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版友提供的有趣材料。 首先,以下是版友提供的AI写作段落:
狂风如一头挣脱枷锁的凶兽,在天际嘶吼翻腾。云层被撕成破碎的絮片,裹挟着砂石撞向大地,枯枝在电线上抽打出鞭哨般的锐响。整片原野化作癫狂的漩涡,麦浪化作千万柄银剑彼此劈砍,草屑与鸦羽在空中织成灰白的罗网。老屋的瓦片簌簌战栗,檐角铁马迸出凄厉的悲鸣,而远山早已湮没在翻卷的尘暴里,恍若被巨手揉皱的纸稿。这不是风——是天地在咆哮着拆解秩序,每一寸空气都灌满了蛮荒的力,行人佝偻如蝼蚁,连呼吸都成了与无形洪荒的殊死角力。
————————————————
上面这段话看起来说了很多,但只是混乱的堆砌。最大的问题是AI对于镜头语言的逻辑没有概念。学习写景作文时老师应该会讲空间顺序的重要性,缺少这个顺序,读者就会上一秒云层下一秒大地,第三秒枯枝第四秒电线,完全无法在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图景。
另外这里有很多表述逻辑问题,比如“云层被撕成破碎的絮片,裹挟着砂石撞向大地”,云层被撕碎了,又怎么能裹挟砂石,破碎的云层裹挟砂石又怎么撞向大地,这到底在说什么。这种不知所云硬往上堆的毛病,常见于刚学着点“大词儿”的新手写作,比如前两天的旧轨还乡。AI的水平看来也差不多就这样。
下面是我给Chatgpt的要求
改写下面这段话,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这段话是一个悲惨故事的自然背景。整段话要渲染悲怆的气氛,以及人类在自然肆虐中的被动和无力
2. 保留现有的意象元素和描述,按照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3. 最后焦点落在风中的行人。
————————————————
ChatGPT改完的版本:稍微好点但还是乱七八糟的
天边乌云翻涌,如墨般沉重,被狂风撕扯成破碎的絮片,搅入黄沙与尘土,簇拥着朝大地扑下。怀抱着小镇的山峦早已被吞噬在苍茫之中,仿佛天地间被一只粗粝巨掌揉皱,只余一纸残景。风卷尘暴如潮汐奔涌,山下延伸到小镇的原野上,麦浪不再温顺摇曳,而是化作万千银刃,在怒吼中彼此劈砍。小镇的主路两旁,高空中枯枝断裂,抽打着电线,甩出一声声如同鞭笞般的尖啸;草屑与鸦羽纠缠成灰白的网,在风中飘旋,如哀乐如挽歌。近处的老屋摇摇欲坠,瓦片战栗作响,檐角铁马挣扎着发出金属般的悲鸣。天地不再是容纳生命的庇护,而是失控的洪流,在肆意拆解一切秩序。风,不再是风——它是怒吼的神明,是远古的野兽,是无可抗拒的毁灭意志。而那名行人,微小得仿佛随时会被卷走,背脊弓得像被风钉在原地的蝼蚁,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整片天地作着最后的抗争。
——————————————————
最后还要手动调整,才能看起来像点样子(然而这也不是我喜欢的写法):
乌云翻涌,如同打翻的墨汁,瞬间浸染了整片天空。怀抱着小镇的山峦已被苍茫吞噬,只余一线断断续续的轮廓。山下延伸至小镇的原野上,麦浪不再温顺摇曳,而是化作万千银刃,在怒号的狂风中彼此劈砍。小镇主路两旁,树枝如鞭猛甩,发出一声声尖啸;草屑与鸟羽在风中交织翻飞,缠绕成一张灰白的罗网。近处的老屋摇摇欲坠,瓦片战栗作响,松垮的门窗挣扎着发出悲鸣。此刻,天地不再是生命的庇护,而是失控的洪流,肆意拆解一切秩序。风,是苏醒的野兽,是怒吼的神明,是不可抗拒的毁灭意志。而那个在主路上蹒跚前行的行人,背脊弓起,缩成一团,如同随时会被卷走的蝼蚁。他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这片狂暴天地作着最后的抗争。
※ 修改:·tokilltime 于 Apr 12 10:41:10 2025 修改本文·[FROM: 142.179.74.*]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142.179.74.*]
修改:tokilltime FROM 142.179.74.*
FROM 142.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