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物理教育也要被文科生给毁掉?
不要妄下结论,有本事说说自己的看法,来这是讨论的,不是说风凉话的
【 在 Aegi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教授是怎么混上的……
: 与其担心中学教育,我看更应该担心大学教育
: 【 在 someanybod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是愿意露脸的话,可以一起公开辩论,我不介意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2101K9C」
--
FROM 111.199.106.*
你们俩除了喷人,能给点有质地的见解否?
你们倒是谈谈物理学中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是怎么引入的?为什么那样引入物理量?
【 在 WAMP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他可自称是top2的物理教授叱
:【 在 skilcoo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物理教育也要被文科生给毁掉?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Dec 29 11:57:29 2024), 站内
::
:: 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自信,洋洋洒洒一通屁话
:: 建议你自行百度奥卡姆剃刀
:: 优秀的人都知道如何直达问题本质,而不是在车库里造看不见的喷火龙
:: 像你这样的蠢货现在确实不少
:: 【 在 someanybod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我当然能领会命题人想说什么,但是初中学生还不会微积分,命题人这么扭扭捏捏地出这个题,就是一个错题。
:: : (1) 题目中说的速度是瞬时速度还是平均速度?如果是s/t,显然是平均速度,那一般就与s和t有关,除非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
:: : (2) 如果按题目所说,s/t与s和t都无关,那么智商很一般的人都可以推出s与t只能是线性关系,也
--
FROM 166.111.247.*
有本事讨论问题,别来那里说风凉话
【 在 WAM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没有权力要求我怎么说话和说什么话。
--
FROM 166.111.247.*
物理学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观测,其目的就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发掘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因此,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概念及相应物理量的引入,都是需要实验作为支撑的,不是凭空产生的。
人们一般把牛顿力学分为3块内容: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只涉及位矢、速度、加速度的问题,即只谈运动现象,不涉及背后的原因。动力学则要揭示物体间相互作用(牛顿将之归结为力)对运动的影响,动力学问题涉及力和质量,重要的动力学量:力、动量、力矩、角动量、动能或机械能。静力学则是动力学的特例,研究物体静力平衡问题。
下面就单纯从运动学角度介绍速度概念和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引入。
在运动学范畴建立速度概念和相应物理量,只需有空间和时间概念就可以,这时物体就是几何形体,不涉及质量。
基于这样的实验事实:(1)物体都在运动,即运动是物质的本性之一,(2)物体运动有不同方向,且有快有慢。需要引入什么概念表征物体的运动特性?首先可以引入位矢概念并定义相应的物理量:矢量r,物体的位矢r变了,则表明物体运动了。但只有位矢不够,它只能表征物体动了,不能准确地表征物体运动有不同方向和快慢。进一步引入速度概念解决运动方向及快慢问题。那相应的物理量怎么定义,考虑到位矢随时间变化就表明物体在运动,则相应物理量的定义应该用到位矢和时间。通常以最最简单的关系下定义:线性或反比关系。则定义矢量v表示速度,规定它等于位矢对时间求导(大小是路程对时间求导,匀速直线运动下就是路程除以时间)。这样定义的矢量v能不能准确的反映运动方向即快慢,还需把该量用到其它涉及到运动的问题中进行检验,历经大量实践的检验,好使,就表明这样引入的物理量合适,正确。
物理学很多基本概念和相应物理量都是以上述类似方式建立的,如力、惯性质量、温度、理想气体温标、电荷、电场等。
物理学最终目的是解释客观现象,发掘客观规律。这意味着需要依据实验,建立能反映客观规律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表明物理量之间存在逻辑关系,所以可以把数学和逻辑学当做方法用到物理问题研究中。但这些也是物理学(自然科学)和数学、逻辑学、诡辩、迷信的分水岭。数学是有了基本公理,就可以依据逻辑推演出一个理论体系,它可以不依赖客观世界,只存在于脑袋中,所以数学是科学,但不是自然科学。逻辑学、诡辩、迷信就更不是自然科学。近现代物理学史上,很多物理学家数学并不太出色,但却做出了惊人的发现,就在于他在不停地思索猜测实验现象背后的东西,这些思考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没有什么逻辑可言的。
目前中学物理中的主要问题是把数学、逻辑等和物理混到一块,甚至混为一谈。的确,物理需要用到数学、逻辑等,但这些不是物理。举个例子,不少高中教材中把牛顿力学中的相对运动变换—伽利略速度变换说成是速度合成与分解。“速度合成与分解”这种说法极易是学生造成错觉,伽利略速度变换就是数学矢量合成或分解公式而已,完全忽视了参考系的重要性。忽视各个速度是在那个系中测量的,忽视为什么不同系的速度可以直接以矢量叠加(使用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该题的问题在于,对一个没有学过任何物理的人来说,竟然可以只依靠(1)语文的阅读理解得到正确答案,(2)情商高得到正确答案(听出题人的话)(2)依靠数学或逻辑学得到正确答案。这是在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吗?
建议出题的老师去知名大学物理系去进修,以提高物理品味。
既然是物理题,就要有物理味,而不是搞成数学或逻辑概念那套东西,这种东西多了,会使人走向诡辩。看看回帖中那些说风凉话的得意者,基本是这一类,这类人可能与之讨论毫无意义,那些被动的反倒是认真思考的。
--
FROM 166.1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