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不搞校外补课,考试是不是很难达到年级前几?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老师给这几个开小灶?
校内有数学研修课,信息学研修课。某些学校买了那么多教练,就为了这些。
--
FROM 58.31.21.*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那是竞赛,楼主说得是综合,那是一个意思吗?
研修本身就包括高考内容。高联一试就没超过高考大纲。
完全投入到了研修并且真能上明白的,不少人也没空在外面上所谓的综合。
--
FROM 58.31.21.*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竞赛只是极少一部分人参与的事情,而且大部分也做了炮灰,你这说的显然跟楼主问题根本不搭边 ,不知道你为啥要说这个。
我才发现我引用错人了。中间不是有个说区排前100的?我该引用那个。
--
FROM 58.31.21.*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的,这些班级老师只会关心补差,给班上平均分以下的学生补课。班上顶尖学生是学出来的,顶尖学生学校老师专门负责考查即可。
: :
他说的估计是有南方教练的学校的模式。
胡伟栋刚去当教练的时候,校内就有了针对一试的知识点讲解,和高考重合的内容的专业训练。想学明白的,每周三小时起步听新知识或者难题讲解。自己还去重复研修的内容,复习笔记6到9小时,确实算是课内就填满了。
传说后来购进的汪星明也那么搞。
南方的教练,自己那么走出来的。
--
修改:kkk145 FROM 58.31.21.*
FROM 58.31.21.*
【 在 wang77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的研修班里有几个人这次区排前100了?
:
: - 来自 水木说
这里说的接受研修训练,是指的能学明白的,个人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达到徐明宽水平的。
可以有机会上研修,不等于能学懂。汪星明在湖南也一样带出过一塌糊涂的学生(考二本去了)。
汪星明曾经自己在湖南和学生讲过这事:什么叫老师判断的学了。作为授课老师,他进教室多练题,那只叫眼睛看见题了,不是老师心中判断的“训练了”。
能真正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在规定短时间掌握他讲过的题目变化,他作为授课老师,判断那才算是叫“真的训练了”。
--
修改:kkk145 FROM 58.31.21.*
FROM 58.31.21.*
【 在 wang77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的研修班里有几个人这次区排前100了?
:
: - 来自 水木说
适当接受胡伟栋级别教练的研修训练,自己平时还应该彻底搞懂,学的时候就毫无遗留模糊知识点,这才是真正的“头部“学生。
不过我把楼歪了,显然,楼主不是这个意思。
楼主大概率问的是优质普校
--
修改:kkk145 FROM 58.31.21.*
FROM 58.31.21.*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补课的很多,但不补的达到年级头部也不难
: top2的新生统计,补课与不补的大概一半一半吧。
: 没必要纠结这个,需要且有效就补,否则就不补。不要为了补课而补课
: ...................
感觉楼主对于自己的真正的需求反而有些模糊。如果知道“需要”,反而就问得详细了。
个人真正的需求,往往不是描述成绩,而是描述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或者某个知识点变化的理解情况。而且往往会具体到科目,类似前一段提的英语考试的。
校外这个概念也过于宽泛。
校外可能是课内知识,也可能是课外知识。
有些课内知识点,可能会知识点明确,但是变化很深。这就需要自己认识到,更大程度靠自己知道“自己不懂在哪里”,并不是只靠校外名师就能解决的。
英语的FCE单词,根本就是课外知识,也叫校外。但对于掌握英语,确实很有用。也是个普通人靠投入时间就行了。
--
修改:kkk145 FROM 58.31.21.*
FROM 58.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