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哲学的意义
实践中,哲学的对象不可计数:
只要与人类、与真实沾上关系,就不会是哲学的陌路人。
这并不是说这些对象具有同等重要性。
康德《逻辑学讲义》的著名篇章中,用四个问题总结了哲学的范畴:
我能知道什么?
我应当做什么?
我可以期待什么?
人是什么?
康德指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有关系”。
这四个问题都将我们引向了第五个问题,
无论从哲学还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
该问题毫无疑问都是最首要的:
应该如何生活?
一旦我们尝试以智慧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就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既然我们无法避免向自身提出该问题,
那么可以由此推断,
逃避哲学只能意味着愚蠢或蒙昧主义。
--
FROM 218.30.113.*
现在,
治国、平天下 ,挺难啊。
咱们国人确实在传统文化里面有这个信奉。
或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星星之火,照亮一点算一点,哈哈。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如何生活,个人是不同的
: 时代不同,也不同
: 归纳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FROM 218.30.113.*
不一定研究啥,就是“哲学思考”,也很有意义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研究哲学也算
--
FROM 106.112.212.*
本质最后是啥,对活着有多少意义?
【 在 goldo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哲学的本质在于揭示本质。本质和意义的关系就是哲学的意义。
--
FROM 111.199.109.*
赞!
保安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在 goldo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原本。质,品质。对本质的诠释,体现出绝对理性
--
FROM 218.30.113.*
窄门?
【 在 ibm2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活着本质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各种享受
: 是为了和自然和谐共处,
: 可以直接影响你的处事方式
: ...................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