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数学一试练习
小娃一试内容练习历程:
第1次,做了60分题,得多少分不知道,老师没讲解。
第2次,2X8,得16分,老师1小时讲解完,有2题不大听懂,需要再琢磨。
第3次,3X8,,得24分,讲解基本听懂。
第4次,4X8,,得32分,讲解基本听懂。
第5次,3X8+5,得29分,期中1道大题得了5分,老师建议加强计算能力,讲解基本听懂。
第6次,2X8,得16分。
第7次,3X8+20,得44分,娃说最后1题是圆锥曲线,20分,想想就会做了,简单。
第6、7次都是昨天练习的,两次合并就没有讲解,让自己消化。
经历多次练习,感觉孩子要想提升,得自己练习,需要自学能力。
前8道填空题,只能对3道...建议每次出现但均做不出的题,回炉自学相关知识,每1个月能多做1题就很好。
--
FROM 221.223.193.*
初二,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联。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初二还是初三?
--
FROM 221.223.193.*
高中课程即将学完了。
娃校内平面几何是强的,竞赛类的还没深试水,不知能否快速破题?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一试先突破80分。
【 在 cheng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中课程学完了吗?如果是现学现考的话,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一试想考高分的话,高中内容还是要短时间系统学习一遍,学习完后,再研究一试内容。想进省队,一试110分左右,二试90分以上(平面几何强的话,利好二试,平面几何做出来,另外3题答对1题。平面几何弱鸡的话,那么二试想高分,还是不容易的)。
--
FROM 221.223.193.*
知识面掌握应该有强弱,要补齐弱项才能实质性提高一层。
【 在 w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进步速度快的太猛啦
--
FROM 221.223.193.*
进程是非常不确定的,期待竞赛队能多上课,通过上课找到薄弱面,然后针对性自学。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厉害,赞
: 等你的好消息和成功经验啦
:
--
FROM 221.223.193.*
娃学数学,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娃喜欢学数学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很难
: 不过看你娃的成绩,肯定很有希望。而且感觉娃应该很喜欢学数学。
:
--
FROM 221.223.193.*
我娃即将学完高中数学,一试没学过,一试和高中数学是重合的吧?
娃直接跟初三的队去学习了,直接就是做一试的卷子,然后老师讲解。
如果一试拿到60分以上后,打算让娃刷初中小蓝本四、五册,为二试的几何储备能力。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需要先系统性学习一遍一试知识。
:
--
FROM 221.223.193.*
初三期末就是高一啊!所有高一的选手其实都是初三毕业。
【 在 shaw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联初三就可以参加?
: :小娃一试内容练习历程::第1次,做了60分题,得多少分不知道,老师没讲解。:第2次,2X8,得16分,老师1小时讲解完,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23.193.*
是的,我们比一般的竞赛生晚了1年,比优秀的竞赛生晚了2年,不过我们的目标是一试拿像样的分数。
【 在 shaw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错,明年参加的时候就高一了
: :小娃一试内容练习历程::第1次,做了60分题,得多少分不知道,老师没讲解。:第2次,2X8,得16分,老师1小时讲解完,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23.193.*
我们有一个数学课外班(强基方向的双一班型),高中数学结束后应该学习一试内容,前不久犹豫是不是终止那个班,犹豫之后还是给续了。如果不跟班,信息摄入量就更少了,毕竟课外班有一个基本框架的。
学好一试反哺高中数学,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一试效果好,才会去冲二试,学习也不能完全功利化,特别是我们准备走1+3,也没有中考压力。
我喜欢一试这种学习模式,每能多做1道题,就说明掌握了一个知识面,简单明了,不打算刷高中数学的课内题了,高中阶段完成校内作业就足够了,以后慢慢会把时间倾斜到物化生。
初中数学也是这种模式,完成课内作业要求外没刷一道课内数学题。其实小学也是这样。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意思是让你先系统学完一试,再去刷题。
: 知识点重合,考察的方向、方法也不同,学一试不为了竞赛还学,肯定想学些思考方式、解题思路和见一些难度大的题提高眼界,你这样学完高中校内去刷一试题,未必获得最大的效果。
: 找点视频,每周看一个,例题暂停做几分钟,这样弄一遍,再去刷题练习做题技巧、提高稳定性
: ...................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