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学小奥时,我们从不总结规律,从不强调用某公式就能直接得出答案,都是一题一议,强调的是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技巧,就是首要培养娃建立自己的思维,哪怕是一个很烂的思维架构,只要有就非常好,小学阶段如果娃完全没想法,我会表现生气,只要有想法,再幼稚可笑甚至是错的,我都表现非常高兴,或“嘲笑调侃”或说“很好,就是这样”,我注重的是首先要有自己的思维架构。
我娃当时就是迎2的水平,但偶尔又能考出非常好的成绩,我们基本是裸考(考前不补缺漏生疏,从不专项去做历次考试题),他的成绩一般就是他的水平中线。
考得很差时,也就是督促娃找找失败的症结在哪儿?偶尔会分析错题找问题,大多数错题我们是从不改的,放过去。
我的观点是,水平不到位,到位了所有错题都自动解决了。我注重“本”,“末”只是发现问题的,并不需要去一一改正。发现问题后自己反思,在后继学习中再改正。
我娃围棋也是这种学习模式,我娃极少专练围棋死活题(卷死活题是提升围棋胜率最有效的方式,但死活题的格局是局部的且需要花大量时间),我注重的是培养娃对围棋的感悟,是棋力之外那些比较抽象的思维感知力。
我觉得娃的思维体系基础已经搭建起来了,体现在方方面面,我非常欣赏小娃,学习成绩并不是我最关心的,我曾对娃说“以后即使考不上一本也无所谓,咱俩一块儿混,混自己的”
成绩并不是唯一的,我们身处其中,忽略了学习外的很多东西。
思维架构是本,做人是枝叶,而学习成绩只是枝叶的一部分。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几年级的大师金银,都是普通小孩。有些数学做题的门开的早一点,取得成绩早一点。根本就对人生未来没啥帮助,小孩坚持一辈子学习,高高兴兴就行了。小奥就是那样,可学可不学,对以后学习成绩也不会有多大影响,自驱力和兴趣决定学习成绩结果。
--
FROM 202.16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