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深圳中学姜志诚,15岁,IMO选手,刚刚收到了MIT的offer
近些年有些退步了,小资化。
但优点还是明显的。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好像不算什么样的人都容得下吧,能力不够背景一般的就容不下。
--
FROM 202.160.158.*
这个“我们”是个国籍概念,就是特定国籍的国民。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谁?
--
FROM 202.160.158.*
大概率被留下来,做大美国经济,我们要付出更多努力对冲。
我最初的意见还不在这儿,是表述个人亲情及生活的选择。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孩子去MIT上学,对特定国籍的国民不利?
--
FROM 202.160.158.*
还是相信国内孩子的,大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
对个人选择我没有褒贬,我小儿也12岁多了,想想过几年就送出国,我是割舍不下的,反思“太拼”对个人而言是否值得?
之后的言论是拓展的,不带个人色彩。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对国内孩子的不自信啊
--
FROM 202.160.158.*
有犹豫,在哪儿都感觉到孤独。
在帝都,孤独且自在,换个地儿,可能孤独难捱。
有时,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孤独也是诱发积极的因素,
有时候身体躺平了,心理难平。
【 在 shu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来听听
: 待帝都久了
: 还想着退休了去三四线待着呢
: ...................
--
FROM 202.160.158.*
我在国内很失败,我只有几年的正常工作经历,但并不会比你差多少。
表述观点并不是成功者的专利,不然就是唯结果论了。
如果唯成功者才能表述观点,那99%的人都要闭嘴了。
【 在 fengf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起来你在国内很成功,说来给大家听听
--
FROM 202.16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