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大附中是怎么成为六小强的
现在竞赛也很厉害啊
素质教育 快乐教育 孩子挺快乐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奥赛第一校。
--
FROM 114.243.116.*
30年前就是95年,那时候肯定不是海淀第一,第一是人大附,高考成绩海淀第一。
别的不知道,九零年前后实验班一个年级只有一个,里面单纯搞竞赛的人也是少数,竞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可以追逐的升学途径。
在那个没有锁区的年代,海淀的市重点高中全市的学生都可以考,而北大附不能住校(他们有宿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提供给高中,集训队在用),人大附和清华附都有住校,所以,北大附对外区的孩子不构成吸引力,生源受到一定影响。
【 在 kik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30年前是海淀最牛的学校,在人大附中没有掐尖的年代,比人大附厉害
: 主要是北大老师的孩子,重视教育
: 101就弱一些,部队和西苑机关的子弟太多了
: ...................
--
FROM 124.127.234.*
95年北大附也有住校
我就是95的,不说95,至少94年的高一就可以住宿
跨区考,北大附就是那两年的最高分
【 在 hazy 的大作中提到: 】
: 30年前就是95年,那时候肯定不是海淀第一,第一是人大附,高考成绩海淀第一。
: 别的不知道,九零年前后实验班一个年级只有一个,里面单纯搞竞赛的人也是少数,竞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可以追逐的升学途径。
: 在那个没有锁区的年代,海淀的市重点高中全市的学生都可以考,而北大附不能住校(他们有宿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提供给高中,集训队在用),人大附和清华附都有住校,所以,北大附对外区的孩子不构成吸引力,生源受到一定影响。
: ...................
--
FROM 111.197.239.*
人家之前一直很强啊,后来的高考成绩也只能说是瘦死的骆驼,不是弱鸡,而且至今很多牛娃及其家长对北大附的评价也很高。只能说不适合我等凡人吧。。。
【 在 oner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弱的一塌糊涂
--
FROM 36.112.177.*
我90入学人大附的,当时北大附不提供住宿,所以都没考虑。92年我听说北大给物理集训队提供住宿,还挺惊讶的,感觉北大附的校园规模比较小。
我那年人大附高中分数线肯定是海淀最高分。当时还是四中最强,接下来的几个市重点的分数线都比较接近,经常是同分。单纯比较分数线可能意义不大。
重点本科人数,92年高考,人大附这个数据是海淀第一,那年状元也是人大附的。清北人数当时关注度没有现在高,但我还记得有个清北人数排名(有点儿记不清楚是不是只是清华人数排名,包不包括北大我忘了),那两年前三名都是四中>清附>人附。
其实,八零年代末人大附也已经开始掐尖了,那时叫校中校,招收小学的孩子。94年的金牌就是88年从小学掐尖的一批实验班学生,初二结束后直升到90级的高一实验班。这个班型很像现在的早培,不过没那么卷,很多人走高考路线了。
我个人感觉,这三个学校的附中,真不是三个大学子弟撑起来的,跟三个大学重不重视教育没关系。子弟的平均成绩肯定不如筛进来的学生成绩好啊。
【 在 VIV 的大作中提到: 】
: 95年北大附也有住校
: 我就是95的,不说95,至少94年的高一就可以住宿
: 跨区考,北大附就是那两年的最高分
--
FROM 221.216.117.*
那个时候媒介不是很发达,信息差严重
除了四中独霸,其他的,如果外区考海淀高中,很多人会认北大这俩字,海淀的分不清楚,我们那确实是海淀里高中最高分
【 在 haz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90入学人大附的,当时北大附不提供住宿,所以都没考虑。92年我听说北大给物理集训队提供住宿,还挺惊讶的,感觉北大附的校园规模比较小。
: 我那年人大附高中分数线肯定是海淀最高分。当时还是四中最强,接下来的几个市重点的分数线都比较接近,经常是同分。单纯比较分数线可能意义不大。
: 重点本科人数,92年高考,人大附这个数据是海淀第一,那年状元也是人大附的。清北人数当时关注度没有现在高,但我还记得有个清北人数排名(有点儿记不清楚是不是只是清华人数排名,包不包括北大我忘了),那两年前三名都是四中>清附>人附。
: ...................
--
FROM 111.197.239.*
我就外区的,要说名字最好的是清附,不过调研后我把清附放第二志愿了。
【 在 VI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时候媒介不是很发达,信息差严重
: 除了四中独霸,其他的,如果外区考海淀高中,很多人会认北大这俩字,海淀的分不清楚,我们那确实是海淀里高中最高分
--
FROM 221.216.117.*
一开始北大附肯定比清华附强
就是搞素质教育以后,才被清华附超过的
【 在 haz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外区的,要说名字最好的是清附,不过调研后我把清附放第二志愿了。
:
--
FROM 183.241.154.72
他们不知道韦神么?
【 在 wbgw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个学校氛围就比较怪异,觉得吹拉弹唱是素质,特立独行是素质,成绩好就是书呆子就是没素质这样的氛围
--
FROM 117.129.69.*
北大附不能住校是因为太小了的缘故吧。
连操场都没有一人个,都在屋顶。
【 在 hazy 的大作中提到: 】
: 30年前就是95年,那时候肯定不是海淀第一,第一是人大附,高考成绩海淀第一。
: 别的不知道,九零年前后实验班一个年级只有一个,里面单纯搞竞赛的人也是少数,竞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可以追逐的升学途径。
: 在那个没有锁区的年代,海淀的市重点高中全市的学生都可以考,而北大附不能住校(他们有宿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提供给高中,集训队在用),人大附和清华附都有住校,所以,北大附对外区的孩子不构成吸引力,生源受到一定影响。
: ...................
--
FROM 111.1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