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一篇作文,感动到了
汗,所以说这篇文章一看就难懂
它本身叙事是乱的
需要读者脑补,会读得很累
第一段,火车从杭州到乌兰
姥姥姥爷从小带我坐火车
所以姥姥姥爷在杭州,带他过去
结尾他坐火车从杭州到乌兰
在火车上还提起两老(回忆)是一起走的
等他到了乌兰
姥姥在车站等他呢,突然冒出来了
所以姥姥在乌兰
所以是老人一直生活在杭州
偶尔带孩子返乡
还是老人一直生活在老家
为了接孙子每次先到杭州,然后返回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个人理解,我尝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看这篇文章,能勾勒出以下的写作背景,这个孩子从小是在乌兰察布,姥姥姥爷家长大的,可能小 ...
--
FROM 92.92.127.*
确实看起来比较像你的风格,跳跃活泼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逻辑是顺的读起来觉得没毛病,我觉得只有本身逻辑乱的人才看着乱吧。 ...
--
FROM 92.92.127.*
原文第一句,火车从杭州开往乌兰
如果老人带他住乌兰,是反向坐车
姥姥姥爷带我坐车去杭州
嗯,原作者说姥姥姥爷带他坐车
火车是杭州开往乌兰
就是原文字句
都没到阅读理解那一步,就这么基础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思绪就是乱的,为什么不能他从小跟姥姥姥爷在乌兰察布生活。学龄前条件在杭州没有买房,偶尔长辈带他来,父母的房子小住不开 ...
--
FROM 92.92.127.*
难,继续往下看更难
第一段,姥姥姥爷带我返乡
第二段,南方的温婉到北方的大气
至此还好,一段简写,一段详写
第三段,幼儿园以后我就不回去了。嗯?!
倒回去看第二段
这不是幼儿的视角啊
哦,可能他说的是这次归乡吧
中间火车停运好久了
他长大以后再回家,坐着火车,到站了
再往后看,哦,这次开始坐火车
嗯?!
他不是前面到站了吗怎么还没上车
就是那种需要力气才读得懂的文章
时间线和思维线是断片的
得读者替他连起来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 我开完三个会了 你们还在讨论第一句吗……这位 ...
--
FROM 92.92.127.*
难懂
第二段明显不是幼儿口吻
但第三段说他就是小学前坐火车回老家
【 在 lump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整体不错,第二第三段不像是中小学生的感觉。要这么说来,确实有点前后不一致了。 ...
--
FROM 92.92.127.*
哭了。。。真是不能细看
【 在 tsu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纠结一个细节,卧铺车熄灯了还有小推车推销食品吗?当然了,虽说不必细究行文叙事的时间顺序,但至少可以调整的让人没有这种 ...
--
FROM 92.92.127.*
不儿,你这。。。
第二段如果是幼年视角
那结尾问“我小时候有没有看”
那是真写着写着
她自己写断片了
不能这么金鱼记忆力吧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你也上当了他第二段就是幼儿的视角不然整个前半部分的时间线都没法解释然而写法确实是按现在进行时写的这就很迷顺便说这位 ...
--
FROM 92.92.127.*
这家的奶奶跟作者姥姥一样
在呼兰火车站等着接站啊
作者自己家也一样的
第一段姥姥姥爷带我回乡
火车上回忆姥姥姥爷和我,直到这都没说
下车一看
没铺垫,突的一下姥姥就在呼兰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卧槽有道理奶奶在下铺消失了啊! ...
--
FROM 92.92.127.*
这是鬼故事开局了?
又倒回去看了一遍,这不省心的劲啊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铺有一对老人带着孙子”这个奶奶上火车了的然后就消失了…… ...
--
FROM 92.92.127.*
夜间卧铺不卖货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最开始以为爷孙那段是本体讨厌飞机是后来强加的现在看来 爷孙也 ...
--
FROM 92.9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