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的行情,对智商一般的学生太煎熬了
难,更利于智商高的人
这个你应该认可吧?
【 在 suosuo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经验过期了。
: 现在的初中内容比以前难多了。你去做下海淀期中卷子看能得几分
--
FROM 113.200.64.*
过来人,在说过去的事,过去式
--
FROM 103.216.43.*
道理是不变的
学渣智商一般的学生,现在不就是靠高录取率活着呢吗
放在之前的录取率,这些学生再卷也卷不出一本
【 在 xiaoka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来人,在说过去的事,过去式
--
FROM 113.200.64.*
遍地都是考二代,智商都不低吧。
【 在 langmany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更利于智商高的人
: 这个你应该认可吧?
--
FROM 36.112.24.*
北京的录取率那么高,视而不见,反而特定的举例
要举例就举全啊
【 在 suosuo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遍地都是考二代,智商都不低吧。
--
FROM 113.200.64.*
我舅常年在一所中学当初中数学老师
据他反馈,一个班几十个娃,真正有灵性(对于数学科目来说)的,也就3-5个娃而已
我理解所谓的灵性,应该是老师一讲就明白,绝大部分题都会,成绩成绩不错。。
跟本中当年的体会差不多,我初中读了2所学校两个班,一个班就2,3个人还行,其他都是渣渣。。
【 在 langmany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录取率低,智商不够的知道自己没戏;再加上家长文化程度、经济水平不行,早早家长和孩子都放弃了。
: 之前信息获取途径少,城市间人员流动没那么大。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打个工,厂矿企业干点活,守家在地生活也可以。因为父母辈就是这么过来的。
: 现在录取率高,谁都有戏上大学了;再加上家长文化、经济高,所以都想死磕读大学
: ...................
--
FROM 123.147.84.*
一本这个说法是从2000年开始的,二十多年历史里的一本录取率还真没有啥变化,看了好几个省都是如此。
再往前的话,还没有“本科一批”这个概念,也没法比。
【 在 langmany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理是不变的
: 学渣智商一般的学生,现在不就是靠高录取率活着呢吗
: 放在之前的录取率,这些学生再卷也卷不出一本
--
FROM 115.171.198.*
你说的高,是高考。全国都很高。
我们上的普初中,也就一半能够上公立高中的分吧。
上了初中后,几次考试的洗礼,预期已经变成,先有个高中上再说。
【 在 langmany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的录取率那么高,视而不见,反而特定的举例
: 要举例就举全啊
--
FROM 36.112.24.*
不能叫难多了,我最近一年半在跟孩子的学习,数学题亲自做,大部分所谓的难题也是模型,手拉手、半角模型、鸡爪模型,最短长度啥的,少量确实难需要做多条辅助线
【 在 suosuo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经验过期了。
: 现在的初中内容比以前难多了。你去做下海淀期中卷子看能得几分
--
FROM 117.136.38.*
其实想一下,初中的那点东西,不是随便玩玩就能学明白了吗
如果是这种想法,除了凡尔赛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呀
【 在 langmanyi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录取率低,智商不够的知道自己没戏;再加上家长文化程度、经济水平不行,早早家长和孩子都放弃了。
: 之前信息获取途径少,城市间人员流动没那么大。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打个工,厂矿企业干点活,守家在地生活也可以。因为父母辈就是这么过来的。
: 现在录取率高,谁都有戏上大学了;再加上家长文化、经济高,所以都想死磕读大学
: ...................
--
FROM 220.24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