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数学方面,优等和中等的差别
今天随便看了一下数学功课,气到想打人。
连续两个题,就是先给个简单判定a和b的值,然后代入一个代数式(先化简)计算出结果。
前面判定和化简都没问题,最后代入计算算错了。
就是简单到10-28=?,都能算错,而且连续错两题。
让人莫名其妙,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次期末数学满分,单科第一名。
本来还有点安慰,但是今天这个样子,让我深深的担忧,
因为这种烂计算的毛病偶尔会出现,这无疑是个不定时bomb。
之前听一个老师朋友说起,优等生并不是比别人聪明多少,
而是稳,不该丢分的一个都不会错,真正的难题做不出也没关系。
中等生就是不经意之间丢一堆分,难题也拿不下。
这该咋整。。。
--
FROM 113.104.210.*
不要玻璃心了,那纯属运气,连简单加减都错的,第一又怎样?
我是想表达基础还行,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简单加减不要丢分?
【 在 howard2conni 的大作中提到: 】
: show满分和班一,都这么间接的吗?
: 板上风气越来越不好了。
--
FROM 113.104.210.*
这样才是我想要的结果,会的不丢分,不会的丢分也不可惜。
我宁愿要120分稳定的,也不愿要140但不稳定的。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我算中等生,会的都能做对了,高考120的水平
: 我觉得会的做不对,分也不高,那算差生了,确实有的高手偶尔有点小错,140以上
--
FROM 113.104.210.*
这么说吧,平时这毛病也有,最愤怒的一次,打得我的手酸了好几天。
那是真正的愤怒,比两口子吵架动家伙还要愤怒,因为绝望。
或者说无法理解这个毛病是怎么回事,都初一了,连幼儿园的东西都会弄错,
换做是你,你怎么想?
前几天还有更愤怒的,a/(b+c)=a/b+a/c,如果是你孩子,你吐血不?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D600告诉你了:揍了没?
: 娃有水平就是不认真 需要给他点color see see
: 嘿嘿.
: ...................
--
FROM 113.104.210.*
那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惩罚? 揍?还是简单说一句下次注意?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这个16<15的还没吐血呢!
--
FROM 14.127.16.*
看这么多回复,你的最靠谱,也是我最想讨论的方面。
拿第一真的不多,这也是我担忧的原因,虽然基础还行,但是出错率太高了,
更要命的是没有补救措施,从幼儿园开始,不知教了多少技巧,把我学生时代摸索出来的经验,
挑最好用最实用的教,结果效果实在是令我失望。
比如,昨天随手拿寒假作业翻了翻,看到一题是计算阴影面积,
无非是变代数式表示,最后代入具体数字算出来。
我一眼看到算出来的阴影面积竟然比整个图(口算长方形面积)还大!
早就教过,做完一道题一定花几秒回头看一眼,用我教的验算法快速判定有没有错误。
偏偏不用!
气得我差点吐血!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时拿第一的次数多吗?
: 我娃平时拿单科第一的次数挺多的,但错烂计算或看错题(答非所问)的毛病常有。
: 而且我发现,碰到难题,往往更容易错在简单计算上,有可能难题占用精力大了,简单的地方就顾不上了,当然平时就有这毛病,精力被占用就更容易出现了。
--
FROM 14.127.16.*
你说gun为什么会有保险装置呢?
fire前都需要先将保险解开才能击发,这个解开的动作在千钧一发时不是很耽搁事儿吗?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提醒娃自己总结经验了,不建议娃做完题再验算一篇,会养成磨磨唧唧的毛病,先做到提前完成试卷再说。
: 另外,习惯性出错的问题,最好是娃自己找到方法修正或自然修正。试想,习惯性错误按照别人的经验去修正,这个措施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可以提出建议,让娃自己去取舍总结,有时也可能是某种心境的问题,强制规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错误率降低了,但负面也是对等产生的。所以,娃出现这种错误,我都是一笑而过,娃自己也不想错,他会反思的。
--
FROM 14.127.16.*
可能你娃比较省心,提醒一次就够了。
我娃就算用刑罚手段都没用,好像没有学习的心思。
就是除了学习,让做什么都行。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没说,拿来15,16元钱,问娃要哪个,娃答16元,实际上给了娃15元,因为16<15,娃拿着出去买了两瓶饮料我俩喝完就完了。
:
: ...
--
FROM 14.127.16.*
介绍经验不敢,都是雕虫小技,我个人在学生时代觉得好用而已,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比如计算,
一是末位校验法,比如12.34*56.78=,最后一位必定是2,如果不是,必定算错了。
二是估算法,比如1234/19=,得数应该在60附近才合理,
比如要写出一个大数列的通项,或一堆数字找规律,
可以先用几个小一点的数字或字母做个简单模型,推算无误再去套,
与其在那里毫无头绪发呆,不如做点有用的事情尝试解决。
做熟了后再遇到这种题型就很快了。
每做完一道题,用几秒扫一眼估计一下结果合不合理,
比如昨天一个算阴影面积的,算出来的阴影(局部)竟然比整体还大,只要有这个意识回头扫一眼,几秒的事情,如果确实是比较复杂的题,几秒看不出问题来,错了也不可惜,就怕送分题丢分。
比如一道大题,做完后,用单位(量纲)校验很快就能看出做的对不对。
比如最后要求的是长度,单位必定是长度单位。
以上这些方法从幼稚园开始教,直到现在初一仍然一副没所谓的态度。
你说气不气?
【 在 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介绍下你的快速验算方法?
: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家的都有,从小学到现在快10年了,初三高一达到高峰
: 涂错卡漏题这些不说,看错题简单计算出错抄错数字,多的时候一科能扣几十分
: ...................
--
FROM 14.127.16.*
我是觉得跟注意力集不集中有关,还有反应迅速。当然跟年纪也有关系。
之前发现一个好像还不错的办法,但是娃不配合。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模仿狙击手训练,
在远处放一个走马灯LED,不停显示一些数字,
然后狙击手通过瞄准镜去盯数字并快速记录下来。
我用望远镜和ipad做了几次实验,娃说眼睛太累了,练了几次就不肯了。
事实上,这个训练对反应速度和瞬间记忆还有眼睛的敏锐非常好。
至于解题步骤,更是让我费尽了心思,
上初中以来,大题先在草稿纸上做,确认会做了,再来修正过程表达。
我在草稿纸上写最简洁最精准的步骤,
然后让娃仿照我的写,直到可以熟练写的跟我的没什么差别,再让娃在书上写步骤。
即便是这样,过几天再让娃做一遍原题,照样会跑偏。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够,我认为这属于大脑神经没搭好线,两种办法一种是跳的坑足够多,一种是这个错误记忆深刻,类似的娃勾股定理,ac=√ac2-ab2,眼睛脑手不协调,打骂是不管用的,做题第一不要跳步,第二要沉的住心,娃写到最后一步错了往往都是我会了马上就可以玩去了,干什么去了,心思跑了就错了。
: 我娃就算用刑罚手段都没用,好像没有学习的心思。
: 就是除了学习,让做什么都行。
: ...................
--
FROM 14.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