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考清北的天赋
从二本角度看,数学140+的智商,说没有天赋只靠努力,很很很虚伪。
对于清北内部来说,如果有且仅有数学140+的智商,确实也很普通,大学里日子不好过。
在我们的舆论场里,说天赋是有原罪的,大部分人都不爱听。说我没你努力可以,说我智商不如你绝对不能接受。
所以才先天智商vs后天努力,一直纠缠不清。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了一个清北学生的录频,说考清北需要多高的天赋。
: 回:通过高考进入清北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最大的天赋也不是智商,而是超级自律和极度刻苦,这才是最大的天赋。
: 真假。。。
--
FROM 49.7.238.*
讲天赋就是拉仇恨,直接毙掉99%的客户。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就是自媒体的套路
: 讲天赋不如讲刻苦自律有共鸣
:
--
FROM 49.7.238.*
所以从逻辑上讲,自律,努力没啥好讨论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而且,不努力自律,干啥都不会有多少成就,天赋再高,不努力也是浪费。
对于自身来说,天赋不是变量,努力是。
人与人之间比较则相反,差异或者变量在于天赋。
【 在 Vibra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智商无法改变
: 能自己改变的只有自律
:
: ...................
--
FROM 49.7.238.*
现实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变量太多扯不清楚逻辑。
在只有天赋和后天努力这两个变量的模型里讨论时,暂不引入其它变量。
【 在 ppll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这个
: 而我知道的考上北大和清华的两个人,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全力配合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 我知道的现在清北里,确实没有啥寒门子弟,家长给的助力足足的
--
FROM 49.7.238.*
是,非亲非故的,非要说实话不然讨人厌,何必呢,打个哈哈应付过去就行。
【 在 wbgw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算是一种谦虚吧,总不能自己说自己天赋过人,智商超群吧
--
FROM 49.7.238.*
想当年进top2第一周,从小建立起来的关于智商的评价体系就被颠覆了,震感强烈,而且是大家的普遍共识。
很多人都经历了从绝望到心理调整到重新振作的心路历程,努力可以,做好自己,但要赶上某某某某是绝无可能的。
此处只单一评价学科学习能力,不比较几十年后的社会成就。
【 在 fanzi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我周围一堆清北的,没有一个让我感觉到智商压制。
: 也没有特别奇葩的,都是正常人。
: 他们学习喜欢和刷题习惯很好,另外比较好强
--
FROM 49.7.238.*
从小在校运会里叱咤风云牛x哄哄出尽风头的一下子扔到国家队跟刘翔苏神住一宿舍,怎么玩?
【 在 maxwell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不是以前以为别人咋这么笨。
: 然后大学发现自己为啥这么笨
--
FROM 49.7.238.*
现在好多了,信息通畅,提前已经有认知。
我们那时候信息闭塞,真是毫无概念,进校就懵了。
【 在 maxwell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道理。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
FROM 49.7.238.*
90年代,北大生物系很火,录取分数最高,卷了很多理科状元。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比数院录取分数还高?
--
FROM 49.7.238.*
随着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教练师资的资源获取差异越来越小。
选手个体本身因素的决定性越来越强。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奥赛受教练师资影响太大了,能选拔出智商高的,但对于筛选智商来说并不够公平。
--
FROM 4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