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这也没法再进一步上升到评价某个个体的依据。
我一直认为人生是无法验证的,因为任何人的人生都无法像游戏一样,玩到半截再重开一局重新玩一遍。
人天生的基因,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对人格的塑造都是有影响的,也没法精准量化和判断具体哪个因素占多大的权重。
在评价某一个人现时点所呈现出来的样态时,很容易就陷入不客观的状况之中。因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样,在这个人全部的人生轨迹中,能影响 ta 成为这样的因素太多了,而大多数因素都不是 ta 个人所能控制的,ta 也没什么选择,只能被动接受而已。
所以我现在也很少评价一个人,或是试图“帮助”谁,毕竟我们也会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我们提出的建议也并不见得就对对方是有效或者适用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就只需要“接受”这个人现在的这种属性就 OK 了,而且其实这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也是唯一可以做到的。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对
: 我用了个把小时帮着她一点点分析
: 人家别说领情了
: ...................
--
FROM 123.12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