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打算在自家宅基地翻盖大别野的兄弟。
和他说过这个事情:
300平,自己住,按他的生活习惯,一年大概5000度电基本够用。算上阶梯电价,大概每年3000元电费。
当地的太阳能可用小时数,大概1200小时/年。硬算的话5kw的板子大概就够了,建议他上到7kw。工和料一起,这活2w当时就有人接。没有天灾大概率能15年免维护。
然后是储能,5度电的明显不够,15-20度电的话,有厂家报价3w。据说也是10年内免维护。15年内更换一次电池,预期费用大概1w。
然后,我和这哥们调研了一番,最终的建议是,系统自建,再拉一路市电到家门口,不求上网售电,只求能在连阴天之类场景家里不停电。
在然后,这哥们和我说了一句:那我去投这5w元,安一堆设备干啥?扯一路市电,电网出钱的,我又没啥成本,为啥不用市电?
其实这也就是现在的价格平衡点的尴尬:10-15年周期,光储系统和电网购电的总体成本相仿。
但在一些场景:例如工商业电价0.8元甚至更贵。
再比如,容量大的用户端储能其实成本已经到了不足1000元/kwh。
光储,甚至单纯用户侧储能的经济上合算的场景越来越多
--
FROM 120.24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