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育娃定律太笼统了,只有心态,大家想要的是技术
我家娃和贵大公子几乎一毛一样,学了无数种文艺、体育、科技项目,现在落下个毛病,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贵大公子现在貌似14岁,好奇这种进入中二年纪的娃您家是如何培养和沟通的呢?
【 在 majiang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育娃定律太笼统了,只有心态,大家想要的是技术
: 我简陋说几点技术
: 1. 培养专注力。
: ...................
--
FROM 167.220.233.*
呵呵,和我想法完全一致,我带孩子玩这些东西,从来没试图去走专业路线,都是以娃兴趣为主,想学就学,我自己带不了就请教练,但想着最好能对得起娃自己的辛苦、能到一定的准专业程度,起码经过那么多的练习和课程也该是笑傲业余的高手吧,可惜现在看来差得太远。
比如辛苦正经跟着声乐老师练习了6、7年唱歌,说不学就不学了,我们也没辙;但除了某次在学校乐团校外演出担任领唱外再也没有展现过他的歌喉,能否以后在KTV当麦霸吸引小女生,我表示谨慎的怀疑:)
其他项目像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滑雪、英语、钢琴、声乐。。。(开始看到这个和楼主一毛一样的列表还以为是在写我家娃)等等全都是如此。足球一直在小学校队训练(虽然校队很渣)、篮球不间断学了6年多、羽毛球也断断续续练了3年多,结果到了中学统统扔掉了,反倒是去年疫情暑假在小区没事找了个附近的乒乓球教练学了一两个月,进入中学突然对这个迸发了乐趣,也许是正规练过的有点儿优势。可惜这基础仅限于对付纯初学者,后面试图让他继续练练跟教练多加强一下,人家只愿意玩又不愿意训练了,说课业重没时间。
当然,现在我已经放弃这些理想化的目标了,只要能按时按量完成学校老师安排、成绩不太垫底、不沉迷游戏就行,如果偶尔还能赏脸耐心听听父母我们的唠叨,我就谢天谢地了;但一旦碰到控制游戏时间、制定和执行假期学习计划等矛盾冲突点时,一下子就鸡飞狗跳了。
几次发现娃通宵玩游戏长达10几个小时,我都要在给娃谈话前先给自己做很多很多心理建设,否则家里那些个iPad都不够摔的。
所以和楼主一样,刚看到版上热议的育娃定理,我第一感觉是呵呵哒,就这?……
【 在 majiang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艺以后唱卡拉OK能当麦霸,给自己的小女友唱首歌,也算值了
: 体育有几个朋友一起去踢踢球就可以了
: 普通人也就是尝试一下,不要功利的思维去看这些课外的爱好,哪怕稀松,有几个狐朋狗友一起玩,也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 ...................
--
FROM 123.116.119.*
太精通了也有烦恼,这事闹的……
【 在 zuan2z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样样都通、样样稀松,也不见得是坏事。
: 我也说一个例子,我家孩子从小也学过音乐,没考级,但是学得还不错。
: 但是,不愿唱卡拉OK,觉得不如唱谱好听
: ...................
--
FROM 12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