性吧?
ps:如果资本不去霍霍,某地百姓会高兴吗?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主和工人间的财富差,是经济危机以及各种异化的主要来源
: 你不能说,这个东西是合理的出现,就不存在问题了
:
--
FROM 117.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