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46岁女征男
在婚姻市场上,女大龄,是原罪。
男大龄,可以用“先立业后成家”来搪塞,生物角度,男性确实在30,40,50都是保有生育年龄的。
且只要智力人品性格没有太大的缺陷,以30,40岁的物质条件积累,心智能力相比较20岁的男性竞争者来说,基本上是降维打击,就相当于高中去答初中的卷子(高中和初中仅相差3年而已)。
而女性,要她学历尚可(本科以上吧),基本上就得到22岁了,而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高光期,仅在22-26岁之间,这四年大部分本科毕业的女孩子要面临工作不定,居无定所(甚至无法确定城市)的客观情形。如果她本人心智再晚熟一些,过于理想主义或者仅仅是内向一些(如贴主),很容易错过这个高光时期。而对于大部分读研熬博的女生,基本上是注定要错过了。
所以一线城市的婚姻市场上,女性面临的是格外激烈的竞争,和格外狭窄的婚姻适配期间。就像是端午节的粽子,高光期仅仅有那三天,然后就被扫地出门打折贱卖变成了人人可以贬损几句的“僵尸粽”。
--
FROM 211.144.19.*
【 在 jenny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奥,您的发言非常严谨,您把女孩的高光期定在22-26,我觉得在漫漫人生长河里,30段40段都会有,大城市基本上是30左右吧,还有进了围城不久出来的,更懂得想要什么样的,也是和非早熟的女孩竞争男性市场。
从女性个人角度,当然每个年龄段都有年龄段的特例,如果个人格外出色(相貌,财力,心智水平等),年龄就绝对不再是限制条件。但是大多数普通女性,是无法做到“格外出色”以致于可以忽略年龄限制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女性,在婚配市场上22-26被适配的男性层次,26-30岁被适配的男性层次,可能相差还不算太大(尤其一线城市普遍晚婚的环境下)。但是30岁以后被适配的男性层次是阶梯状下降的,不是一个平滑的曲线(男性随着年龄增大面临的是一个平滑得多的曲线)。
这和个人自己的自我判断毫无关系,这是在婚姻市场上,市场怎么给你定价的逻辑。
所以大多数的女性,越早明白这个规律,在婚姻市场上,面临的问题越小。
--
FROM 211.144.19.*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男无钱,也是原罪。
:
:
: ...................
个中等水平的男性,只要他品性能力眼光没有太大的问题,从20岁左右开始奋斗努力,到了30岁都会小有所成。大多数的普通男性,20岁的时候肯定比30岁的时候穷。
所以说,穷是个变量,部分的由个人掌控。而婚姻市场上认为男人穷是原罪,是认为如果到了30岁还不能有一些积累,还是穷得像20岁左右一样,那部分的代表这个人是有些问题的,这是原罪的根源。
就像女性大龄是原罪一样,可能她只是晚熟慢热内向,不排除部分人幼稚理想主义,女性面临的婚姻难度就会比男性大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一线城市大龄剩女远远超过大龄剩男。男性到了30,40,只要个人不是太差,经济基础都可以碾压20岁的竞争者,而婚姻市场对男性穷的包容度远高于对女性老的包容度,因此男性向下兼容都可以得到佳配。
--
FROM 211.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