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文事件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语文老师
如果是初三学生自己选材写的,不做恶意揣测,有情感有发挥,也挺好
但是语文老师就这么发到网上,不谈作文本身的问题,就有博眼球的嫌疑了
昨天爱娃张热帖提到的感动,每个人读的心情、环境不同,也正常
但是看出来这个学校的语文水平,的确一言难尽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感动作文的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27 18:16:13 2025), 站内
:
: 叠个甲:水一贴讨论它存在的问题 没有说它不好的意思哦
:
:
: 这文章感动不感动就不讨论了,毕竟这是很个人的事情。我们就写作技术来说,看一下这个文章的硬伤。讨论范文的意义在于,自己娃写作文,就不用掉进同一个坑里了。
:
: 【问题一:逻辑断裂】
:
: 这篇文章有很多处的逻辑没有处理好,该给的铺垫不给,该有逻辑没有,导致读起来很迷。
:
: 比如,第二段还“次日天未亮就把额头贴在起雾的玻璃上守望远方晨光破晓”的作者,到了结尾已经记不得自己“是否也曾像那个小孩一样,偷偷掀起窗帘欣赏不断变幻的风景”。 作者到底是记得自己看过风景,还是不记得自己看过风景?
:
: 以及,“然而小学后,回老家的次数也随之减少”,“直到去年,姥爷离世,回老家的频率陡然上升。”这两句可能是实话,但因果不该是这样介绍的。
:
: 读者能理解的逻辑是这样:“上中学后功课繁重,回老家的次数也随之减少”;“姥爷去世后,为了让独居的姥姥多见到亲人,我们回乡的频率上升”。
:
: 不然吧,姥爷去世了,“我”就开始频繁回乡了——这是跟姥爷什么仇什么怨。
:
: 这种细节问题的原因是语言功底不足。写是写了,随便写的,严谨度和准确度欠缺,靠读者替作者圆。
:
: 【问题二- 核心问题-形散神也散】
:
: 文章两条线,明线旧轨还乡,“我”终于坐上了小时候的火车;暗线亲情思念,姥姥姥爷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
: 这个布局挺常见,但是比普通的“借物喻人”还是要难一些的。旧轨有 “火车-飞机-火车” 的变化,人际关系有 “小时候跟姥姥姥爷回老家 - 姥爷逝世- 我成年后还乡” 的变化。这两个变化还不对应(实际上完全无关)。作者要搞这种明暗交织,就要给两条线之间找到一个相关的理由
: ,为什么“我”在飞机时代怀念火车,这种怀念跟暗线的亲情又有什么关系。处理不好,就织不起来,就会全文分裂。
:
: 裂的结果是,全文想突出的亲情露出了破绽。“我”思念姥姥到了一见面就哭的程度,然而,比起耗时更长的火车,“我”对一天就能见到姥姥的飞机抱怨颇多,原因是坐飞机不惬意、没风景。这逻辑就导致结尾的思念非常假。
:
: 实际上,文章的整个前半部分都只干一件事:背景交代,让作者能在飞机时代去坐旧火车。用了好几段交代一下这个火车是用来回乡的,以前是跟姥姥姥爷坐过的,作者是讨厌坐飞机的——因此,这回作者又要坐火车了。讲真,读者不傻,真的不用水这么多字数,而且在这篇文章里,喜欢
: 鸪档脑蚓筒桓檬翘盅嶙苫K淼胤搅恕
:
: 这篇在结构和立意上的问题,核心都是一个,作者没想明白“旧轨”和“还乡”之间的关系,没想好怎么编,只好各写各的。文章中段,作者“终于再次踏上这趟魂牵梦萦的火车”,但整篇文章前半部分完全看不出哪里魂牵梦萦这个火车。
:
: 而且作者想表达的,应该不是25个小时的火车值得魂牵梦萦,而是跟姥姥姥爷共度的亲情时光魂牵梦萦,火车是一个象征物。很可惜的是,在整个文章的前半段,姥姥姥爷牵了作者一次,姥爷离世了一次,然后没了。不知道魂牵梦萦的亲情哪来的。“魂牵梦萦”这么重的词,用在这里不是
: 拔钠痰嫠角成,而是咣当从天上砸下来的,作者说是就是。行吧。
:
: 【问题三:流水账人物描写】
:
: 倒数第二段和第三段,可能才是作者真实的写作水平。在大量辞藻堆砌下,爷孙二人跟机器人一样。没有场景,没有语言,没有神态,心理描写靠“毫不犹豫”和“心甘情愿”一笔带过,爷孙二人甚至不如AI生动。
:
: 这样的处理手法非常诡异,因为作者在这一段用“爷孙旅客”来比拟“姥姥姥爷和我”,如果说火车是亲情的象征,这对旅客就是亲情的具象。在这一段下的功夫,无论如何不该逊色于车窗外的风景、对飞机的抱怨、躺在车厢里的惬意。然而呢,这个“不该”它就是发生了。可能因为前面
: 质耍秸饫锩坏胤搅税伞
:
: 【总结 从这篇范文能学到什么】
:
: 1.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列提纲 要列提纲 要列提纲
:
: 一个合格的提纲可以确保两件事:
: - 作者始终记得自己在写什么、为什么写
: - 文章布局和逻辑不至于失当
:
: 2. 立意很重要,首先要确定立意,然后不要偏离立意,再然后要围绕立意把逻辑编圆了,最后不要写着写着写飞了跟立意反着写
:
: 3. 靠堆砌辞藻可以混过景物描写,但是会在人物描写时暴露真正的成色。该观察要观察,该练还是得练。
:
: 4. 文章写完后多读几遍,注意表达准确,注意前后呼应。
:
: --
:
:
: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142.179.74.*]
--
FROM 49.6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