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来高中的加工能力差异确实大
清北选手受师资的影响很小。你说渣校的班级环境可能有影响还行,师资的影响太小了。除了清北选手,剩下的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师资的影响,学生越差,影响越大。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某些人觉得能去TOP2的即使在渣校也能去TOP2
:
: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惊闻一个郊区一中把全校前10名安排到经常出省状元的外地TOP高中借读了,而且其中一个在TOP高中是前几名,有机会考清北了。这个郊区一中以前十年都好像没有清北的,一本率也才50%多。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
逻辑越差的人越喜欢瞎类比。别人说高考,你说竞赛。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反了,差学生反而什么老师影响都不大。中上到顶尖都受师资影响很大,包括IMO国家队选手。
: 史皓嘉要是不被余水能发现,还在河南老家上学,不要说两届IMO满分,大概率也进不了国家队。湖北拿掉国子监等各种竞赛培训资源,竞赛成绩不大幅度滑坡才怪。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顶尖选手一样要掉队,就如同本届北京的竞赛选手。种子再牛,还是离不开土壤。
:
: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
对于顶尖选手,班级环境的影响大。有些远郊区县都凑不出一个尖子班,我高中时所谓的尖子班都有抽烟打架的。这种就需要孩子自控力比较强了。
对于非顶尖选手,班级环境和老师的影响都挺大。
【 在 ppzhu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到底是学生的影响,还是师资的影响啊?
:
: 在成绩差的班,聪明的学生很容易就排在前面,和老师教的好坏无光
: 但是这样聪明的学生如果到好一点的班,可能就需要努力一点了,因为还想再班里混的开,这样就水涨创高了,不一定就是老师的好坏,而应该归功于同学的好坏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
河北省县级行政区167个,清北苗子1670个,结果只考出来不到300。太可惜了。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算一算,全体高考生1千万
: 每年清本3000人,北大本3000人
: 考中率万分之六
: ...................
--
FROM 223.72.87.20
百度说东港区常住人口92万,莒县97万。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河北不清楚,我是山东出来的。
:
: 我拿日照市区、下属两个县做为例子,仅仅说明师资力量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哪怕只针对清北也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并不是说考清北跟老师无关,我觉得不但相关,而且相关性非常大。
: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
户籍人口也没区别太大啊,东港区83万,莒县116万。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户籍人口,莒县好多外出务工的,东港区好多外地过来务工的。
:
: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 百度说东港区常住人口92万,莒县97万。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
不如找清北学生做个问卷了。如果当初不是在那个高中,如果不是遇到那些老师,你还能考上清北吗?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哎呀,我就是胶东出来的,这一片我贼熟。
:
: 没必要否认师资的力量,这东西就是生源+师资配合出来的成绩,1+1>2没啥问题。
: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
老举例极端例子,你咋不把他扔到缅北呢。
另外百度一下发现,人家凉山州去年也3个清北呢,比我老家都多。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TOP2的苗子,把他扔大凉山,考个985就烧高香了
:
: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把他扔到大凉山,说不上还真不一定能考上清北。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