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林诗栋和快慢都上不了奥运会了
先看看这个再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玘(26岁)、李晓霞(20岁)
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诗雯(21岁)、许昕(22岁)
2016年里约奥运会:樊振东(19岁)、朱雨玲(21岁)
2021年东京奥运会:王楚钦(21岁),王曼昱(22岁)
【 在 an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拿奥运会锻炼新人
--
FROM 39.144.137.*
奥运会乒乓球是08年才有团体赛项目的,也就同时有团体p卡的概念..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孔令辉21,刘国梁20
: 不知道记得对不对
:
: ...................
--
FROM 39.144.137.*
这里只看团体p卡,因为这体现了后备的梯队建设。看单打没意义,像孙颖莎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小魔王在2021年夜不过21岁就打主力。团体的p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团队的人才厚度。
今年国乒上两个超级老人的p卡。只能说明要么真的无人可用了,要么干脆直接摆烂了。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邓亚萍好像也是19岁
:
: 先看看这个再说:
: ...................
--
FROM 39.144.137.*
你拿这些人和林诗栋蒯曼比水平,毫无意义,打的球都不一样,打法和针对训练也不一样,就好比拿马龙比刘国梁孔令辉,谁的水平更高,有啥意义。
以前的p卡,也并不是各自时代最强的主力,要不然也不是p卡了,但是基本上都是有实力的希望之星。按这个标准,现在的p卡对应历史上的,就是林诗栋和蒯曼,说实话我并不见得看好这两位在下一个周期会有多大突破,但是按历史惯例从提携后备考虑,确实这次p卡给这两个更符合历史惯例一些
说白了,这次的p卡梁靖坤和王艺迪,除非后面出现神迹,要不然有人指望下个周期这两位上奥运?
【 在 conf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些例子当时的水平和成绩应该甩林诗栋快慢几条街
--
FROM 39.144.139.*
那还真的就是你认为的。
明面上p卡是作为受伤的替补,实际上这么多年了,你看除了东京奥运,哪次国乒的p卡成为过替补??而且东京奥运上p卡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所以p卡还真的不把上场看得最重要,肯定要有实力,但是不见得就一定得是三人以外水平最高的,要不然东京p卡王楚钦哪来的机会??
也就是说,p卡基本上默认就是上场概率很小,带个希望之星去哪怕做个陪练,也是有利于梯队建设,毕竟国乒把奥运作为重中之重。
要是像你认为的,p卡要按实力来,那你觉得这些历年p卡,都是除了三人外水平最强的?显然不全是。所以你是想当然了。
【 在 conf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认为P卡是希望之星,是为下一次奥运准备,那只是你认为的
: P卡的本质就是意外时候能上场打硬仗的,水平是第一要素
: P卡不上场,和观众有毛区别?在一边和别的国乒队员加油不就得了?
--
修改:magiccard FROM 39.144.139.*
FROM 39.144.139.*
你觉得p卡仅仅是陪练那么简单??
作为p卡球员,虽然上场可能性极小,但是毕竟也要做上场准备的,要经历和三个主力几乎一样的专门训练以应对各个潜在的奥运对手。说白了,备战和竞技状态要热身到和主力一样的标准的,然后亲自来到奥运比赛现场感受氛围,这可不是一般的陪练。陪练只需要配合完成训练任务,p卡可是要做亲自上场的针对训练的。
P卡当然是准备上场的,但是并不是说你认为的完全只看水平高低来决定。
【 在 conf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拿p卡不能当陪练?你看你的逻辑合理吗,哈哈
: p卡的用处就是准备上场,否则和其它国乒队员没有任何区别
--
FROM 39.144.137.*
了解一下东京周期的王楚钦,经常公开赛一轮游,对了,有时候还是连公开赛的资格赛都过不了
【 在 conf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之水平是第一要素,像林诗栋这样在成人比赛没啥建树的,到下一个周期去磨练吧
--
FROM 39.144.137.*
坊间传闻,林诗栋的背景也不一般....所以这次没捞到p卡,尤其对比上届和以前,确实是个意外情况
你说王楚钦成绩甩林诗栋几条街这个结论首先不成立,其次,再次重复我前面说的,不同时代比较毫无意义,就王楚钦在东京周期来说,他并不比林梁水平高,但是他上了。而林诗栋并没有类似的“幸运“。
【 在 conf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拿王楚钦说事,王楚钦的成绩也是甩林诗栋几条街了,而且林诗栋有啥背景和太子比?哈哈
--
FROM 39.14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