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zz早陪娃在北京高中国际部3年花费
我觉得大不值,也是执念太深的行为。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一、 学费
: 人大附ICC三年AP项目:12万/年*3年共36万。教材费大概每年3、5千元,因为疫情,原版教材海运不过来,因此教材费只交过一年。
: ...................
--
FROM 221.223.193.*
问题就在这儿,这是人均支出,但并不是人均剑桥。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看这篇文章下面公里国际部家长的留言,基本上都差不多这个支出。
:
--
FROM 221.223.193.*
一个群体的人均花费,又不是人均顶级CS
就像郑钦文一样,老爸卖房子给她练球,郑成功了,其他的都沉了,这个群体就不值啊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还不值?申到了顶级CS,毕业后一年回本。
--
FROM 221.223.193.*
个例值,群体不值...国际学校也依靠这些个例来支撑招生了
我说大不值是针对随机个体来说的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对这个家长来说,是很值的。
--
FROM 221.223.193.*
设国际路线100人,其中1人走了顶端CS
这100人的家长都关注了本信息,都关注自己孩子,其中1个家长对标本信息,99个家长对标剩下的群体。
你是对标头部1人,还是对标群体呢?
你的回复已经明确了,你的意思是你可以关注群体,而我非国际路线,我就是吃瓜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孩子就足够操心了,哪里还有操心一个群体的心思。
--
FROM 221.223.193.*
不限某专业,总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成功几率除以心理承受几率如果大于1,就是值得的。
如目标率现实录取是1%,而自己愿意为1‰的几率投入,他的值就是10.适合做。
如目标率现实录取是1%,而自己愿意为10%的几率投入,他的值就是1/10,就不值当去做了。
【 在 howard2con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卡梅不算什么特别难申请的。搜一下华人在全校学生的比例,包括其他一些加州和纽约州大学的华人比例,相当之高。某种程度上这些高校把教育当一门生意,国人又比较有钱重视教育,他们比较喜欢收国内孩子。
--
FROM 221.223.193.*
他是可以的,他的录取率远大于1%,有很大的成功率。
但做为一条升学路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值当的,都是炮灰。
其实就是卷,现实问题,更多的人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还有相当部分的人是跟风。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这么看
: 例子里这位zp理科优势大 花钱主要补英语 英语又属于投入就能见效的科目 达标可能性很大
: 事情就变成
: ...................
--
FROM 221.223.193.*
也是
国内出去读水本水硕的,现在正收获后悔。
老家二三线城市的见到一些,北京的反而没实际接触过。
因非京籍又不回老家高考的,有几个在国外读本科,不是一梯队的高校,有的是工科专业,我等待观察工科专业后继能如何。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际部能有几个跟风的
: 资金 精力 都是明摆着逃不掉的投入
: 而且按目前的发展形势
: ...................
--
FROM 221.223.193.*
拿出来讨论就是看各方的意见的,针对各种观点找到更适配的逻辑路线。
通过适配的客观逻辑,影响主观的视点及多样性。
如建立在主观认知定性的基础上,去讨论主题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发展为偏离主题的鸡同鸭讲。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大群体各种各样都有,好的坏的都见的多了,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自己最清楚。
--
FROM 221.223.193.*
要克服自己的主观任性,尤其女人,总不克服
女人,总是屈服于霸权、力量,绝不屈服于理性;这和男性是相反的。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就是各家条件不一样,打算也不一样,有啥适配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