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IMO国家队
太多已经多次国集的选手了,每年占着国集名额不说,还免参加预赛,这个规则确实该改改了,像这种都去预科学习的还来免预赛参加cmo,优势太大了
--
FROM 111.201.134.*
物理不清楚,听说好像不允许吧
信息学是可以二进宫,但不占用国集名额
数学有点太狠了,不仅占用国集名额,还免参加全国预赛,这对新人不友好,像这次6个人里有4个都是已经国集的人了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是不是就不行
--
FROM 111.201.134.*
不占名额最好,也不影响国家队稳定,既然占名额了,就不要免预赛也好,这样对大家才公平,否则一堆新人还把宝贵时间放在一试别拖后腿的,怎么去和不用管预赛的人pk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届国集队员应该禁止参赛CMO,自己上岸了不管后人死活啊
--
FROM 111.201.134.*
占不占国集,免不免预赛制度不是有了就合理,也不是不容质疑,矛盾越突出的时候,质疑的声音越多,难道不是?
现在多次参与的人完全是看个人,如果今年王和史和叶要真继续,那国家队有没有新人都难说。
【 在 gaert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开始说的是这个吗?不是在讨论有没有猫腻?
: 怎么湖北进了3个满版都是质疑,一会儿有猫腻一会儿不该给参赛资格。数竞这个制度是今天才有的吗?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1.201.134.*
FROM 111.201.134.*
主要质疑的是占国集名额,还免预赛,为了国家队成绩稳定,可以重复参赛不会被质疑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从imo参赛的第一届就允许多次了.
: 网上摘录的:
: 林强,1986年铜牌,1987年银牌,来自湖北黄冈中学。没有选择清北,保送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林强是黄冈中学光荣榜上永远的第一。
: ...................
--
FROM 111.201.134.*
这现象感觉越来越严重了,这条路越来越窄,明年上海那群高一肯定继续,再加上其他返场的,能有45个国集名额就不错了,最头疼的是这帮人完全不用搞一试二试。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应该占国集名额,该改规矩了。老人达到新60人国集分数线即可入围第二阶段,两全其美。
: 以前很少有返打的,这几年多起来了。
--
FROM 111.201.134.*
没毛病,但不需耽误国集保送名额,或者干脆也变50,现在看这趋势,一年50都没有了。
【 在 dapao244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从国家层面考虑,
: 谁拿金牌希望大,
: 谁先上,
: ...................
--
FROM 111.201.134.*
数学是最先接触的,不少人也跳不过,去选其他科目
名额少情况下尽力拿一本约是比较现实的追求。
【 在 mshua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一直觉得物理竞赛的性价比是最高的。物竞规定,进入过国集的选手,第二年就不允许再次参赛了。所以每年的50个名额都是留给新人的。不像数学竞赛,看着有60个国集名额,除去往年选手,留给新人的名额,也就不到40个了。
--
FROM 111.201.134.*
国足现在愁人少,怎么选也救不过来了,除非等群众基础好了。
【 在 r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乒乓球队马龙樊振东还能打,但为了梯队建设,提拔年轻人,也只能让他们让位。国足一堆30+的老家伙,年轻人起不来。为了成绩让国集选手复打短期有利,长期有害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G-AN00」
--
FROM 111.201.134.*
国家队参加几次都行,是说不该跟保送名额冲突,其他学科都不挡后来人的路。
【 在 dongbei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IMO,陶哲轩三次参赛,舒尔茨参加了四次
: 感觉真正数学大神就是兴趣爱好
--
FROM 111.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