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获知小娃期中年排前5名
我们年二,不认识年一的学生
我理解错了意思吧?年级第1名是谁不知道。
我娃是班级第2名,前30名都在两个重点班,非常均衡, 班排名X2≈年排名。
【 在 suosuo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一的孩子,是叫子涵吗?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3.*
FROM 221.223.193.*
是的,我最重视语文、英语的师资,理科类还可以自己懂,文科类要对路。
文科师资尤其语文更难把握,所以不追传统名校也会纠结。
选择都是要权衡的,我们也想名校,但给的底线不算高,我给小娃定的底线是北工大,在此基础上摸高。
这样,纠结度就小多了。
看大家讨论,现在化学也挺需要好师资的,也挺繁杂且难的。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是全市范围里的pk,如果学校本身教研实力弱一点,全靠家长鸡血,6门课呢,挺考验家长的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3.*
FROM 221.223.193.*
孩子有变化,底线会给他下调的。
目标是随时可变的,即不是躺着可以拿到,也不是太大压力。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底线都得仰望了 ...
--
FROM 221.223.193.*
娃现在心态很放松,属于放松心态的竞争,我也在考量要不要把他推入更激烈的竞争环境。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真实的感受是,每一科都需要尽量好的师资,家长再查漏补缺帮忙补不足
: 北工大的标准可不低了。
: 你不如试试朝着市统筹的方向努力。既然有了北京户口,到时候老大也高中毕业了,约等于家里就一个孩子,咱值得为孩子谋划更好的教育资源。
--
FROM 221.223.193.*
我们只会把确定性最高的选项做为目标,其它的为辅目标。
只有12中会成为我们的目标,其它为辅。科特不会考虑,没搞过信竞。
【 在 flhs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有一定规划和家庭规划,
: 1,市统筹比较难,除了区排还有校排
: 2,保底12,如果保持这个状态,校额没问题
: ...................
--
FROM 221.223.193.*
你的问题我挺难回答的。
我可能是70%现实,30%唯心吧。在现实环境不差的前提下,我主要是唯心而行吧。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看家长,中学看学校;你难道相信中学时期学校的作用也像小学那样没存在感么?
: 我是不太能理解有去12中的机会你也不想孩子去的。我们孩子那会儿也是渣小,但我没有这么给孩子做心理建设,因为虽然孩子单纯但他会成长,他会从其它信源知道哪个学校好。我只是给他说我们选这里是因为离家近(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优点),但我们中学可以凭着考试成绩去到好学校。
: 另外,你不想中考但你们学校会做不中考复习的安排么?初三那一年实话说学不到啥高中知识的除非那些忙竞赛的孩子
--
FROM 221.223.193.*
我们可能确实有点唯心,或者说是任性。
我的真实想法是 :
1,其实不想去人大附(如果真让去,当然不会拒绝,这是理性),因为不想处于一群全科追求卓越的人群中,我觉得这种环境下心境是不平和的,也不会真心羡慕这类人群。
2,挺羡慕早培的环境,喜欢术有专攻的一类人,如果是综合早培就又不喜欢了。
以上观点也可能是 不了解而唯心 的一种心境。
所以也部分能解释我并不热心追求顶级学校,但如果自己的长板够的话,却会去追求顶级专项团队。但理性又占据绝对比重,会保底线。
【 在 flhs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有一定规划和家庭规划,
: 1,市统筹比较难,除了区排还有校排
: 2,保底12,如果保持这个状态,校额没问题
: ...................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3.*
FROM 221.223.193.*
哈哈,准备把这项任务交给娃妈去研究一下
【 在 flhs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多科特不要求信竞,大概有个科技类的借口就行。你看看各校的要求。而且科特的考试也是大概高中和数物化信竞赛预赛内容。
: 各个学校大多数科特是用来收综合生的,不是竞赛生。 比如家里距离还行的科特4中,十一啥的不香么
:
: ...................
--
FROM 221.223.193.*
我觉得没啥,孩子都大几十名之外,这么说话也是常有的。
帖中“1+3有不少名额”是我理解错了,同时把具体数字换成了不定数。
同学妈妈给娃妈说的是“有多少校额”,这样就顺了。她觉得校额少,我觉得校额不少。
【 在 diterl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有人告诉娃妈,12中的1+3有不少名额,我们就不要想了
: ——谁这么不会说话呀
:
--
FROM 221.223.193.*
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人到海淀准备学区房,我就觉得不至于,瞎折腾。
上好学校的愿望在我这儿诱惑力不够大,需要我改变习惯或付出稍微大点,就不怎么情愿了。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应该像前一阵版上来那俩人朝分的家长一样,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直接转个户口跨区中考。孩子愿意学,家长想高考有好成绩,目前区域内没有理想的学校,那就直接去西海完事儿。很简单的逻辑,想太多了把自己绕进去了。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