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一说一个初三逆袭的亲戚
屈辱是常态,因为侵犯是人的自然属性,所有人都会被侵犯,当你理性的忍让就会产生屈辱感。
最初都是产生屈辱感,要学会先接受这种常态,然后更理性地去分析总结,其实一切都是斗争博弈,是不带感情色彩的时机、力量对比,是观念的冲突...建立自我体系及博弈者思维,就没有屈辱,只有胜负了。
pua就是典型的屈辱,凡屈辱都是自发产生的,是非常消极的,自我独立性很弱。当建立博弈观,不会存在屈辱,不会有pua,只会有理性的博弈,会有失败也会有以牙还牙,也会有理性的主动攻击...总之,你就是能力可及的自然动力...最理性的博弈也就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人道。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是得挨拍,当然要鼓励,屈辱可不是人生常态,受到冤枉和委屈都称不上是常态,各种失败是常态,从失败中长知识,长经验,愿意做出改变,你这说法简直就是大号废了,练小号。
--
FROM 221.223.193.*
我觉得他太弱了,但考虑他的学习状态,觉得也不容易,所以和娃妈背后讨论大娃是不是其实很笨?谈着就又否定了,最终还是回到态度及实际基础积累及思维专注力等客观因素。
【 在 shu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 看到高中这学习状态
: 我感觉他考500分也是厉害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221.223.193.*
她事实上间接连儿女都害了,但自己绝不会这么想的。
有些事确实不适合说出来。
【 在 shu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天
: 这姥姥太害人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221.223.193.*
我家小娃就不重视分数了,小学从没有考过300,299也没考过,小学1-3年级平平无奇,之后才逐步显露到认可为成绩好的学生。小学最关键的就是基础习惯的培养与稳固。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求太高了考297还要批
: 我家大娃小学考几分家里从来不太在乎
: 五年级期末关键考试都不知道考了多少分
: ...................
--
FROM 221.223.193.*
你的问题是你的因果关系不够广泛,只注重常规的几条因果路径,而武断地忽略很多发散型或偶然型因素。
你如果做法官,会错判很多案子。
在大娃游戏坑爆发之前,亲子关系是非常好的,大娃自小就被呵护得很好(保护过好 其实是有问题的),大娃阳光、活跃,娃妈各种夸赞(这是我反对的,也是有问题的);大娃兴趣广泛,娃妈都满足他(这也是我反对的,是有问题的)...大娃在娃妈的赞誉中成长,同时也在我的客观评述中成长。我和娃妈多次辩论,娃妈的教育方式之引申后果均被我预言,我没想到的是预言如此之准,当时我只是揣测自然的逻辑顺承及发展,在主流各种书本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不认可娃妈但也不确认自己就是对的,同时我的预测只是某种可能趋势,没想到后继发展如此之准确。因具体的操办我都不管,只是对娃妈的赞誉降降温使更客观,反对给大娃报太多兴趣班等等,和大娃没直接冲突,主要还是关爱,亲子关系非常好,大娃小低年级以前都是很幸福的...反转就从5年级游戏的对抗开始,亲子关系直至很差,后来转为疏导教育维护身心健康的生活底线基础。
原因是综合的,但姥姥的错误是可以定案的。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你说你家大娃是被姥姥和游戏害惨了,我觉得这就是作为父母的一种托词。你们俩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换句话说,他玩游戏需要跟姥姥达成一致而隐瞒你们本身就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对一个半大不大的孩子,总要了解他的内心,以鼓励为主,家长都这样对待他,走上社会,偏激的会认为成功就是一切,那么就会不择手段的去追求,会错过人生很多美好,慢慢年纪大了才会与自己和解。
: 最初都是产生屈辱感,要学会先接受这...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3.*
FROM 221.223.193.*
对,外在表现有装饰性。
初二下学期,大娃反转,娃妈跃跃欲试,重新接手,摘了胜利的桃子,出场开香槟...之前那段不堪都是我掌管期内。
在高一,娃妈再次监护大娃,结果两人都搞了个抑郁倾向,医院这么诊断利益最大化,没毛病。事后会想,如果没有娃妈高一的收紧管理,是否不会跨入拐点再入不可限制的电子游戏及社交的坑?难说吧!
高二我陪护大娃离京,把管理得很好的小娃交给娃妈驻守北京。
我的无为而治使大娃找不到放纵的借口,他所有的行为都无法甩锅于身外,一切表明核心问题在自身,至少我陪护这段时间是,找不到吵架、甩锅对象,我不给他出口,只对作息有要求,而且条件很宽,12点前睡觉,尽量遵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其它可讨论但不做要求不做限制...1年,“抑郁倾向”烟消云散,学习不好是自己的原因了,自己反思去吧,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小娃青春期,和娃妈数次有小对抗,我遥控调节,同时让娃妈放手,可别毁了我的成果。小娃沉静,心态稳的一批,自主性很强但内敛,外人看不出。
【 在 ruduo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阳光、活跃都是外在表现,人的内心特别复杂,真正好的品质我觉得是沉静、冷静,这个和阳光活跃一般难以兼容。
: 你家娃妈这么赞誉大娃,可能也是流行文化中,妈妈对儿子的期望普遍如此,里面有很多感性的因素,比如潜意识希望儿子受欢迎。当爸爸的会对儿子有纯粹男性的评价体系,这个一般更理性,受不受欢迎完全不重要,关键是个性卓绝、敢于坚持自己的路。
--
FROM 221.223.193.*
是给客观现实,娃妈是夸得多,做得不好贬得多。
我是不夸不贬,做得好没啥的,做得不好也没啥。
我是预防犯错,事前存在犯错逻辑时会批评,事后错误铸成却从不批评,要求接受错误承担后果从头再来。这是我原生家庭的自发行为状态。娃妈原生家庭的做法是相反的。
我从不给娃屈辱,屈辱是娃对外界的感受,我是帮娃化解屈辱的根源,因为屈辱是意识形态上的且是自己生产的,接受它才能认识它的本质,才能清除它。
你这阅读理解有偏向,接受屈辱并不是生产屈辱。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挺难,家长一个使劲夸,一个给屈辱
:
--
FROM 221.223.193.*
是有点宫斗,小姨子也依附我们很多年,岳母、小姨子都在的时候,家里事就多。
岳母因为自己种因,家庭是破裂了...在某段矛盾期,岳母暗暗都撺掇着把我的小家庭拆了(实际行为奔那个方向),这样,她就有稳定的伴儿了,多个女婿主持总是不安稳的。
其实岳母特别会pua,从我的屈辱观也可看出,我是油盐不进的,只按我的规则不大偏。总是吐苦水为我们奉献了太多,不自由。我直接告诉她“其实你是自由的,我不会因为自己的任何便利限制你一丝自由”,愣愣看着我,说我要赶她走。很多次了,在小区也说我的不好,但我不在乎,由着她。
后来娃妈留学,岳母想拿捏我,说需要自由,以为我离不开她。我满口答应,岳母大出意外。之后我催问很多次,不情不愿得走了。我一人带两娃,自己该承担的不回避。
之前也有过类似,我恰好太忙,让我父母过来照看一下,岳母听说立马自己不请自来争地盘,我忍了,让父母回去,清闲点不是更好。
岳母最后一次也是自编自演的回来了,我让娃妈去说这事,不适合待一块儿。娃妈不说,只好我和岳母说了,这次伤心地走了。然后小区有岳母玩伴对我说“对你妈好点儿”,我岳飞打来电话说对他老婆不好之类的,我想对老婆好不是你的责任吗?也不辩驳,就呵呵笑笑。
【 在 shengqq312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家的故事跟宫斗剧一样
: 我家一直是三口人,双方老人没帮忙带过娃,我辞职带到娃20个月上幼儿园才上班,爸爸工作自由点,我送娃他接。上中学前娃跟着我们自驾几万公里,每个假期都出去玩;中学后叠加疫情,放假就宅家了。三口各干各的,出门也是自己整理行李、看管自己的东西,一般只有我丢东西,他俩都有轻度强迫症、自己东西看得死死的。娃学习也是自主安排,我们干涉不多
--
FROM 221.223.193.*
你说得是经验性或随机性犯错,有一类是引导性犯错是要注意的。
例如某类行为不恰当但也无明显的错,包容就会发展成错误,这类是要禁止的。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是每家不一样啊,我是鼓励娃犯错的,经常还会给娃挖坑的,犯错才知道改,预防犯错不就是追求完美吗?
--
FROM 221.223.193.*
例如自己获利1分,对社会损害10分,在我这儿是绝对禁止的,为自己获利而可能有损良俗规则,在我这是禁止的。而姥姥的观点是谁知道?谁管得了谁?
我对孩子的话就是“有生死危机紧迫感,不要规则,不是这种情况,遵守常规”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是每家不一样啊,我是鼓励娃犯错的,经常还会给娃挖坑的,犯错才知道改,预防犯错不就是追求完美吗?
--
FROM 221.223.193.*