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IMO国家队
目前胜在能够长期上课训练,北京不行,都是业余时间外培,不在人大附的时间还能多些。
而且湖北数学国家队人数一直前两名。
【 在 kant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武汉奥数培训真的很变态。
: 家里小孩做高思的题还可以,
: 去培训班直接被虐的不行了。
: ...................
--
FROM 111.201.134.*
那不是吧,都是局部的,奥运也不可能把历史时期的人拉来和现役一起比下到底谁是百米之王,imo也不可能把数学家拉来比一下。
而且很多都有限制,比如世界杯也不是全球踢的最好的32个国家参加。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短跑100米
: 奥运会比的就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厉害的人
: imo第一名
: ...................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1.201.134.*
FROM 111.201.134.*
来ipho看诺贝尔奖,你这想法够逆天的。
跟去日本足球届找梅西一样,找到下半辈子估计也找不到。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类比不太对
: 这个时代物理谁好
: 我不看ipho
: ...................
--
FROM 111.201.134.*
是这个理,要么都从预赛打,要么为了不分散精力搞一试这种imo用不到的,就从cmo打,但不占国集名额,这种降名额到50也更合理些。
【 在 player04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低年级出成绩的很少,绝大部分人都是高三才第一次进的国集,让往届国集的人免试进冬令营也没太大影响。现在数竞低年级化越来越普遍了,一大堆人高一就进了国集甚至国家队,那以前这个规则就不太合理了,就应该一视同仁全部从预赛开始打起。
--
FROM 111.201.134.*
明白你逻辑了
但也说不出谁对谁错,谁来代表国家队也根据时机,人才倍出的年代,多换换年轻人挺好,人才匮乏的国家,没人可换也只能老人坚持着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懂我的逻辑
: 我是说奥运百米金牌
: 一般来说就是当世跑得最快的人
: ...................
--
FROM 111.201.134.*
还好吧,都是从青少年起的,以前只是没有或者不普及罢了,带有竞赛属性的菲尔兹人也不只一个。
【 在 priz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对
: 所以数学
: 菲尔兹奖
: ...................
--
FROM 111.201.134.*
武汉这会统称国子学,是哪个学校不重要,出成绩这都在国子学学习。
【 在 whisve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武汉经开外国语2019年才创建的,成绩不错了
--
FROM 111.201.134.*
你看到过几个自不量力还挤的,看看那些升学受益的又不只是国家队选手,大部分也都是普通人,哪有什么自不量力。
【 在 t3w4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人就喜欢卷!这条路本来就窄,偏偏好多人自不量力往上挤。
: 这现象感觉越来越严重了,这条路越来越窄,明年上海那群高一肯定继续,再加上其他返场的,能有45个国集名额就不错了,最头疼的是这帮人完全不用搞一试二试。...
--
FROM 111.201.134.*
如果参加预赛,抢去的是离cmo金都有距离的省队选手名额,保预赛占国集这种远比占省队要坑,信竞占省队毕竟还有校内协商或者脸面问题,没什么太大意义的能让就有人让了名额。
【 在 chengxi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错了,相比信竞,数竞国集返场毕竟不占省队名额,信竞国集返场继续占省队名额,而信竞省队名额本来就少之又少。
--
FROM 111.201.134.*
不占名额,都从预赛起,相对公平些,有实力的愿意弄的全凭个人发挥进国家队,其实只要备战耗时耗精力,很多人不愿意继续了。
【 在 xishuai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国集没进国家队,二战也还好
: 得了金牌再来一次,其实没必要
:
: ...................
--
FROM 111.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