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京,校额到校 ,直升,1+3,占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校额就是非普?还一直说我们学校是普中,它竟然不普。。
我关注升学好几年了。上一波教改的主要政策,就是校额到校。这一政策的核心点就是普校给校额,而区重以上的学校没有校额。海淀小强本部和区重的本部没有校额,但都有直升高中的指标。所以,没有校额的学校一定是区重以上的。但随着小强分校崛起为优质普校,这些学校生源好老师水平高气氛好,因此既享受着校额其师资和氛围也超过了区重。而区重因为没有校额师资生源比不过优质普校,慢慢衰败。
以我家娃所在片区为例。上地101、十一龙樾、首师北,都是集团校或者校区,生源好师资好,由于不受海淀区教委直接管理,可以公开设实验班晚自习因此风气越来越好,而20中本部作为区重,不敢设实验班晚自习也不敢开整天怕投诉但却要接待辖区里大量的政保,慢慢就衰败了。
所以,优质普校享受着集团校的各种红利,也享受着校额的优惠,越来越好。区重水平比小强差一大截,但却没有校额,直升也只是区重自己的高中,占不了便宜却还要吃亏。不过,根据政策,2025年中考,区重和小强都将有校额到校名额,但数量未知。对于头部孩子,都想去小强,但这轮重新洗牌,只能等到明年中考以后才能揭晓。
所以,你总说你家孩子在普中,我不太信,估计你没好好查政策。印象里有人总说海淀某个派位片区的兜底校19中不咋样,网上一查,19中也是区重所以才没有校额。因此,用今年及以前有没有校额到校名额,是区分学校是否区重以上学校最好的标准。当然,很多集团分校属于优质普校,但确实不是区重也不是市重所以可以有大量校额指标,这也是事实。另外,所谓的区重和市重都是指的这所学校的高中(还有个提法叫示范校),不是初中。但如果这所学校高中是区重以上的示范校,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比普通中学还是会高一些的。你家娃就读的初中,大概率就是这样的区重以上的示范校,不会是普通中学,也就是我们说的坑校。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为东城前五名或者说第一档中学叫牛中,其他都是普中。所谓区重点成绩真的未必比优普强,所以按实力讲一样属于普中。
:
: 我们三派填了校额到校的普中,没想到概率很低的二派中了,给派去隔壁学区了。
: ...................
上轮政策,就是让集团校的分校逐渐成为优质普校,区重沦为挂着示范校招牌的普校。如果你们当年二派中的是概率很低的初中,那说明这所学校属于热门学校,肯定也是牛蛙扎堆的地方。这种学校老师抓得紧,学校敢搞分层,敢对抗教委,敢次次考试都排名,充分说明学校认真负责。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你家孩子未来可期。
我突然想起来同事的孩子小学在中关村二小百旺校区就读,我俩聊起孩子小学的情况,我说我对孩子的成绩完全不知晓,因为学校从不公布,他说他女儿班主任非常负责,经常在群里公布成绩,当然也不是直接点名,但至少知道统计数据,家长可以自行对号入座,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孩子和家长竞争意识多少就会强一些。反观我家孩子小学初中老师都不给排名,至今我们啥样不着调,只知道孩子分数,我们这才算真正的普通初中。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在佛系东城,我家小学和中学对排名都很透明。周测数学卷分数边上写排名。通常念分从高往低念,即使老师不说排名,成绩好的几个孩子也互相打听分数名次。
: 小学还只是班级内部竞争,中学家长会直接把各学课年级前几十名打印在单子上,每个家长都能看见。分层后能接触相邻四个班的尖子生,这一点也挺好。新班有1/4孩子在年级前50。娃数英考了前5就很开心,超过了很多期中排名比他高100+名的孩子。
为透明点赞。你家娃学校加工能力绝对强,看风格很像海淀的人分和西城的德胜和华女。
--
FROM 120.244.220.*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校额到校25年开始都有了
是,政策已经出了,海淀所有中学都有校额到校指标。但是对于小强本部、小强集团分校或校区、区重本部、区重集团校分校或校区、除上述以外的学校这几种类型的学校到底给多少校额指标,还是个谜。另外,对于小强本部如果给了校额,是给本校高中的校额还是本校以外的校额呢,这和以前的直升指标有什么关系,一堆乱糟糟的1+3、2+4和校额的蛋糕如何切,如何分?蛋糕要不要做大,怎么做,做给谁,都是谜。最后,必定是一堆浆糊。规则越复杂,交错性越强,透明度越差,公平性越弱,摸鱼的人越多。当然,世界本就是灰色的,这是世界本来的颜色,我们拭目以待吧。
--
FROM 120.2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