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借大哥和空姐热度,说个我朋友
好办,参考多益网络的老总。
【 在 RandPau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朋友
: 1,年龄比大哥大
: 2,收入比大哥多,大哥是一天一两万吧,朋友比他多几倍
: ...................
--
FROM 124.64.43.*
结果就是根据基因检测,现在有1000多万人都是800多年前一个男性的后代,据推测,这个人是成吉思汗。
现在刘姓和李姓是大姓,跟汉朝和唐朝的皇家姓有很大的关系。
500年前,我们的祖先都是贵族大地主。那些不是的人,都绝种了,因为没钱没势生育率受到了抑制。多子多福是一个正反馈。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何必呢,以前皇帝生多少个呢,结果呢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
这是最新的基因研究推测出来,是学术成果。我只是转述。
baijiahao.baidu.com/s?id=1666131555496829656&wfr=spider&for=pc
通过检测染色体的微小变化,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人共同的祖先都生活在12—13世纪之间。同时,研究者们将这些基因变化的证据和成吉思汗在12世纪建立的元朝版图联系起来,推断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染色体片断。
赛克斯还指出,全世界有近1600万人,大约占8%的亚洲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延续了一条完整顺畅的父系遗传链。而且还没有计算可能存在的上百万名女性后裔,也就是说成吉思汗的后代远不止1600万这个数字。事实上,如今许多居住在中亚一带的人,如果追溯他们的族谱,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与成吉思汗有着血缘关系。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一个逻辑严谨的人,据推测,就不要拿出来说了。然后,至少,据什么推测,出处哪里,好歹说一下吧。
: 可见,生孩子这事,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
: 也可见,为什么靠体制内信息被境外利用坑蒙勒索为生的人,会首选中专退役空姐生孩子了。
: ...................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
多子多福,就是这个意思啊。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年我学到的学术成果还有我们的祖先来自非洲。
对呀,人类的祖先来自非洲,走出非洲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成功了。要是不努力生,走出的那些人的后代就不会比非洲本地的后代更多。
现在全球的各种经济、文化基本由非洲以外的人口掌握。
: 所以这些学术成果对人活在当下的追求有什么影响呢?
: 由此推出,正确幸福的人生观=多生孩子?
: ...................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
目前反对方并没有拿出过硬的反证据,也就是说反对的意见只是口头上、情绪上表达不满,而不是拿论文来怼。所以这种争议就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没有争议。
我并没有说数量就是关键,我说了,现在经济、文化都是走出非洲的那批人的后代占优势,就是说人家不仅数量上取胜了,质量上也同样取胜了。
同理,现在的刘、李、王等大姓,人数众多,难道人家在人口质量上就输给那些小姓了吗?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你一是容易把学术界都争议很大的结论当事实直接说,二是认为数量就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 祝你多生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
那些反对意见我说了,并没有见诸论文的严谨论据,只是发泄情绪的。至于学术会议上的那些讨论,更多只是要求正方补充证据,讲明逻辑,而不是推翻证据。所以是一种促进而不是反对。
你说的只生不养并不符合贴子的事实,虽然社会上有很多男人确实只生不养,但那位大哥女方生一个给100万,怎么叫只生不养?但退一步说,即便只生不养,通过自然选择、社会淘汰、数量占优,就能出现数量质量都占优势的结局。我并不是说仅以数量取胜,而是数量质量都能取胜。
我当然不赞同只生不养这种极端情况,但即便只生不养也是有优势的,比绝种了好。更何况这些大哥是养的。是你非要拿只生不养来说事的,这个情况在现在的语境中并不存在。咱能别走极端好吗?
我说清楚了吗?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你知道反对方是哪方吗?学术会议上的讨论和发言你自己百度去。
: 然后回到本贴我讨论的重点,是近期某体制内热点人物暴发户有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全国各地找人生孩子。其意义何在。只生不养,更别说以他和他骗的女性的质量生出来的后代的质量,即便质量好,只生不养的他,他的后代能给他带来什么?
: 这是我讨论的主旨。
: ...................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
那些男人给钱+教养都有的。并不是只给钱不见面不带娃,只不过母亲/保姆陪娃时间多一点。你想想人家招人多生孩子就是为了生完给钱然后就不管了吗?
你不用这么情绪化。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养是“教养”,不是你说的“给钱”。
: 打住吧。
: 都什么年代了,还多子多福。
: ...................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
懒得跟犟驴小仙女掰扯。
对牛弹琴。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这个所谓“大哥”当事人给钱+教养都有的?你从哪里得来的结论。我只谈的他。
: 你说的“那些”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 我哪句话情绪化了?句句逻辑和事实推理。
: ...................
--
FROM 124.64.43.*
现在8%的亚洲人800年前的祖先来自同一个男人,这个是确定的。
只是那个人是谁暂时还确定不了,我也说了“据推测”是成吉思汗,不过这不并影响“多生有优势”这个意思,因为她问的是“何必呢?以前皇帝生多少个呢,结果呢?”,结果就是留下了相当多的后代,并挤占了其他人后代的生存空间,加速了少生不生人的后代绝种。所以多生的人结果就是好得很。这里面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是不是皇帝/大汗,而在于是不是多生,达官贵人富商都是有条件多生的,当然皇帝是最有条件的,所以一般都拿他们举例。
然后她又说“你认为数量才是取胜的关键”,言下之意是我忽略了质量。准确地说,我认为数量是取胜的基础,有了数量上的基础,质量上也一定会占据优势。所以我才说走出非洲那些人的后代比留在非洲的后代在经济文化上占优,因为数量在那放着嘛;还有中国的王、刘、李等大姓人口数量众多,质量也比小姓的高,就是因为数量多,导致质量也高,因此走多子道路的人是数量质量都胜出的。光走少生高质量精养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ps: 就算不是成吉思汗,也一定是一个阔人,并且播种比较猛。
【 在 RandPaul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的结论是,有两个家族现在活着的男性后代超1400万,(算上女性估计每个家族至少2800万)。一个是刘邦后代,一个是越王勾践后代。
: 还有一个超1000万的基因,暂时没找到是哪个名人。
: 还有很多超百万的
: ...................
--
修改:seablue FROM 124.64.43.*
FROM 124.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