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因为教育原因,我们大部分人心里只有唯物与唯心,那么。。。
那位哲学家,详细的论证过这个?
比如,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这个命题。
最初是谁,什么时候,如何一步一步的做过论证?
--
FROM 218.30.113.*
如果一个人,拿这个做一个强有力的假设,然后去推演后续的所有,用推演出来的绝对的理性和逻辑去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不是很可怕?
不管是哪一个前提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早是谁就不知道,但是形成一股有影响力的思想,很可能是在启蒙运动时期
--
FROM 218.30.113.*
未来看看那个“事物的本质”,是不是能从更微观的角度揭示出来?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分析下来其实不存在什么唯心,因为意识本身也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或者说是能量传递和转化的外部表现,所以唯心的观点从微观看还是物质的。
--
FROM 218.30.113.*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很难”,接近“不可知”,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强调物质,还是意识,是不是都差不多?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难,观测一个物质必然需要比被观察物质更小尺寸的物质作为媒介,按照这样的规则无限追寻越来越小的物质必然会遇到无媒介可用的情况,只能说从某个可观测的层面来分析这个层面以上物质的“本质”。也就是有条件的“本质”。
--
FROM 218.30.113.*
那“下意识”的一些行为,就不是意识了?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能这么说,不同层面的物质所表现的特性是不同的,比如化学性质是基于分子层面产生的,所以在分子层面分析就可以了,再深入分析就是另一种表现形式了,反而很难看到更高层面的特性关系。
: 用物质和意识这个来分析,(狭义的)意识是生物体对内外信息的反应,最基本简单的意识活动就是神经反射,高级的意识形态是主观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就是有自身和外在的分别意识。但是这些反应在生物体分子层面也不过是生物电的传导和转化过程,低级高级的区别可能仅仅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主观意识可能就是“无意识”的生物电活动。
--
FROM 218.30.113.*
那你对于意识的定义,还是倾向于:人的自由意志,或者,所谓的“灵魂”?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意识也是基于外部或内部刺激产生的,不是凭空出现的。我倾向于认为下意识的内容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过往经验反复积累转化成下意识内容,另一个是注意力焦外内容转化为潜意识内容,潜意识激发可以是外部环境刺激,在意识活动过程中影响意识流的走向,或者突发事件发生时触发肌肉记忆或者其他非主观意识的反应,本质上还是意识活动。
--
FROM 218.30.113.*
那,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是不是可以。。。可劲儿作的活着?然后。。。发展成为:丛林法则,进而出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应该说是环境对生物的刺激产生的或者来自于生物体内部刺激产生的生物电的传导和转化过程的外部表现。这样理解,其实也不存在什么主观意识或者自由意志,因为意识本身只是外部表现而已。换句话说,我现在回复你的这些内容仅仅是因为眼睛看到你发的内容后,将这些信息传进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传播,最终传到两只手打出这些字的过程。
--
FROM 218.30.113.*
赞!
等你想清楚了,可以来给我们说说。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我暂时不能回答,因为会牵出很多其他问题, 比如世界是否是机械的决定人生是否是命中注定的问题,讨论起来很占篇幅,我现在对这些问题还没系统整理,只是有个大概的框架和细节了。
--
FROM 218.30.113.*
嗯,但是,文明的方向,应该是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个也是人类基因内在的超越性。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研究哲学,必须要收敛到一个或者几个点上,否则你的思维体系有崩溃可能
: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就属于一个很危险的问题
: 后面的倒是可以回答:你可以“可劲儿作的活着”,如果可以;
: ...................
--
FROM 218.30.113.*
嗯,没有止于至善,只有更善。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没有公认的“文明的方向”吧
: 有个公认度高的就不错啦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