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力挺“直升”模式:用中考为top2提前演练?荒谬
其实还想讨论的一点是对于家庭矛盾的缓冲功能,但大家都只讨论升学成绩,很遗憾
【 在 hfyx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有考试都是原地踏步,提高熟练度,或许还提高一点点难度,排名赛的性质就是大部分时间的投入只是证明比别人强一点点。
: 中学六年,除掉准备中考高考,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各种测试,掌握80%的知识点以及达到70%的熟练度,可能只需要三年时间,这个大家可以算,边际的概念大家都懂,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多那么几分上。对于一分一操场的中考,这几分,可能都是随机的,看运气。为这几分,付出的是大好的青春光阴,值不值看个人价值取向了。
: 吃了苦,要说锻炼效果肯定多少是有的,如果每年升一次学,锻炼效果更佳。
--
FROM 223.104.40.*
前提就是指有直升资格的
【 在 legendinwind (legendin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家庭矛盾,中考,top2,本身就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
: 不能说因为要参加中考,就加剧了家庭矛盾,以至于无法考上top2,从来没有这个逻辑。如果有,只能说是个体,不是共性。我还觉得戒了手机能提高top的上岸率呢。
:
: 仅仅回到中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看作是高考的一次提前演习。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从这个角度,中考有其存在的意义与必要性。不认可,小升初挤直升去好了,也没必要否定别人的观点。
--
FROM 223.104.40.*
感谢现身说法
【 在 hushuo (琢磨着减减肚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升多一年时间去学高中课程或者搞素质教育,少绷三年, 对孩子心理也好,我挺开心的,八素的。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版上一位貌似可近距离接触清华招生的人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只有经历中考的风雨,才能见到高考的彩虹。既然要最终面临高考的竞争,那么就应该提前接受中考的洗礼,小升初就确定直升的话不利于考入top2。这种观点让我感到震惊。xsc就确定直升的模式,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吗?
: :
--
FROM 223.104.40.*
啥意思?
【 在 yingzh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直升名额怎么出来的?
: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0.*
我写得很清楚了,需要时间去找到解决方案,但一波波涌来的中考考试使得没时间去寻找方案
【 在 tenshow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庭问题跟考试有什么关系、不考试那些不靠谱的父母就能变得靠谱?
: --
:
:
--
FROM 223.104.40.*
你没有中学孩子吧?
【 在 tenshow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怎么也有十几年时间,这都不够?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写得很清楚了,需要时间去找到解决方案,但一波波涌来的中考考试使得没时间去寻找方案
:
--
FROM 223.104.40.*
那为什么会认为小学跟中学一样呢?只能说明你家没有类似问题
【 在 tenshow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儿子马上高考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没有中学孩子吧?
:
--
FROM 223.104.40.*
前提是讨论选直升还是去卷中考,那位清华招生办认为卷中考的人更容易上top2,我不同意
【 在 yingzh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升毕竟名额有限,我觉得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
: 【 在 netflying @ [PreUnivEdu]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0.*
直升情况下,是否有机会让家庭心态平和下来,比如刚才那位8素家长的感受
【 在 hfyx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家庭矛盾主要还是看家长的心态,每分必争,每测必争,很难和谐。
: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40.*
所以你还是站在招生角度看问题。
【 在 wuya5 (无牙)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不到整体实际纵向数据,招生人可以看到。
: 小升初确定直升的孩子,在初中高中学业夭折的铁定不少。
: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