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三娃辅导笔记
680
一努力,就清北了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累计积分奖励: 100/0\] 高三住校,一周回来一天。平时空闲自己研究一下之前错题,周末把我的理解灌给孩子,能吸收多少算多少吧,尽人事听天命。各科情况:
: 语文目标120(实现目标挺难,书写潦草,作文拉垮,50分得35的样子。需要重点突破作文和表达)
: 数学目标135(看运气,投入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FROM 219.142.108.*
喔,我是针对22年全国卷具体题目说的,在两圆相切的时候,两圆方程之差就是其中一条公切线;向量叉乘确实不考,但如果知道向量叉乘的几何含义,会大有用处。这样说吧,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叉乘还表示该平面的法矢,两个平面的单位法矢的点积是两平面夹角的余弦。两个三维向量的叉积的可以直接用坐标计算出来。这种方法可省去学校教的现有解方程组求法矢量的固定套路,也可以作为结果验证用。至于向量运算的另外一个应用场景,可以用于快速计算某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恰好这个小填空题也隐含了这种技术)。总之,我只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就着某一个简单题目,可以研究很多内容。我所做的这些有的没得思考,仅仅是针对22年高考数学的一道填空题做的思考和发挥。一般只要我看上眼的题目,无论难易,他只要没做对,我都会这样思考和发散,但孩子真正孩子吸收多少也未必,我只想教给他一些我个人学习数学的习惯和方法,引导他学数学不能盲目刷题。
【 在 green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估计您是粗心或者口误
: 1.两个圆的减法可不是公切线,是两个圆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 2.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考向量叉乘
: ...................
--
FROM 221.223.196.*
1,不好意思,我看帖不仔细,相切确实对的,另外我说的也不严谨,必须半径相同相减才是圆心连线垂直平分线,这里的考点就是两圆相交,相减是交点弦方程,半径不同也不相交的意义高中就不考了,但是你和孩子肯定也研究了。
2. 爬了楼才知道你娃是学霸,你应该也是,所以用大学的知识来进行发散思维肯定可以的。成绩普通孩子不适合的。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喔,我是针对22年全国卷具体题目说的,在两圆相切的时候,两圆方程之差就是其中一条公切线;向量叉乘确实不考,但如果知道向量叉乘的几何含义,会大有用处。这样说吧,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叉乘还表示该平面的法矢,两个平面的单位法矢的点积是两平面夹角的余弦。两个三维向量的叉积的可以直接用坐标计算出来。这种方法可省去学校教的现有解方程组求法矢量的固定套路,也可以作为结果验证用。至于向量运算的另外一个应用场景,可以用于快速计算某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恰好这个小填空题也隐含了这种技术)。总之,我只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就着某一个简单题目,可以研究很多内容。我所做的这些有的没得思考,仅仅是针对22年高考数学的一道填空题做的思考和发挥。一般只要我看上眼的题目,无论难易,他只要没做对,我都会这样思考和发散,但孩子真正孩子吸收多少也未必,我只想教给他一些我个人学习数学的习惯和方法,引导他学数学不能盲目刷题。
--
FROM 223.72.65.*
清北,得前1%左右吧?
【 在 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5%很牛了啊,如果是小强校,就清北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FROM 120.245.116.*
请问家长的语文怎么提高?我给孩子讲语文,她说讲的不对,有的题我自己确实也弄不懂。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硬头皮上,习惯了也就好了。小学时对小奥就很头疼了,中学对压轴题也很排斥,到了高中慢慢的也能做压轴题前两问了。总体上,语数外物能搞定。化学生物不太行,只能当个学伴,有时候需要让孩子给我先讲一下基础知识,才能做后续分析。辅导孩子过程中,比较自豪的是自己竟然能全文背诵滕王阁序了,也算是一种额外收获!
--
FROM 220.113.47.*
对着标准答案,带孩子分析错题。对语文而言,一般小孩既没能力也没耐心去对着答案分析错在哪里,失分在何处。而这正是成人家长比小孩强的地方。要知道出题人是成人这个事实。个别弄不懂的,估计是阅读里某个选择题,那种题让孩子请教老师,或借助于网络,我一般不去过分死抠,毕竟不是数理化。实在过不去,心里骂一句出题人真SB,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就完了。
【 在 lynn042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家长的语文怎么提高?我给孩子讲语文,她说讲的不对,有的题我自己确实也弄不懂。
--
FROM 221.223.196.*
昨天孩子问我三道题,两道我都搞不懂,对着答案也看不明白,只能让她问老师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着标准答案,带孩子分析错题。对语文而言,一般小孩既没能力也没耐心去对着答案分析错在哪里,失分在何处。而这正是成人家长比小孩强的地方。要知道出题人是成人这个事实。个别弄不懂的,估计是阅读里某个选择题,那种题让孩子请教老师,或借助于网络,我一般不去过分死抠,毕竟不是数理化。实在过不去,心里骂一句出题人真SB,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就完了。
--
FROM 220.113.47.*
你们高一高二的时候各科用什么教辅?
我看了一眼53数学(高一没有北京专版?)
觉得不简单
不知是不是我离开高中太久了
还是53的难度也可以了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三住校,一周回来一天。平时空闲自己研究一下之前错题,周末把我的理解灌给孩子,能吸收多少算多少吧,尽人事听天命。各科情况:
: 语文目标120(实现目标挺难,书写潦草,作文拉垮,50分得35的样子。需要重点突破作文和表达)
: 数学目标135(看运气,投入时间精力最多,高二以来就不见成效)
: ...................
--
FROM 114.244.195.*
学习了!
又用心,又有好心态,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奈!平时瞄一眼他的学习场景:拿出做完的练习册,对着答案,朱笔一挥,刷刷一顿勾,或者来个大红叉子。我只对红叉子感兴趣,随机的挑出一个来问问“对着答案看懂了?”“看不懂!”。不懂也不去把它弄懂,弄不懂也不问,继续做作业刷题。那这样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想必是且等着“量变到质变”!
--
FROM 219.142.154.*
后面还有个“如果”呀,校内5%
【 在 LinQu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北,得前1%左右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
: ---------------
: 莫问前程
: 但行好事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5」
--
FROM 106.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