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注重学习技巧,引发焦虑
关于英语的学习技巧讨论,一般会点进去看看。
越看越焦虑,感觉落后了100亿...很多心得做不到,时间线太长了,太磨心志。
现实好像没那么难,操作也挺简单的。
孩子愿意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老师作业要求,学点新2,背核心单词。老师阅读练习少的话,自己补点阅读。好像现实就这么简单。
杀时间总结的英语学习就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阶段目标明确清晰。
数学的学习也可以很简单,根据自己的适应程度,选择一套教辅足矣,多做无益。我娃小学是导引,初中是小蓝本,高中也是小蓝本。不会增加第二套教辅了,初中刷了3册,如果几何部分也要刷,拿就4、5册。如果要刷函数,那就在高中小蓝本找对应的刷。或不刷,刷就去找小蓝本,所以我娃刷数学题算很少的,除了校内作业,教辅就是小蓝本。还有一个数学线上课外班,每次课后有十来题作业。总体方式很简单,就不累。
学习方式不能太多,不能过于技巧,不然很累。
--
FROM 221.223.193.*
有时间拓展一下应该更好
【 在 hamime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更少,就做校内作业,也没有课外班
: 当然不是顶尖头部学生
:
--
FROM 221.223.193.*
选定大方向,一以贯之。
行,终归行;不行,终归不行。
花式教育都是旁门左道,
教育方式可以很简单,很朴素。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你的意思
: 数学也一样 我空运教参无数
: 最后左手教材右手五三
: ...................
--
FROM 221.223.193.*
对啊!化繁为简,目标就那么大,没必要十八班武器耍一遍再去取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共那么多活,干完了就是提高
: 技巧是帮助干活的
: 关注技巧本身。。。算歪路吧
--
FROM 221.223.193.*
关注就容易焦虑
娃提前学高中数学,发现娃圆锥曲线部分完成不了课后作业,没跟住,那部分内容的作业基本都没完成。就有点焦虑了,觉得娃的付出可能会沉没...再之后,发现娃还可以进化,圆锥曲线的题也能做,后面的数列、导数都学得顺利,就又不焦虑了。
初一,焦虑过娃的语文、英语,当时确实短板。
语文时间线拉长,准备放到高中最后解决,暂不添乱...但娃语文也慢慢爬到班级均分了,上下波动。
英语考过62分,担忧,然后70分,80分,再几分几分颤巍巍往上爬,爬到90+时,一直认为是侥幸,结果稳住了,还越学越轻松的感觉,于是我就有些想得瑟了,觉得娃好牛。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解。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就好些。
: 我有一段时间焦虑数学,总觉得进度慢、学得浅。但实际上按照这个节奏是可以满足孩子学习路线的要求的。
: 至于英语。我自己是传统高考路线学上来的,没读过原版。带孩子之后自己才开始听、看原版。刚开始很慢,后来背了背单词,做了精听强化提升了泛听能力。现在读原版书、教材都没问题了。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高考路线好好学不会耽误人。
: ...................
--
FROM 221.223.193.*
初中小蓝本3年有了,初中基本没搞,只有第三册是初中利用寒暑假抽空刷掉的。
第二册应该是小升初那个暑假刷得差不多了。
娃的数题强度非常不足,我是清楚的,没有强度促使快进,就永远跟着后面吃灰,连尾灯都看不见,这个我也是清楚的。
初一期间数学拓展基本是处于慢速状态,原因主要是语文、英语出现了双短,这两科在小学也都是头部成绩,均明显短板出乎意料,如果我们没被点招,进了普通学校还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学校的作业也很多,娃最初非常不适应,后来挺过来了,这两科都挺过来了。
在这个期间,我们坚持跟着课外班学高中数学,一周1次课,总体完成作业,额外刷题没时间了。
初二以后,课内确定比较轻松了,又返回来想折腾下数学了。
娃喜欢学数学,但缺少点小痴迷,需要我推动,我也在琢磨来一段高强度提速,观察是否有所变化。
【 在 Safari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方法太温柔了,强度远远不够
: 你的小蓝本都两年以上了吧,太慢了
: 速度太慢了就没有效果了,要认真想想,可以做实验,暴力加速一下看看效果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