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才能走得更深更远
孩子在每次大考中都名列前茅。但是我知道她走不远。一旦后面的学习上难度了,她就会掉下来。因为她没有构建知识体系,没有构建各科的思维模式,没有深度思考,所有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说白了,不爱动脑子,不爱思考。简单的事情还能应付,稍微绕个弯就不行了。
这个事情只有靠习惯养成才能解决。只有习惯了深度思考,才不会觉得累。思考这个事情确让人觉得累。
孩子的问题不是靠整理错题本就能解决的。只有真正地了解她整个思考过程,她的困惑,她的甩锅,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一对一这么普遍了,因为如果不深入了解,可能就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下一步,就是要一对一的带她发现问题,提升思考能力和思考习惯,构建知识体系,养成数学思维
--
FROM 124.127.73.84
还没到初二,现在就觉得有点往后退。就是不想动脑
【 在 w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级?初二下是个分水岭,过了初二下还能名列前茅,证明深度思考还不错 ...
--
FROM 124.127.73.84
哈哈哈,我也累……别说深度思考了,连思考都不想思考了。不过,后来还是赶鸭子上架,我抽时间提前做题再给她讲。外包不出去啊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这也不太像愿意深度思考的情况呀.....孩子总是问一些压轴题。我看着像是奥数之类的题目。我觉得太难,不想思考,也不想做 ...
--
FROM 124.127.73.84
这是个好问题,其实对于什么是深度思考,我都不是特别明确。
看自家孩子,她是在题目简单的时候,瞪眼想出来的。题目难的时候,是想不出来的。老师一讲,她就恍然大悟。出同样的题,10次能有7次做对。这就是没有深度思考。她只是记住过程和模式了,下次遇到就套进去。但是每次到大考,她都很幸运,都对了。
我觉得第二层思考应该是,听懂老师的思路,老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就能做出来。就这一层,她都没做到。我觉得这一层,如果可以培养,孩子还不偷懒的话,大部分是能做到的。
我觉得第三层应该是,建立数学的学科思维
【 在 lucky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度思考需要智商吧,普娃能培养出来嘛 ...
--
FROM 124.127.73.84
对,就是这样,深度思考不是做体操,你不能强行举起她的手。她要是不想思考,就很难强迫。
所以,就这样放弃,听天由命吗?于是,我就在想,为什么孩子不想深度思考,因为思考很累,很消耗能量。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2方面,一个是让孩子身体好,精力充沛。一个是养成习惯,习惯是耗能最低的。如果养成某个学科的深度思考习惯,那么思考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高速跑并不是耗能最大的,改变才是耗能最大的。
这都是我胡思乱想的,但是我打算试试。
还有就是,孩子有没有动力跟我一起做。我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她从无名小卒到现在年级大牛,就这份虚荣心,都让她有充足的动力。
也希望大家给我指导啊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想到不要紧关键是,娃 有没有探求 为啥 老是 想到了自己&nbsp ...
--
FROM 124.127.73.84
是啊,竞赛要智商,要思考深度。这么说起来,我说的深度思考,可能也没那么深……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数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和综合运用,有着特定的命题风格、难度控制、时间分配等应试技巧,并不需要多少深度思考,去提高 ...
--
FROM 124.127.73.84
智商,这个事情其实是我一直回避考虑的因素。我不知道智商是否能在中学阶段再提升。我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提升。
我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方法,通过后期的训练和习惯养成,来达到结果最好。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哪怕是智商极高的人,没有合适的成长环境,仍然难以成材。
如果我不能或者也不知道怎么改变智商这个因素,我就把其他影响因素做到极致。
然后,尽人事听天命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习惯,智商,抗压都有关系没那个智商死活也是想不出来的,见过那种特爱学习思考咋也想不明白的同学吧 ...
--
FROM 124.127.73.84
我也是觉得关系不大。让深度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智商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好像没有智商也不行,是不是没有一定的智商就不能养成深度思考习惯?
所以,这个智商需要达到多高?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度思考和智商没啥关系,是一种习惯。 ...
--
FROM 124.127.73.84
我还真是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
陪着他一起做,通过我对他的了解来判断?
还没开始做呢,就是有了这么个想法,打算周末的时候试试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愿意,还是不能,如何分辨? ...
--
FROM 124.127.73.84
谢谢您提供的思路,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落地的方案。我要试试
【 在 qxinch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一题多解是个不错的训练方法,从多个维度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求解的过程,我感觉这种挺有意思,第二可以扩展自己的思维,改 ...
--
FROM 115.171.22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