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应该坚决抵制2+4、1+3、0.5+3
那种环境竟然还有逆袭到top2的,还不是个例,真颠覆认知。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须提升的啊,复读最有用的群体了
: 著名的逆天改命毛毯厂
: 高中3年打3年游戏
: ...................
--
FROM 221.223.193.*
其实高中轻松的,根本原因不是天生智商高,根本原因是提前得到了更有效的锤炼,必须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大体差不多的,他们的基础淬炼更好,更容易达到有效学习时间,从而快且好。
吸收快或慢 是当前的比较,吸收快的都是打过基础的,基础更好,时间花在了前面(就是提前拓展了基础),竞赛生学习校内快,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大量基础能力的淬炼,当前的快慢反映的是历史的积累淬炼,主体都是这个范畴。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就不认可有些人接收东西就是慢的事实呢?真是奇了大怪了!
: 以高中的知识量来说,对一部分人来说,三年时间进行消化就是时间不充足,这有什么可以反对的。
: 有人学一个知识到消化掉需要一天,有人可能只需要一小时,接收慢的就是需要时间来消化啊!你为什么认为这种人不存在呢?真是奇了大怪了了。
: ...................
--
FROM 221.223.193.*
因为竞赛生积累了大量高效的基础淬炼,所以学校内就快且简单了。竞赛和校内只是知识表述文字不同,核心本质竞赛高,校内低,其实就是降维了。而升维那些学习时间也是要算的。
没有竞赛淬炼,高中知识量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偏多的,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觉得别人多学,多学也不代表就换来分数,竞赛返高考的人里多少人证明了,一年时间足够进度赶回来进top2,即使是人口大省也有,并不是特例,北京更不少。
--
FROM 221.223.193.*
竞赛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积累更多,不能拿竞赛的优秀选手降维校内知识的效率来说事。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体也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就是一样的结果,富裕的时间未必对分数有意义。
: 很多人学3年不一定比学2年的自己在某一次考试里得分高
--
FROM 221.223.193.*
对,做事和谈事本来就可以分开的,做事是顺应世俗,谈事是理想。
谈的事有损自己利益,只要更公平,也乐于接受。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先谢过您的有益建议。
: 不过,我只是讨论,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影响我们一直的计划按部就班中考-高考
: 另外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存在多式多样的事物,这是客观事实,没啥可回避的。
: ...................
--
FROM 221.223.193.*
所以,我坚决反对我家大娃复读,因为他就没有个基本的学习态度,复读一年也就是再次游戏人生一年。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也说了,三年高中对每个人都有效率问题,晃晃悠悠也是一天过去,集中精力也是一天,复读生成绩提高也可能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失败后的醒悟,效率的提升,再考一次,都可能提高,也同样可能降低。
: 以前效率不高的学,又好好学了一年,跟一直好好学不开窍,多了一年就开窍比起来,我宁愿相信前者成功几率更大。
--
FROM 221.223.193.*
我观察我家小娃小、初、高的学习效率都是高的,时间够用。
我们其实正经拓展的就是数学,其它科目均不算拓展,也没多刷一道题,感觉即使不拓展数学,校内对我们来说也不会太紧张,应该是够用的。
但这都有个前提,就是没有真正的大短板,短期的漏洞能有韧劲补齐。
我家小娃初一上学期就是一次大考验,因为小学与初中衔接断档,语文、英语课程要求跃升,我娃是非常不适应的...如果这时放弃了,之后一直会处于语文、英语的低效状态,直至高中都可能消耗学习时间,使整体效率不足而时间紧张。和现在的轻松比较就是两个状态方向了,有些人是掉过坑的,学习效率也需要契机才能提升起来,高中学习时间够的前提是智商中上没掉过坑的理想状态。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竞赛生本身就是学有余力,物化生这种出现回归高考后盲盒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普遍接触竞赛晚,很多都是受周围环境影响,校内学习压力不大,才去尝试学习些感兴趣的知识,顺手看看是否能够提前上岸,拿弄过竞赛的只是为了更加明显的说明,很多人真正学习校内知识,根本用不上三年。
--
FROM 221.223.193.*
我给出的条件是 自己真正愿意学,有基本的学习态度了,我可以花钱给他复读,这是和媳妇说的话,给孩子说的是不复读。现在我的目标是北方工大工科专业,我看了看学校专业信息,只要他能考上,愿意从头开始,照样能有一技之长,有能力,照样可以名校读研,现今的烂状态我不想延续了。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3年失败一次再学1年去考 和 直接学4年去考,还是要有点期待的,一旦态度醒悟了呢
: 当然从整个人生来看,没质的飞跃的择校,付出一年更没太大必要,就算有飞跃,都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