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性别的心理特征被模糊化了,造成更多的男非男、女非女。
各就其位是人伦,当异常被接受而平常化,是人伦的腐烂。
我们容忍异常的存在,但异常就是异常,不可平常对待;异常行为就要承担异常的对待,异常行为要求平常对待,这就是张冠李戴,错了。
【 在 Na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的一个吐槽学校的贴,一个上大学的男生,一个还在读高中的男生,大学生吐槽说自己情侣(。。。)在高中被老师区别对待,然后回帖里舌战各路人马,毫不不避讳自己的感情取向。。。
: 这种事以前都是道听途说,什么版上说的我同事的孩子,我朋友的孩子怎么怎么取向变了,这次是近距离围观了,有种自己没见过世面的感觉,不过人家小两口没有避讳,大胆表达自己的态度。
: 对于这个,现在包容了,也不能指责人家什么。但是呢,说这个事,是想提醒一嘴,之前听过几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讲座,几个不同的医生都提到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取向问题,或者说要强化孩子的取向认知,很多时候是在学校被其他人起哄架秧子给忽悠过去了,比如本来只是和其他同学关系好,然后有人瞎起哄说两个人有点啥啥啥的,说多了就容易让孩子在性别上自我混淆认知,然后进一步认为自己取向变了。所以家长也需要多关注,强化认知,及时纠正。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6.*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