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教一个关于三相电流合成旋转磁场的问题
会,找本电机学书看看就明白了。
相绕组的反电动势可以用磁场运动切割电动势来计算,也可以用感应电动势楞次定律计算,结果一样。
【 在 meitian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问一个问题:
: 三相绕组,通入三相交流后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磁场。三相绕组导体空间位置不动,旋转磁场也会切割绕组导体本身而产生反电动势么?
: 感觉就是自己产生的磁场切割自己的导体,这个想法靠谱么?
: ...................
--
FROM 117.129.62.*
你可以用三相脉振磁场在每一相绕组耦合出的三个感应电动势叠加来分析,一共9个感应电动势,每相绕组里有3个电动势叠加,类似于三相变压器原副边之间的关系,不过需要考虑角度的余弦分量。
也可以用每相脉振磁场是由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磁场叠加而成的原理,三相脉振磁场在定子一共有六个旋转磁场,这六个旋转磁场3个正转,3个反转,对称定子励磁的情况下,3个反转磁场空间相位各差120度,抵消了,3个正转旋转磁场同相位,总的定子旋转磁场合成了单相正转磁场的3倍的一个单一正向旋转磁场,你用这个总的单一的正向旋转磁场切割三相绕组,切割电动势就算出来了,跟上一段的感应电动势算的结果相同。
【 在 meitian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指教!
: 以A相绕组为例,能不能从矢量叠加角度理解:三相合成旋转磁场切割A相绕组产生的反电动势是A/B/C三相的每一相产生的脉振磁场切割A相导体产生的反电动势矢量和。
: 如果能这样理解的话,貌似和脉振磁场不会切割导体相矛盾。是不是应该是AB AC之间的互感作用、在Ib Ic变化导致互感磁通发生变化后在A相绕组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啊?这种感生电动势以旋转磁场切割导体的反电动势形式表现出来了呢?
: ...................
--
修改:linuxs FROM 117.129.62.*
FROM 117.129.62.*
电路里面喜欢用自感和互感来分析磁路和电路,这也是基本的分析方法,不过对于多绕组的电机有点麻烦,电感太多。
而电机学里,喜欢把自感分成互感和漏感两部分,再把同类的互感合在一起,把同类的漏感合在一起,以简化分析。具体咋合,不同电机不一样,跟工况相关,总的目标是简化方程。
电机学里对电机的分析方法,类似于变压器的分析,把电机磁通分为三类,第一类叫气隙磁通,包括了同时耦合定转子绕组的所有磁场,走主磁路,也叫主磁通,主磁通产生了互感。这里面包括了定子和转子所有绕组的的电流在主磁路里的所有磁通,这个磁通产生了你图中方程9-1中的E0,jIdXad和jIqXaq三部分电动势。
除了主磁通之外,还有两个磁通,分别是定子漏磁通和转子漏磁通,分别走定子漏磁路和转子漏磁路。
对于同步电机转子漏磁通是直流磁场,在转子绕组不感应电压,所以方程里反应不出来。
定子漏磁通表现在就是你图中方程9-1的jIX1。
当然,对于同步电机来说,后续推导中,又把主磁通里的定子电流产生的磁通给分离出来,得到Xad和Aaq与X1加在一起,变成了同步电抗。
为啥要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同步电机运行时,一般转子电流是固定的,所以需要把转子电流产生的电压给独立出来,作为固定量,其他的磁通所产生的电压都等效成电抗。
而变压器和异步电机一般是主磁通是固定的,所以方程里电抗只剩下了漏电抗。
【 在 meitian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电机学教材中关于同步电机的内容,它将三相定子电流产生的磁场切割绕组自身归入到dq方向的电枢反应磁动势,使用dq轴的同步电抗来计算。电压平衡方程中涉及到主极磁场在绕组上产生的反电动势、DQ轴的同步电抗压降、绕组电阻R上压降及漏电抗压降,这几个方面理解上倒是没有问题,确实都应该有。但是我有点迷惑的是这其中为什么没有提到绕组自身电感对应的感抗压降呢——Ldi/dt,教材里面也没有预先说明电压平衡方程不考虑电流的变化,只考虑在稳态工作工况下。
: 难道是说自感和互感都融入到电枢反应磁动势中了么?
: 感觉教材上没有从非常底层的一相绕组和三相绕组之间的自感磁链与互感磁链角度入手去推导电压平衡方程,就是完全从磁通的变化出发去分析问题,容易让人不知其所以然,说服不了自己。
: ...................
--
修改:linuxs FROM 117.129.62.*
FROM 117.129.62.*
假设定子和转子匝数一样的话,转子自感等于定转子互感加转子漏感,定子类似。
【 在 meitian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回复,感觉思路清晰多了。
: “而电机学里,喜欢把自感分成互感和漏感两部分,” 这句话没明白,咋把自感分为了互感和漏感呢?
:
--
修改:linuxs FROM 117.129.62.*
FROM 117.1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