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天top2强基报名了
【 在 Reop 的大作中提到: 】
: 679分好高,北理工普通招生都看不上了吧,这分可以上华5了
看排名看排名,不要只看分数。去年的分数比前年普遍高了4到5分...
这个位次,上不了华伍里面其中4所的好专业,所以说这个排名段的北京孩子比较尴尬。
报名很重要的,我都不愿意提起我们班里那个同学,同样也考了这么高的分数最后调剂以后专业一言难尽的事,哎
--
修改:beanspower FROM 123.123.250.*
FROM 123.123.250.*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建议人大,强基是用来兜底的
: 娃有一同学,都说p大没问题,但高考小失手,人大都擦边好险
这还真是不通的思路。很多人认为强基是用来冲高的不是兜底的。 当然,除了平时成绩比较稳的能上top2的那些,毕竟他们没有 高 可以冲了,报top2对他们来说就是兜底。
--
FROM 123.123.250.*
【 在 chengxi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交南模式冲高,其他模式兜底
报复交要慎重。除非你平时比他们低2挡。否则万一不小心考高了但是被他们截胡,那就惨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这种鸡贼模式了,哎。
--
FROM 123.123.250.*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实际是捞人的占很大比例,那些平时成绩或者评价不占优势的哪名额多报哪希望大点。
对对,还有个捞人的作用。我们班就有一个大牛最后时常但是通过强基被p大捞走了。
至于top2以下的嘛,我还是觉得大多数都是冲高吧。
--
FROM 123.123.250.*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之所以能给一个孩子强基的资格,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孩子能有上本校的实力,给他们这个名额是为了防止高考的偶尔失手给一个兜底保障。这有点儿类似于中考签约,被签的孩子其实都是凭实力上那所学校都富富有余的。
: 所谓冲高其实就是高考那一下子临门一脚很精彩,考出了最好的成绩,然后凭这个成绩去到比平时状态更好的学校了,这个不需要再加个强基吧,加强基实际上是一种赌博思路了
:
你说得对于top2是这样,因为他们的强基就是为了捞人,捞那些平时实力够但是高考发挥时常的孩子。
我是不信对于人大北航来说,报他们强基的都是“平时成绩稳稳能上”的。平时能稳上人大北航的肯定一大堆去报top2的强基了。
--
FROM 123.123.253.*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大和北航我感觉对于文科来说不是一个档次的。我查了一下24年的普通批次在京录取线,人大就比北清低几分啊。
: 楼主孩子情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清综合营给的条件即便后期入围那可能也给不到很高的优惠。所以就这两个月的时间与其还要花精力去打那个酱油,不如努力专注于高考多考几分就好了,有了兜底更可以放手一搏了
强基要冲高呀。兜什么底呀。现在大多学校(top2不是)都是出分前最终确定要不要参加强基,如果选择了,最后分数再高也不是自己掌握主动权了。
所以说强基大多都是冲高而不是兜底。你确定报了复旦的强基,万一最后分数达到了p大的录取线,复旦一定会把你直接提走,多遗憾呀。
--
FROM 123.123.253.*
【 在 nmw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强基过线和
: 被录取是两个概念,去年679一点希望也没有,不用纠结。
有的人不太懂怎么看实质。最终看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679看着不低,其实就是前年的675。
这个分数对应的排名,报北航的话甚至北航都不保证是最火的计算机班。
--
FROM 123.123.253.*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汗,强基志愿并不是锁定。出分高的话不走强基就行了。
: 复交除外
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
强基计划从选拔流程上进行分类,整体可以分为清北普通模式和“复交南”模式两类。
2024年,北航、兰大跟进“复交南”模式,与上交、复旦 、南大、浙大、中科大、同济、厦大、西安交大共10所高校采用高考后出分前校测模式。
“复交南模式”是什么?
校测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6月10-15日)进行,报名成功即有资格参加校测,“全员破格”入围。
依据初试成绩,按招生计划和入围倍数划定复试入围名单,复试结束后,待高考出分,按照综合成绩完成预录取。
2025年各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还未发布,极有可能会有更多学校加入到“复交南”模式中,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准备!
--
FROM 123.12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