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问参与数学竞赛的版友
省二至少二试要拿一道,在一试还可以的情况下。
实际水平高的学生,不学竞赛,去大学后也不会有问题,只不过现在条件好的大城市,水平高的学生大部分还是会学竞赛吧,也就是说,水平高的学生因为不学竞赛,导致只拿省二省三,然后去了丘班,但实际水平不比国集国金差的概率不大。
去普通理科院系,跟普通高考生一起是可以;去数学,物理,姚班这种,太痛苦了。就行小奥勤思敏学的娃放到学集a。
【 在 bluesh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学过二试,是不是拿省二就比较困难?
: 没花时间学二试不代表学不好大学数学吧
:
--
FROM 49.7.238.*
省队水平的选手在五六年级学完一试第一轮后至少是省三,哪怕二试挂零。
所以如果混到初三高一还省三,基本能力也只能是在高考范围内。
现在获奖名额太多了,好几百人,会让人误以为省三也是打竞赛。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式高联的一试比平时的简单些,相对分还能高点,要平时的偏难怪对一个填空得8分也不少,而且二试也有梯度,打酱油那种学法也可能某次考试里搞出一个
: 可能说的就是跨度太大吧,国集和省三确实大了点,这要再是弱省省3,可能几十分都拿不到。
--
FROM 49.7.238.*
有40分那么差的?就算对6道填空也48分了。后面题怎么也能拿些分。
【 在 bluesh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就是这次正式考试的成绩,省一里一试考40几分的都有,不到80分更不是个别现象
: 没怎么学高中数竞的人,打酱油去考一下,大概就是省三吧。在高中数竞方面,确实差距很大,不过学大学数学并不需要先学高中数竞啊
:
--
FROM 49.7.238.*
弱省直做一试就能省一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学校内去竞赛打酱油拿省二也是正常现象,得分在哪个省。
: 但是作为保送到数学系学8年的,如果高中时代连高中数学在弱省那几十分都拿不到的省三,确实过分了点哈哈
--
FROM 49.7.238.*
跟供求有关系吧,哪条升学路线利益最大,主力就去竞争哪条线。假如北大数院,姚班用高数来选拔,保送制度考高数,那高联-cmo-imo这竞赛体系就垮了。
我朝是对奥运金牌有追求的,不管是体育奥运还是学科奥运。所以把升学制度放在高联-cmo-imo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说明从考核难度来说,竞赛还是更厉害一些的
--
FROM 49.7.238.*
不容易,日子不好过。
当年如何崩溃的,如何煎熬下来的,都是毕业后的谈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里的上课跟中学那种不一样的,北大数院也有普通高考进去的估计连省三都没有,娃的学长就是这种
--
FROM 49.7.238.*
大家都费劲也罢了,但人家开学第一周就去找老师考试然后就高分结束战斗,你拼一学期也就是为了不挂科。
跟这种人相处几年真的是一种修炼。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说的确是比较吃力,但也吭哧吭哧的读下来了
--
FROM 49.7.238.*
时间管理能力确实牛掰,但选择干五门的路线也是意志力强大,集中突突数竞说不定能搞个金。
记得前两年11有位五门省一的同学。
【 在 bluesh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走高考都行,确实选丘班的不多
: 站在学校角度,也不差一个北京
: 我母校录取了一个丘班,数学国银+物理省一+信息省一+生物省一+化学省二,这种时间管理大师也是人才啊
: ...................
--
FROM 4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