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下一试的练习
你希望上5次也没用啊,得你娃希望才行。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加入竞赛队后,开始一试的练习,有五六次练习了,虽然每次只能得二三十分,但我和娃都觉得这种学习更有意思。娃说基本都能听懂,但还不能做题,做题时想不到。感觉适应一段时间,会有提升,一旦能做了,能力也就切实得到提高了。
: 竞赛老师很忙,经常中断停课,停课会安排娃自己刷一份一试题,娃往往是没刷的,校内事也不少,没充足的时间刷一试。
: 我希望每周能上5次竞赛课才好,每次先做题,然后1小时讲完,如此,大概率会提升的。
--
FROM 111.201.128.*
正式的高联里北京省队能做出三道二试题的人特多,平时的倒是题难,没那么多能做出三个的,一试100+有的时候没用武之地,只做出2道,一试100+也帮不上忙,做出三道,一试100+还太多了,跟80+没什么区别。
不像浙江,卷一试,省队线高于北京,完整做出三道题的反倒少。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式考试高联一试满分120,省队以上水平一般能100分以上。
:
--
FROM 111.201.128.*
学习新内容,容易找到快乐,等都学完快乐就要跟着转变了,可能会是能不能做出题的快乐。
跟下棋也差不多,没事杀一盘,这个是没事做道题。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娃也挺愿意上的,我时不时鼓励一下娃。
: 我对娃说“你们学校的扛把子,第一个省队”哈哈,调侃式鼓励。
--
FROM 111.201.128.*
北京整体实力有,最顶尖的不是持续的,cmo金的人数这几年都比较靠前。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牛啊!
--
FROM 111.201.128.*
先学一试吧,觉得还不错,再碰二试,我观察每年省队,其实就是高年级的二三梯队和低年级的第一梯队组成。整体上高年级有着优势的,对于不是那种最出类拔萃的,都需要时间学习和沉淀的,而且好多人有了实力后第一次都容易出状况。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像爬山,爬高一点就收获成就感,会得到启发。校内绝大多数题都是简单重复,我娃校平时测又容易,娃都没兴致了。
--
FROM 111.201.128.*
有兴趣情况下只弄跟校内相关是对的,没有竞赛氛围的情况下很少有玩命学的,阻碍太多了,自学为主,孤军奋战,这种学法现在想出竞赛成绩一般都得多学一些时间。
其他竞赛跟高中校内关系也一般,但前提也都是把高中部分弄完。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看重一试的,毕竟一试覆盖高中数学嘛。
: 昨天对娃说“努把力,争取数学突破一下,然后转去物理,听说化学、生物也不容易拿高分”
: 娃说“不是要竞赛吗?”
: ...................
--
FROM 114.254.0.*
高考数列看天分也看发挥,一试弄完就见了竞赛习惯考察的方式方法,练几道数列题试试,行就行,不行就求稳。
实际上竞赛生通过不断的训练,练出了一种状态,旁边人会感觉他们节奏很快,读题都快。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通过竞赛内容来促进校内是捷径。
: 高三一模的数学让小娃看了一遍,让娃不要做,就看一遍,有的知识点不难,忘了先不论,然后告诉我感觉。
: 娃看后说前面觉得不容易但都可以做。
: ...................
--
FROM 114.254.0.*
数竞都需要有过程,继续研究就能有些提高,能一路快速提升的人一届也就那么两三个甚至某届更少,也一样都有瓶颈期,开始都有冲劲,中间都可能瓶颈,后来再达到有冲劲的期间那种成绩就会非常踏实。
天赋稍差的就是放缓这些人的进度,慢慢的提升,慢慢的到上限了,就看其中某次重要考试是否能把会的都集中到一起,就是最后的成绩。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之前唯一尝试学习了一下高中小蓝本的数列,娃的感受是难,仔细思考硬读了前面几节。
: 娃说,读例题是读懂了,但做是另一回事,找不到突破点就是很难找到正确的解题路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章可循的感觉。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23.125.174.*
FROM 123.125.174.*
最重要的是能够尽可能的稳定输出已经掌握的难度,竞赛跟校内一样,拿到该拿部分的分值,获奖也可以是分数线的边缘,远超分数线的那点人都是天赋,不必当成学习目标。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的学习特征是:相对的难题,娃总是差一点的感觉,过一段时间一个小跳跃覆盖,进步是非线性的,而是间断性跳一步。学小奥以来就是这样,只是这种跳跃随着高度的提升,周期越来越长,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了。期望娃能再跳跃一两步。
--
FROM 123.125.174.*
转数之谜上的消息,北京高联预赛5月18号,4月30号中午12点之前区教研员上报名单,学校没竞赛老师的可以这么体验
不过年级低没学多久不参加也行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学校没名额,我娃参加不了,明年可以争一个参赛名额。
: 如果有名额,都可以体验一下,体验的人很多,真正的竞赛手很少,有门槛的。
: 时代发展,竞争激烈,为什么提前学的越来越多?事实是有高考竞争优势的。
: ...................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23.125.174.*
FROM 123.1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