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成绩不好的去美国留学确实是个不错的出路,对一些人来说
【 在 wwwlb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初中同学的孩子就是这样,都不用10后
: 他家其实挺有钱的,就是做为70后的父母,确实观念还停留在出国多么多么好这上边,所以一定要小孩去留学,也不用参加国内高考那么卷。
: 前年去了个英国的没听说过的大学(好像是在曼彻斯特),原计划是至少读完研究生再回来,能留下当然更好,结果小孩去了一个学期就不想去了,就是嫌那边啥都没有,生活远不如国内。后来好说歹说答应读完本科就回来。
: ...................
我接触过几个这种家长,咱也不敢问他们是不是从心理认为“其实孩子就是国内考不上好大学才留学的...”。
从外人看就是这样,能考上国内好大学本科不上非要去留学的那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学渣出去。
--
FROM 123.123.252.*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娃从5年级转国际路线,我认可你引号里的说法,我家孩子在国内很难考上好大学,即使考上也会代价惊人,比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等等。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能拿出几百万rmb去留学的家庭太多太多了,导致这条原来还算可以的赛道上已经拥挤不堪没有红利了。还要附加家庭资源支持,比如董小姐 这样的,才能破局。
--
FROM 123.123.252.*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些年选择教育路线可能是看中出国留学的红利,我家倒是没为是否存在红利纠结,主要是因为国内教育的硬伤正好匹配孩子的短板。
所谓国内教育硬伤,更多是家长的硬伤。
我看到好多家庭,孩子成绩不行人家期待也不甚高,或者孩子天赋挺好学起来不那么费劲,其实都是挺正常的孩子和家庭。
只有 家长给孩子赋予远超孩子天赋的目标,才会痛苦。
--
FROM 123.123.252.*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教育厉害?本科能学个啥 在国内没啥区别
: 要是博士倒是欧美的教授比较厉害
那个id的孩子要走美国本科路线的,必然要说服自己 美国本科牛的狠
--
FROM 123.123.252.*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至于 高三拼一年 能考哪考哪
: 也没那么累
但是有的家长是:小学上不了好初中,初中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哪个环节不行都要完蛋 的心态,所以从一开始就紧张纠结,那是没办法。
--
FROM 123.123.252.*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红利或者回本,教育投资的回报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康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用孩子的年薪和学费来算帐。你要这么想只能说国际路线不适合你。
这个事嘛,就跟炒股一样:进去的和出来的互相看了一眼,心里说对方:sx
--
FROM 123.123.252.*
【 在 asm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有点像国内的觉得出国读本科都是学习差的,出国的反过来觉得留在国内的是家里穷的,感觉都太刻板了。
: 我自己部门校招美本,清北及985本 各1/3,入职后平均工作能力表现没明显区别。
有一说一,如果是富士康打螺丝这种性质的活,确实什么本科都看不出区别。
--
FROM 123.123.252.*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时候呢,是没闲钱炒股的人看别人炒股一边骂sx一边巴不得别人亏死。这种人没必要搭理,因为压根不在一个level。
没错,酸葡萄心理要不得。
--
FROM 123.123.252.*
【 在 as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我们在竞争最激烈的互联网国际部门招清北学生进来打螺丝,不该回。
:
不要过于傲娇,谁还没在大厂待过呢。
google都曾经被说是高学历人才黑洞,有人吐槽他们的一些简单工作是一堆顶尖学历的在干。
我们部门招聘的大多数都是重点大学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有一些非重点本科的,他们干活不行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
FROM 123.12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