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到英语成绩,我想起一个例子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会
: 语文老师拿出来举例的
: 24年高考的男孩,区重点
: ...................
不用惋惜,就是还不够全面,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水平。
也可能数学是他的舒适区域所以就一直投入。如果把时间放到其他门上,数学可能也没这么高了。
你看看那些考650+以上的,都有1,2门垮的
--
修改:beanspower FROM 123.123.250.*
FROM 123.123.250.*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聪明但不努力,其实一点不可惜,我本人就是
“我家xx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大爷大妈最爱说这种话了
--
FROM 123.123.250.*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想”,就是最大的问题,是人最大的缺陷
:
Re。
想不想 也是天赋的一种。
--
FROM 123.123.250.*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个时期的阻力线不一样,现阶段语文的阻力墙应该在110,明显低于这个分的,大概率用功不足。
: 我当年时代的阻力墙是85/120,90+是超高分,85-89是高分,我印象没达到过,我是80-84,奇怪得很,挺固化的,我语文在我班是中上成绩水平,我突破85应该是非常难的,因为没有课外阅读(武侠小说读过几套),语文素养差。主要是课内功夫,其它同学如果认真且努力,应该也是这个分数段,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个分数,当年重理轻文严重,在语文上花时间的很少。
主要大概是语文不好下手提高。数学的话刷题呗,管不管用至少是个态度和心理安慰。
语文的话,总不能读小说去提高吧...,无法下手的感觉。不过说实话这个我不好理解,我和我家孩子都是语文和英语是强项(虽然我们选的都是理科),所以没有过这种感觉
--
FROM 123.123.250.*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没发现你一直聊偏了吗?
: 你非得认为这孩子已经尽力了。数学137虽然不是顶尖,但是也相当优秀了,而你一句超常发挥就给打发了。
: 现在两种可能:
: ...................
因为人家从常识判断呀。数学一门突出,其他都不太行,可不就是数学考冒了的可能性更大么....
--
FROM 123.123.250.*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24年数学,平均分只有95,近5年来最低,无满分。140+人数不清楚,2023年大约700人,2024年应该不多于去年。
: 这样的情况下,这小子一不小心考了137,他可真是太不小心了。
:
数学波动很大呀。1,2个题就能有15分的出入。
如果他再考一次得了125,是不是看起来就没那么突出了?
我家数学不太行不像语文英语那么强,高三考数学,在西城,本校卷子得了90多分把我们吓坏了,然后第3天做海淀卷子得了130分,最后高考的时候是130分,就是波动大。
最后,如果他数学很强,物理化学啦不至于这么点分。
--
FROM 123.1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