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动作文的问题
分析下来,作者还是在堆砌啊,火车上爷孙俩购物那一段应该就是凑字数吧...
昨天,小娃学校的作业是分析诗词中月亮描写的意象。
小娃自觉分析不错,拿给我看,让提意见。
我的意见是:
1,提炼的意象反映了自己的理解及感悟,但主次不分明,不简洁,行文结构松散。
2,写作应该让毫不知情的读者轻易明白你在说什么。
本人写作无系统、无架构,主要就是按照上述第2条来写,无力给娃提供帮助,一般不介入娃的写作与阅读。通过昨晚交流,感觉娃也正在构建他的写作基础框架,虽然我觉得很烂,但有构建的萌动就可能会出现进步升级。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叠个甲:水一贴讨论它存在的问题 没有说它不好的意思哦
:
: 这文章感动不感动就不讨论了,毕竟这是很个人的事情。我们就写作技术来说,看一下这个文章的硬伤。讨论范文的意义在于,自己娃写作文,就不用掉进同一个坑里了。
: ...................
--
FROM 221.223.196.*
我娃写作是:
无华丽的辞藻、感悟少,细节描写少...结构性地硬加上几句评述
把字凑够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娃也有那篇文章同样的问题,辞藻华丽堆砌(比那片还要华丽),评述性、感悟性多,细节描写少。
: 内容缺核,全靠形支。
: 小孩子还是缺乏生活阅历,写文章全靠模仿和想象。
: ...................
--
FROM 221.223.196.*
感觉我家娃语文可能会有点变化,最近几天发生3件事,反映娃对语文兴趣提升。
1,首先是娃说在学校读了几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后背诵下来了,并评论说庄子后面转换了辩论,有点瞎搞了。
2,第二天娃说梦中做了一首诗,记住了前两句“八只母鸡聚田垄,一家亲人坐前堂”。为什么是“八只”?为什么是“母鸡”? 我附和“好诗,好诗”,娃自觉得不错。
3,分析“古诗描写的月的境象”,感觉娃还是有感悟的。
综上,虽然简陋,能让大拿笑掉牙吧!但“若愚”移山,日日新,提升有望。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孩子阅历太少,接触社会面太窄。
: 能有啥可写的啊,基本上全是靠模仿和想象。
:
--
FROM 221.223.196.*
他是高考文科大拿啊!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只配去学几何。
:
--
FROM 221.223.196.*
没有用心去做,形式差不多就行了,以致逻辑冲突断裂,经不起推敲...那么,感情就虚了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客观地讲,写作文的孩子没动脑子,改作文的大人没用心改,甚至没认真看看孩子改完的成果。
: 就这种敬业程度,确实只配抖音。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