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十大那个物理题3我还是没看懂
那个题目的本意其实就是想让初学者更深刻地理解一下速度这个概念。出题者用了一个ta感觉逼格比较高的叙述模式,结果貌似搞砸了
【 在 data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大学读的理学深感惭愧
--
FROM 123.121.181.*
我感觉速度和温度以及大小这些都还是不一样的吧
不过我只熟悉到高中物理的范畴,大学普物好多忘了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就是牛顿的 物体不受外力的时候,总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论断吗
: 速度是描述物体本身的属性,和温度呀,大小呀什么的一样
:
--
FROM 123.121.181.*
出题是个技术活,越是给低龄的出题其实越考验出题人水平,同理科普也一样
【 在 rivaldo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目砸了正常,说没问题的有点魔幻
--
FROM 123.121.181.*
这道题的确是啰嗦半天把人越说越晕的状态啊
【 在 youanth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如何,AB明显错的,但楼主还是迷之自信怪文科生
: :
--
FROM 123.121.181.*
数学感觉这种趋势比物理还早
我觉得就是不能上难度,但是不上难度就基本没啥区分度,参考前几年的中考,然后就人才没培养出多少倒是出了好多废柴。也挺难为那帮教育出题的人,不上难度又要有区分度咋办呢,就只有夹缝里求生存,琢磨出类似于新定义啦,这种物理题啦之类的
【 在 toutouqi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样的感觉,装b没装好露破腚了。问题上现在数学也是这德行,什么“新定义”,不就是函数类似的概念么,高年级了自然轻松搞定,一窝蜂搞大量“新定义”题目,很多不伦不类不说,还把检测数学能力的宝贵考试时间当阅读理解占用了不少。
: :
--
FROM 123.121.177.*
物理题不能这么做吧
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了地球是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反过来
那出一道新定义,定义了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
然后学生也根据这个新定义答对了
那这成了什么了?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由题推出来是c呀
: 现在说的是由牛顿推出来也是c
: 所以原题目没有问题
: ...................
--
FROM 123.121.177.*
速度怎么可能是物体的本质属性呢?
说速度能更准确定量地表示物体的运动特征,还凑合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物体的本质属性或者基本运动特征
: 照着套就是速度是物体的本质属性或者基本特征,而不是比值两端的位移和时间决定的。
--
FROM 123.121.177.*
你看,你说到速度的时候,加了这一刻这个限定词
什么是一个物体的基本特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基本特征啊
我的观点:速度只能算是比距离和时间更能代表我们传统里面对快慢这个概念的一种更精确的定量描述
那道出给初中生的物理题,前面说了那么一大段,大概就是想说这样一个故事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质属性或基本特征
: 这里本质属性应该是惯性,而速度是这一刻物体的基本特征
:
--
FROM 123.121.177.*
但恰恰这个题目里那个所谓的正确答案不是因果,只是相关且不唯一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
: 这种训练是有目的的呀
: 要搞清楚的是因果关系
: ...................
--
FROM 123.121.177.*
我不觉得是因之一,因为在某些状态下,速度与物体本身是啥无关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因之一
: v=v0+积分(f/m)dt
: 右边每一个量都是因
: ...................
--
FROM 123.1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