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未来高考走强基,现在怎么规划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招可能对标强基里面破格那部分,博雅领军对标强基里面的综合成绩。
: 不仅对综合成绩要求高,高校自主权少了;而且对理工科有优势的孩子更不友好了吧?
:
不同学校的强基选拔方式不一样,有的有利于理工科,有的不利于理工科。
--
FROM 101.6.43.*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从理论上来讲,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不报提前批只报普通批次,对这个那些出分前测试的学校如何约束?
强基录取在前。最先录取
--
FROM 101.6.43.*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学校那个,出分后高分的话,不报那个学校的强基是不是就可以了?还是说必须报那个
强基最先录取,强基报名是高考前报名的。
--
FROM 101.6.43.*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优先级还要在提前批之前?
: 影响信用记录这个倒是说得通,但不允许填报高考志愿直接被强基录取这个感觉操作细节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门道?
我解释一下,一个高中毕业生,高考的报名分两部分
1、 强基报名 这个在高考前
2、 出分后报名 包括 提前批、特殊批、小语种、一本、二本。。。
高考录取的时候,强基先录取,分够了,就直接录取了,哪怕你高考出分后志愿都没报,只要够了强基提档线,也得被录取。。
以上特指北京,是否使用其它省份,不确定。
--
FROM 101.6.43.*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业内人士一直强调综合强基,我只是不认同这一点
: 强基应该在综合不差太多的情况下找单科更符合,如果更多的被平时观测的综合意外选手占据了,那也不会精准到一定强于综合裸分的。
: 也相信不可能强调单科,开这个口子就乱了,不说可以,但不等于就是只找综合的吧
我估计您是说我吧,我的确业内人士。
您真没必要认可不认可我的说法,你到高三就会认可我的说法。
你可能还没到初三吧,高考和强基对你都只是听说,我业内从事这个工作好多年了。。。。
你现在可以不信我的话,但是你将来肯定会信,因为我说的是事实。
--
修改:pd FROM 101.6.43.*
FROM 101.6.43.*
【 在 hhanl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多说一点,想了解强基的可以先查一下每年各个学校在北京的招生名额,我印象中除了清北名额比较多以外,其他各校每个专业名额基本上都是几个(<5),或者有的强基专业不在北京招生。
: 另外,每个学校的强基招生政策都有自主权,考试也是自己组织,所以是否是由真实校测成绩来决定录取谁是很难说清楚的事情。强基又只允许报一所学校,因此如果准备走强基的话,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准备,需要做好判断。
的确TOP2在北京的名额最多。
不过,强基真的就是按高考+校考分数录取的,严格按分数录取,没有啥内部空间。
--
FROM 101.6.43.*
【 在 site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巧合,是有几年的数据支撑的,不过是不能公开而已
: 竞赛也有监测,如果数据满意,国家就不会压缩这个通道
她吧,作为家长,质疑一切可以理解。
不过,等她娃高考过后,她就能理解了。
有些事情,家长想的跟客观事实不一定一致。家长看到的只是个体而不是整体。
--
FROM 101.6.43.*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p老师经常在版上被各路大神批判
哈哈,没事,我都习惯了。。。
--
FROM 101.6.43.*
【 在 site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整体,不是个体
有个客观的现实就是,她看不到整体,她只能看到个体。。
她家娃才初中,没法知道人大附过去每一年的学生的情况和数据,更难知道小强的数据,海淀的数据,北京的数据。。。她没有数据啊,只能按看到的来想。
我能理解,家长见过多了,对这种也就习惯了。
--
FROM 101.6.43.*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点遥远,那是最后一步,还未必是最佳选择。
: 搞竞赛的没人希望到高三,上不了成绩单,也有提前的方式,都走不了,那就去高考,都考不好还挣扎个什么劲,爱学啥学啥吧。
理想是一回事,现实是一回事。
--
FROM 1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